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业成就替代性评价
2017-09-28李莉
【摘要】高职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必须配套相应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式,由多个主体从多个维度对多种内容对象评价其多元化教学目标。替代性评价因其强调学生发展、着眼学生主体性、注重评价过程、重视评价任务的真实性等特点,在高职课程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成为职业能力目标的重点使用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高职 学业成就 替代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 核查表
【中图分类号】G712.3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输送所需人才,高职院校十分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大力推行任务引领、项目式、一体化等各种形式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如何科学评价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是决定改革能否推行的重要因素。
高职院校大多数课程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终结性评价忽略形成性和诊断性评价,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强调甄别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评价方法单一。
一、学业成就替代性评价及方法
学生学业成就不仅仅指课程的学习成绩,而是全面反映学生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状况。学业成绩评价通常是指在一定的阶段性学习时间内进行的,对学生所获得的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评价的内容相对明确,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能适时地进行应用和迁移。
(一)替代性评价的概念
对学业成就的评价方式大体可划分为传统评价和替代性评价两类。传统学业成就评价方式针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更为适宜,对能力和情感态度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难于使用该方式测量和评价。替代性评价是针对传统操作测试和纸笔测试的不足而提出的,凡在形式、内容或目的上区别于传统标的评价都可以叫做替代性评价。
替代性评价的含义,至今没有定论。可以认为有强调学生发展、着眼学生主体性、注重评价过程、重视评价任务的真实性等特点的评价方式都可以称为替代性评价。
替代性评价是发展性评价,主张面向未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宗旨,着力于人内在动力的激发,重视评价对象的自我完善,强调个体间的差异,主张用定性评价去统整和取代定量评价,致力于促进人的完美和自我完善;着眼学生主体性,是强调自我教育,主张被评价者主动参与,使“评价”这一外因通过被评价者的自我监控这一内因起作用,以达到个体完善和发展的目的;重视评价的真实性是指学生在完成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或模拟的任务时会有真实的、原创性的表现,通过对学生真实表现进行评价,促进学生逐渐取得真实的进步;注重评价学生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技能、个性品质等的发展和完善。
(二)替代性评价的类型
普遍接受、应用较广的替代性评价方式主要有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苏格拉底研讨式评定等,常用概念图、等级评定量表、核查表、观察法、自我评价法、轶事记录法等实现评价。
学业成就的表现性评价(也常被称为真实性评价)是通过完成一些实际的任务,诱导出学生的真实表现,以此评价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任务或模拟的练习来引发学生真实的反应,由教师或高水平评定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
二、高职课程学业成就的替代性评价设计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打破传统只重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力发展的一元智力观,尊重高职学生多元智能特点,遵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技术性和技能性要求、高职教学内容的能力导向,以及高职向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转化的现状,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引导与激励作用,我院微生物基础技术课程组在设计、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中同步设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不仅包含知识检验、技能鉴定,设计替代性评价方式评价,以期能真正反映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一)按照行动导向原则确定评价内容
行动导向的教学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因此,这种评价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反馈,评价重点是获得加工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组设计表现性评价方案,即在课程各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从项目方案的设计、实施、结果、报告撰写、讨论主动、行动参与性、注重行為修正七个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观察、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等方式,收集多种智力活动显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评价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是评定学生成绩等级或进行奖惩。
(二) 按照多元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的指标体系
从现代企业需要的劳动者的素质来考虑高职的教学目标,在每一个层面上都应包括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组设计学业成就评价的核查表,使用替代性评价多维度地评价能力目标。将工作过程分为六个环节,将对学生每个环节表现的所有正确的行为表现一一列成表格,融合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的观察,具体运用时,只需要对照这张表,判断学生的表现是否符合这些指标即可。这种表格就是核查表,其特点一是依赖于观察进行评价而不是测验、二是易于操作。
(三)采用多元主体实施评价,强调学生主体性
本课程组设计的评价体系包括技能测试、纸笔测试、替代性评价即项目核查表,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自己和同学。核查表中每个环节的每个表现项目都设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栏目。评价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寻找自身的薄弱环节,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确定新的努力目标的过程。学生评价他人,能更客观认识评价标准和方法,认识能力发展的过程。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
总之教学过程必定交织着三条线:认知线、情感线和评价线,学业成就评价正是认知线、情感线合拍同步而使得课堂情知交融的周期性策动力。实践证实,较传统学业成就评价而言替代性评价此种策动力作用更强。
当然,重视替代性评价并不等于放弃传统学业成就评价,而是在技能测试和纸笔测试试题中设计问题解决能力的测量,使技能测试和纸笔测试评价知识目标的同时反映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情况。
【1】庄西真.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两种质量:学业成就以及职场表现.职教通讯2012(19)
【2】王秦,李宇红,刘建国.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改革——基于海峡两岸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2013(7)
【3】李慧凤,李亚梅.基于职业教育分级制的高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12(11)
【4】余林.课堂教学评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李莉(1967-),女,湖北武汉人,教育学硕士,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生物技术、教育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