语文教学有效提问初探
2017-09-28陈孝辉
陈孝辉
摘要:语文教学的核心就在于提问,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课堂中老师们的提问比较随意、粗放,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意义不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为此笔者在这里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
关键词:有效提问 高中语文 教学
中国分类号:G633.3
一、提问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任何教学都是基于“问题”的教学。相信大家对语文学科都有这样的认识:语文学科是人文与工具的结合,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科学规律。但是因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语文学科的人文艺术以及教学艺术。而提问对于一节语文课的成功与失败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重要。教师需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观课的时候,也往往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问答(学生的表达)来评判这节课的成功与失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充分凭借意蕴丰厚的语言,挖掘深层“文化”底蕴,编织成有意义的“问题”,从各方面优化学生的思维系统,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以学生为主,即是生本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的课堂大都是以学生的自学、互学、展学为主要内容。而这样的三个阶段都是以问题为导向,老师提问的技术决定了学习的深入和效果。
提问不注意针对性。教师提问时,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确定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一般先提问中等水平的学生,待他们回答后,再叫差生试。当中等水平的学生回答五六成时,则请程度好些的学生补充。这样提问人多面广,既能发挥提问的启发作用,又能调动中等学生及差生的积极性。但有时教师提问没有考虑学生的程度和水平面加以区别对待,随意性大。有些难度小的问题点了基础好的学生,所点的学生得心应手,对答如流,而难度大或兢手的问题却点了基础不好的学生,被点的学生措手不及,狼狈不堪,与基础好的学生形成的反差更大。容易导致学困生形成习得性无助人格。
叙述性提问过多。叙述性提问要求学生作答的问题基本是教学内容的重复,如复述课文内容,复述教师授课内容,复述故事,复述听力短文等。复述与其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如说是检验学生的短时记忆力和听力。对记忆力不太好或听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类提问过多,只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和窘迫感。
中彩票式提问后紧接点名式提问。教师向全本提出一个有限定答案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回答。学生鼓起勇气答问后,教师却紧追不舍,又提出一个新问题,学生毫无思想准备,招架不住。学生回答不出,只好尴尬地坐下。这样的提问方式势必给答问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其他学生也会因此而不再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问题采取回避手段,在课堂上保持缄默以维护自己的面子。
三、有效提问的运用
针对上面出现的这些问题,我提出了 ——有效提问设计策略。有效提问即教学中锁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核心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在课堂学习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教学中应该:(1)简化教学过程,教师不是在不断的提问与追问,而是通过几个主要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掌握学习知识,对于学生知道的知识不再讨论;(2)师生互动性强,提问教学以后,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同学之间通过问题的讨论,进行互学,最后进行展学。
具体提问的方式有:
1.启发性的提问
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具有启发性。那些“什么是”、“对不对”的满堂问,就是典型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提问。而启发性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就像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使之顿然注入活力,生起波澜,从而使学生的思泉随之喷涌,智慧之花灿然开放。
2.针对性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既不能不分轻重,漫无边际,也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一定要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提问,还要针对学生思想上的疑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提问,做到有的放矢。
3.梯度性提问
在課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要像一根链条,每个问题都是链条上的一环,环环相扣,而民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呈现梯度性,通过教师的提问,既要让学生懂得是什么,又要弄清为什么,从而加深理解。
4.创造性提问
在教学过程,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要能够使学生沿着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恩考,并敢于发展自己的见解。
总之,语文学习大多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美不美”、“深不深”的问题。我们说的“深”,是指教学能揭示文本的内在逻辑,能对文本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和把握;能够选择恰当的切入角度,充分利用文本教育资源。在老师提出的具有“文化深度”和“认识高度”的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才可能被激活,原来的文本才可能在学生的对话解读中生成为一个新的文本,一个经过学生创造性感知后赋予了新意义的文本。可以说,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作者都是文本意义的生成者和创造者,这是现代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参考文献:
1.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1999年。
3.孟凡炀:《关于语文诗歌教学》,《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4.于泽元,《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6期。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6.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