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沃土为教育 润泽西陵幼教花
2017-09-28李黎
李黎
近几年,宜昌市西陵区以建设鄂西渝东宜居、宜业、宜旅的首善之区为目标,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导向,大力推进西陵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得到区委、区政府各级领导的重视。西陵区在2014年迎接了“湖北省学前教育示范区”的评估,成为“2015-2016年度湖北省学前教育示范区”。
自2014年成功创建“湖北省学前教育示范区”后,我们全面围绕实施二期行动计划、提升办园水平两大目标,以质量为核心,积极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以发展为先导,努力打造幼儿园特色品牌,在平实中处处彰显西陵幼教的闪光点。
“双项同步”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同步发展。一是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同步督导。在责任区挂牌督导工作中,将公办幼儿园划入中小学责任区中,参与片区学校的各项评估督导和年度考核,每个片区均配有1名学前教育兼职督学,专门负责该片区幼儿园的常规督导。2016年配备一名专职教研员,与中小学同步成立了以该教研员命名的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构建了“监督、指导、评价、交流”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二是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现代化同步创建。创建现代化学校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2017年我区将全面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幼儿园也将与义务教育学校同步创建,政府投入200万元用于幼儿园现代化创建项目,按照制定方案、项目申报、审核评估、集中采购、定点配送的步骤,逐步实现硬件设施的现代化。与此同时,幼儿园依托现代化创建,形成了一系列的园所文化,如桃花岭幼儿园倡导的“美行教育”、童欣幼儿园推出的“大树文化”、城建幼儿园依托的“乐享教育”、基建幼儿园打造的“戏曲特色”等,为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同步提升。一是年检督查同步。每年对全区11所公办园、26所民办幼儿园进行年度检查,日常不定期的通过实地查看、资料审阅、推门听课的形式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现场下达年检意见书,要求立即进行整改。二是学习培训同步。建立园长学习培训制度,即每月1次集中学习,每季度1次讨论交流,每学期1次交叉参观,每年1次经验分享;建立教师学习交流制度,即每月1次园本研修,每季度1次专题教研,每学期1次跟岗培训,每年1次集中学习。三是评优评先同步。在等级评估、教师节表彰、师德标兵评选、职称评定等方面,公民办幼儿园实施同步。通过公民办多项工作的开放与融合,实现了公民办幼儿园的同步提升。
“三大活动”促进学前教育协调发展
与社区联动,普及科学育儿理念。我区充分发挥社区与家庭的教育功能,实现幼儿园与社区的联动,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一是走近社区,建立社区学校。为了给社区孩子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早期教育服务,尤其是对0-3岁散居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进行早教指导,以传授式和互动式为基本形式,将集体指导服务和分层指导服务相结合,幼儿园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利用社区平台对辖区婴幼儿及家长进行定期、不定期指导,社会反响好,科学的育儿理念已经提前植入家长心中。二是携手社区,共筑幼儿健康屏障。在传染病高发季节,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食药所,对幼儿园疾病防控、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专项指导、督查,同时由社区协调卫生、食药专家对幼儿家长开展各类专业常识的培训,极好地解决了幼儿园的实际困难。
谋特色活动,丰富幼儿一日生活。为更好地落实幼儿一日保教活动规范,培养全面、健康的幼儿,我们坚持开展间年一次的幼儿“体育节”“艺术节”系列活动。活动主题、形式根据幼儿园的发展需要来确定,如艺术节活动有童歌童谣、戏剧表演、红歌传唱、钢琴比赛等,体育节活动有操节表演、体育技能比赛、传统体育游戏创编、自制体育器械展示等,活动要求全员参与,在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展示评选,并将优秀成果和经验予以推广。以此丰富幼儿一日生活,推动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了平台。
重绘本阅读,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绘本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在长期阅读中能促进幼儿思维、语言、情感的发展。我区将绘本阅读、绘本教学与“起点阅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推动全民阅读。为展示绘本阅读成果,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区与宜昌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创办了“一起读吧”(幼儿版)栏目,每周一早上10:40准时推送孩子们的朗诵作品,每期由一所幼儿园组織录音,朗诵的内容不限,形式多样,可以是独诵,幼儿合诵、幼儿与家长合诵、幼儿与教师合诵等。在准点时间,各园会利用校园广播组织全园幼儿收听,从而为亲子阅读、绘本阅读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大工程”助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
加大投入,落实幼儿园等级提升工程。为努力达到我区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制定的“省市级示范幼儿园数不低于幼儿园总数的40%”的目标,坚持每两年进行一次幼儿园等级评估工作。我们抽调各公民办园兼职教研员,组成专班对一、二、三级幼儿园进行复评和新等级评估。严格对照认定标准审阅资料、查看现场,指出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监督落实整改全过程,整改到位后予以认定。在等级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合理利用和分配奖补资金,对于成功提升等级的幼儿园,投入较多资金改善办园条件的幼儿园,在奖补资金的分配上予以倾斜,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我们将收费标准与等级严格挂钩,等级提升后方可通过申请在约定的区间内上调收费标准。此举措推动了民办园良性发展,增强了民办幼儿园加大投入的内驱力。
提供平台,做实教师队伍提高工程。通过公开选拔、专家引领、骨干指导、学员互动等举措,多层面、多路径助力教师队伍全面成长。一是逐年提高公办教师比例。通过定向培养、定岗招聘方式,每年公开招考选拔一批优秀教师充实到各公办幼儿园,建立了一支合格、稳定、优秀的教师队伍。二是逐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采取以赛促研的形式,如教学技能大比武、优质课比赛、基本功大赛等,为教师搭建学习展示平台,推动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鼓励幼儿教师学历提升,与湖北大学、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为教师的学历提升提供条件。三是稳步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若干意见》,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通过开展道德讲堂、师德征文、师德演讲等活动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强化质量,夯实公民办“手拉手”互助工程。近两年,我区采用抱团发展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学前教育向着快车道发展。一是成立“向斌兵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借助名师团队为全区教师开展送课活动;二是借助研修联盟,每年度开展四期“手拉手”专题教研活动,由一所或几所幼儿园合作承办一次活动,自由选择一个专题组织研讨活动,全区各园骨干教师参加观摩与研讨;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利用我区省、市级示范园密集的优势,将12所省、市级示范园分别与2—3所民办幼儿园结成帮扶“对子”,实现“名园带民园”“名师带民师”的良性发展模式,通过定期入园指导,送课、跟岗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民办园的办学质量。
注重积淀,打造品牌特色工程。“一园一品”建设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必然需要。我们以“幼儿园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幼儿有特长”为目标,坚持“高定位、创特色、树品牌”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一园一品”。各园通过自身提炼——拟定方案——专家把脉——征求意见——确立品牌几个阶段,找到内涵发展的方向,通过逐步的积淀,形成一批特色品牌,使幼儿园的内部管理、保育教育、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社区实践等方面不断创新,从而提升办园品位。目前已有一批幼儿园基本完成了“一园一品”的创建,如:基建幼儿园的戏曲特色、桃花岭幼儿园的艺术特色、城建幼儿园的区域游戏特色、卫生幼儿园的体育特色、葛洲坝东山幼儿园的体操特色等。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这几年,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公办引领,公益普惠的办园方向,不断规范内部管理,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保教保育质量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 王娜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