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

2017-09-28张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幼儿数学生活化教育

张英

摘要:数学教育应扎根于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的生活经验,能从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去挖掘开展数学教育活动的资源,让幼儿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感受、体验来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文中对对数学教育生活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幼儿数学 教育 生活化

中国分类号:G61

前言

新课程要求将数学学习渗透在主题活动之中, 贴近幼儿的生活, 使课程内容由"书本世界"向现实世界回归, 注重幼儿数学思想的形成, 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 探究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 让幼儿从五彩缤纷、形形色色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资源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途径应具有生活性,更多的是在生活或类似生活的情中学习,而不是在数学情景中学习。”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积极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生活中的学习资源,细心地把握任何学习数学的机会,在生活中进行数学教育,开展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本身就源于生活, 而且生活中活生生的情景和事物很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事物, 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旁边。比如,路边有几棵树,在路上遇到多少熟悉的人和多少陌生的人,家里有几扇窗户、几张桌子等等。还有沙发上有几个靠垫,桌子上有多少个水果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数字来表达。如果换个角度用空间表达, 就是说说这些事物的形状、大小。再换个角度,用时间概念表示,就如这个杯子是新的还是旧的。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都隐藏着数学的身影, 只要我们去思考就能挖掘出身边大大小小的数学教学资源。另外,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观察, 去体验。体验的过程就是锻炼幼儿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的过程,这样可使幼儿在无形中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数学概念, 也就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 从而产生了学习兴趣。

二、开展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途径要生活化

1、开设各项生活化的小活动

每天放学后,幼儿都会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电视。教师可让幼儿每天观看天气预报这个节目,然后利用这个节目诱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通过天气预报这个节目,可使幼儿了解每个月有多少天,每个星期有多少天。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几张挂历贴在墙上,让他们每天来时先把当天的天气预报写在挂历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幼儿还不会写字,可以用画画的方式来代替,这样幼儿会更感兴趣。对于这个小活动,幼儿们都积极参加,甚至有的幼儿还模仿主持人的样子讲说今天的天气预报。他们对这个活动都非常认真, 一天也没有遗漏。一个月结束后,教师可问幼儿们:“这个月有多少晴天,有多阴天,有多刮风下雨的日子呢?”幼儿们都会很踊跃地回答。最后,教师可让他们一天天的加起来,数数这个月有多少天。这个问题对幼儿来说有些难度,但是他们都仔细认真地数了,只是速度有些慢。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月份和天数。

2、在生活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

生活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要坚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发行为相结合。教师应让幼儿随时随地进行观察和思考,并不断地把日常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事物纳入到活动中来。例如,老师和小朋友穿的衣服的颜色、大小;人的高矮胖;桌子的形状;所玩的玩具的颜色、大小、软硬、形状;教室有多少幅画,画里都有什么事物,每个事物又有多少等等。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学习生活的环境,创设问题,引发思考,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数学思维,从而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养成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3、在生活中实践数学教育

幼儿的数学知识和经验都源于实际生活, 幼儿所积累的知识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都是真实的,因此有指导现实生活的实际价值。如果幼儿们能有意识地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那么他们就会对数学的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同时他们也可以真正理解数学和生活的关系。例如,在传统的课堂中一味地让幼儿背数字,用黑板演示数学运算,幼儿将很难理解“数字到底表示什么”,数字是什么意思。如果教师和幼儿一起去寻找生活中所熟悉的日历、时钟、图书、衣服、电话等物品,让幼儿在玩中找,在找中玩,又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字现象,并通过想象性的描述, 就可以是幼儿了解更多的具体丰富的知识, 就可以引导幼儿从生活走进数学,使枯燥的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增强幼儿的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信心。总之,幼儿园数学教育不是纯粹为教育而教育, 而是幼儿生活的本体, 是一种以幼儿生活为特征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立足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来开展教育,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三、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对幼儿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对幼儿的数学教育有一个很好的案例,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如有一个幼儿班开展了“春天在哪里”的主题活动,幼儿园的老师组织幼儿到公园去找春姑娘。在公园里,教师可以指导幼儿说一说公园花草的颜色、形状,数数有多少花,有多少树,有多少用来休息的长椅子。当幼儿无法数清时,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用“许多”“很多”“无数”来表达,并让幼儿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需要用这些词来描述。幼儿经过思考就会想到星星、玩具、车、鱼以及蜜蜂等等。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争先恐后地去数花的数目,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他们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了解了颜色的分类和识别,感悟了大自然的美,唤起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更加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结束语

总之,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必须是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的,所以现代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联系生活讲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幼儿能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感受并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林益萍.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如何生活化[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09(06)

[2] 仇美霞.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初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06)

[3] 王敬屏. 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数学教育初探[J]. 幼兒教育. 2008(03)

[4] 周粮平. 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解[J]. 学前教育研究. 2003(Z1)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数学生活化教育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幼儿数学课程生活化的应用策略
南师大版幼儿园中班(下)《我的数学》教材分析
让数学回归生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