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及多教学手段驱动的过程性评价模式
2017-09-28沈珊瑚姚茂群
沈珊瑚++姚茂群
摘 要:针对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在评价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兴趣引导及设计多样的教学评价环节,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阐述这一教学评价的过程方法,并說明教学效果。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过程性评价;慕课;教学手段
0 引 言
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为提高高校工科学生的培养质量,课堂教学作为最重要环节,其作用更加重要,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SC)、产出导向教育(OBE)、质量持续改进(CQI)”这三大教育理念的渗透[1-2]。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高校正着力研究过程性评价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推行过程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为了让学生透彻掌握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及时评价,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让教师及时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基于现代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产出为目标导向。在一些偏向实践和技能要求的课程中,不光要考查学生的试卷成绩,更要看综合评价,通过评价促进教学,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1 传统评价方式存在问题
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等课程,都强调软硬件协同设计[3-4]。后者知识点非常多,教学内容较为前沿,包括ARM Cortex-M3内核原理及STM32芯片外设资源应用,如果光灌输理论,会比较枯燥。学生在初次接触嵌入式知识时,普遍感觉较难,在教师引导之下,也需要依靠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才能掌握知识。
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被动地听。一方面,实验设备和实验内容较少,学生实践也较少,学生体会不到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整体优势。教师也并未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交流较少,更达不到提问质疑及辩论的程度。另一方面,曾有教师尝试在期末采用机房统一上机考试的形式,但由于题目难度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区分学生的表现,因此采用何种评价方法也需要改革。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大多数学生非常欢迎实践动手环节,积极性和热情比较高。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正好是偏向实践类的课程,所以笔者着重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引入过程性评价的理念,设计多元化的评价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过程性评价实施过程
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引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持续性、实时性、渗透性、完整性的。评估学生的表现可以采用图1的模型。通过15%的出勤及课堂(理论及实验课堂)表现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30%的基础实验考查学生对课程相关章节基本知识内容的学习效果,15%的课程设计考查学生对整体嵌入式知识的应用能力及表达能力,40%的期末卷面分数考查学生平时学习和期末复习的效果。这样的评估方式能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也加强了对局部和整体知识与能力的评估。
2.1 “口袋实验室”环节
由于嵌入式系统课程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开设,在前序课程如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语言技术基础等课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和知识。每位学生在开学初都领取了一块开发板,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5]。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该开发板和配套的参考代码进行自学。在真正的实验课堂上,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点评实验,学生之间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这一“口袋实验室”的做法,弥补了实践课时不够的现状。
为了使学生在上完理论课程之后,能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笔者设计了5个侧重基础验证的实验(个别实验也有自主设计和创新的要求),课程理论和实验的学时比大概为1:1。基础实验的目的就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在后续教学过程中改进方法。
实际上,正如文献[6]讨论的,在实验课堂上,笔者也采用观察评价法,学生在实验课的表现,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其学习态度、学习程度及与他人的合作态度。教师通过实验课堂能非常快地熟悉每一位接触到的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思想及对课程的认知。另一方面,在理论课堂,通过适当的提问,和学生进行互动,可以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
对于严格的过程性评价,笔者也在设计实验项目的评分细则矩阵,对每一个实验给出评分的权重、分数梯度及解释,对学生的目标达成度进行判断。
2.2 企业师资的合作
为了指导学生了解课程所学知识在业界的应用,学校邀请企业师资进行讲座。在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课程中,学校引入校企合作的优秀师资,学生对该企业教师的讲座非常感兴趣,企业教师的职业背景,使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正是基于这一思考,笔者申请并入选了2016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二批),目的是引入社会资源,通过和ARM公司的合作,提高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课堂教学的活力和创新性,为学生的培养提供多渠道的师资。
2.3 理论课程的讲解内容选择
嵌入式系统相关内容多而杂,所以要围绕教学大纲内容,尽量通俗地讲解理论课程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为了让有能力的学生尽早进行开发学习,教师在上课安排中,提前讲解开发工具部分,为学生尽早自学提供了条件。在接下来的知识学习中,学生都是通过自行实现基础实验加深理解。每个实验完成后,教师都会抽取部分学生介绍其完成的实验,并重点点评需要改进的地方,表扬完成较好的方面。
2.4 基于慕课系统的学生追踪评分
慕课教学平台为教师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数据。教师可在系统内设定最后期限,学生在该期限之前将实验报告电子稿上传到慕课系统。教师针对基础实验,特别是实验1和实验2,阅读每位学生的实验报告,在系统内给学生打分,并在教师评语栏里写上意见和指导建议。
在基础实验部分,特别是前两次实验,教师评分主要以鼓励为主,后3次实验评价则侧重实验结果、报告撰写完整性等方面,这和文献[7]讨论的动态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类似的地方。endprint
慕课平台能较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的课后互动,但确实也会给教师增加很多的工作量。
2.5 课程设计开题答辩及期末答辩
在期中之后,各小组学生自主选题,并在课堂内开题答辩。在此过程中,教师协助评估学生方案的可行性,拓展其思路。
在学期最后一个月,学生陆续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作品,进入作品答辩分享环节。在答辩过程中,学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能较好地观察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并对学生上传的作品演示视频、作品代码分析录屏文件等做评估,给出合适的课程设计环节分数。
2.6 课程内融合了职业引导的教育的元素
在课程设计答辩的过程中,教师有意引入了对学生未来求职方向的教育。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增加了对课程的认同感。通过兴趣引导的方式,学生能够配合教师的多环节评估过程。
3 课程效果分析
3.1 学生学习效果调研
基于上面讨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性评价内容,笔者收集了一个班级40位学生的课程设计作品。表1列举了其中6个作品(共有13个小组的作品)。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的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综合性,个别作品的代码量是比较大的,学生需要通过多次的软硬件调试,才能完成可以演示的作品,这需要在课外花费大量的时间,远远超出课内实践课时间,达到了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
另外笔者也对40位学生进行了调研,表2抽取了其中6位学生的观点。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效果是肯定的,特别是课程设计环节。大多数学生都谈到通过课程设计,对嵌入式系统应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3.2 學生对教师的评教反映
除了学生的作品及调研反馈结果,从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前后的评教结果也可以体现出优势和差异,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最近一次评价通过实行过程性评价,学生反馈较往年有了提高。教师也能够在理论和实践课堂上,感受到教学效率的提高。
反过来,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课程建设建议的调研:大部分平时学习较好的学生希望可以继续加强实践作品的制作;部分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希望教师增加基础实验更为详细的讲解。以后的教学过程主要针对基础较一般的学生,提供更为细致的指导,进一步修订基础实验内容,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笔者也开始建设题库,为学生检验学习效果提供更多的渠道。
4 结 语
嵌入式系统课程群相关课程在一学期的过程性评价教学研究后,体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过程性评价,本质还是推动教师因材施教[8],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和实践,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结合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后续评价过程中,笔者还需要对基础实验部分的评价标准作出更为细致合理的安排,在学生分组上让更多基础一般的学生能够发挥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华尔天, 计伟荣, 吴向明.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17(1): 82-85.
[2] 蒋宗礼. 本科工程教育: 聚焦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 2016(11): 27-31.
[3] 沈珊瑚, 姚茂群.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6(7): 27-30.
[4] 施青松, 陈文智. 强化计算机课程贯通教学 深入面向系统能力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12): 61-65.
[5] 徐曾春, 胡平. 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创新性人才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10): 82-85.
[6] 姚争为, 滕国栋. 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5(24): 86-88.
[7] 蔺智挺. 集成电路实验中的动态过程性评价模式[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2): 80-84.
[8] 周建新, 杨瑞. 过程性评价对孔子“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传承和发展[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10): 9-15.
(编辑:孙怡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