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山乡求学梦

2017-09-28徐世兵程渺然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9期
关键词:长阳县英子贫困学生

徐世兵++程渺然

“刘老师,我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感谢您的帮助,我一定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学真本领,将来回报社会!”7月26日,在长阳县都镇湾镇城五河村走访困难学生时,刘发英接到了学生方佳豪的喜讯。

炎热的暑期,却是刘发英最忙碌的日子。尤其临近开学,她每天要和助学团队成员一起,顶着烈日奔走在大山深处的土家山寨,走访、回访贫困学生,并将助学款及时送到受助学生的手中。

刘发英有个闻名全球的网名——“英子姐姐”。12年前,经常为贫困学生学费发愁的她,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捐资助学的人竟这么多;更没想到,截至到9月1日,通过她,12年来全球网友已捐出1793.994851万元助学款,资助了2835位贫困学生。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一名普通乡村教师,刘发英是怎样做到的呢?

轻点鼠标,叩开爱心世界

8月27日,周末。

一大早,记者走进位于长阳县城的“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工作室时,她正坐在电脑前与资助人通过QQ沟通。

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整理资料、上网与资助人沟通、取款、送款,几乎是刘发英业余生活的全部。

记者初步统计了下“英子姐姐”的QQ好友,有1600多位,但她却说自己见过面的还不到200人。

刘发英说,平时放学回家,她第一件事就是打开QQ,一一解答网友们的提问,匯报资助学生的情况,接洽新的资助对象。

这一坚持,就是12年。而这份坚持,源自于她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对学生的挚爱。

1991年,21岁的刘发英从枝城师范毕业。本可分配回老家长阳县磨市镇的刘发英,却申请去了边远乡镇。

不久,刘发英被分配到全县最边远的黄柏山乡陈家坪小学任教。

从磨市镇坐班车到县城,再转车至资丘镇,然后再渡河上山,刘发英花了整整一天才赶到陈家坪小学报到。

尽管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但黄柏山乡的现状还是让刘发英一时难以适应。由于物资匮乏,刘发英常常拿着钱却买不到东西,天天靠面条、土豆、疙瘩汤度日。学生家长得知后,每次给孩子带菜,总会给刘老师多带一点。

更让她痛心的,是当地因贫辍学的孩子们。由于山路遥远,小学上10天、休4天,不少孩子在上课的10天里,甚至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刘发英尽己所能地帮助孩子们,除了认真教课,还经常给家庭困难的孩子买学习用具、衣服,垫付药费。那时,她的月工资仅98元5角。

可是仅靠自己个人的工资解决不了大问题。刘发英开始琢磨着。

2005年,已调任资丘学区区长的刘发英,见到两位青年,二人自称是“心之旅”助学网站的志愿者,想资助几名贫困学生。刘发英当即陪两人找贫困学生家访。

回去后,志愿者将信息发到网上,一周后,800元助学款寄达学校,2名贫困学生获得资助。

“网络还真管用!”刘发英利用资丘学区仅有的一台电脑,在“心之旅”志愿者的帮助下,申请QQ号、学会上网,并在“心之旅”网站上注册了“英子姐姐”的网名,开始“捉虫子一样”笨拙地发布贫困学生的资料。

2006年6月12日,“英子姐姐”收到宜昌地矿所职工喻望寄来的600元钱,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李春丽和田惠蓉。这是刘发英参与网络助学后的第一笔爱心助学款。

2008年春,她又结识了新加坡籍华人杨柳。杨柳被她的精神打动,寄来1000元人民币。这是她争取到的第一笔国外网友的资助。

随后,北京的“大耳朵英语”网站、湖北的“情暖荆楚”和日本的“IT民工棚”网站也专门开设了“英子姐姐助学”专题板块。通过这些渠道,“英子姐姐”先后结识了国内外600多个助学网友。

从此,刘发英在网络助学的路上越走越远。

网聚真情,“一对一”助学

2009年,“英子姐姐”调到县城花坪小学任副校长,她把“网络助学”的范围扩展到整个长阳县及周边地区。可是仅靠她一人之力,已无法完成全部工作。

2010年11月,在网友的帮助下,刘发英建起了自己的网站——“英子姐姐”助学网,并成立了一个助学团队。这团队里,不仅有普通教师,还有退休领导、作家、企业家、律师。

“网络是虚拟的,要想获得网友的信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发英说,刚开始,甚至有人骂他们是骗子。但她坚信,亮真心,讲实话,吐真言,推心置腹,信任是可以通过以心换心获得的。

为了打消网友的顾虑,刘发英在网上公布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电话等信息,并逐渐探索出了“一对一”全公开透明的资助模式——实地走访贫困学生过程中,她也尽可能详细地收集学生的学习、生活点滴,并拍照上传;网友登录助学网,轻点鼠标就可了解贫困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资助对象;她还督促受助学生与资助人保持电话、书信联系,汇报学习生活情况。

“英子姐姐”的真心和努力得到了回报。

2015年国庆节,江苏常州一退休老人戴先生在“英子姐姐”助学网站上留言:我用了近半年的时间甄别遴选全国助学网站,并试探性进行了资助,最后感觉只有“英子姐姐”网站最公开透明,捐赠款项一目了然,值得信赖。请为我筛选家庭困难学生的资料,我要资助他们完成学业……短短一个月时间,戴先生一口气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达21万余元。

2016年3月,戴先生捐赠200万元设立了“英子姐姐”奖助学基金,受资助的学生中考取长阳一中和一类本科的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将会获得一次性基金利息奖励。

在“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工作室,有一排档案柜,里面整齐地摆放着近20万字的走访日记和学生资料,100多本爱心账本,里面详细记录着每笔善款的金额和捐款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以及受助学生的详细信息等。汇款单和转款单都有复印件存档。“每名受资助的学生有独一无二的编号。”刘发英说。endprint

刘发英没有任何“工作经费”:电话费、交通费,她自己掏;去山里走访,她自带干粮,不吃受助学生家的一顿饭。

“不能做假资料,不能有私心,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团队的诚信。”助学团队成员刘拥军说,英子姐姐经常跟我们这样嘱咐。有时,异地汇款、跨行汇款需缴纳手续费,为避免误会,英子姐姐常倒贴手续费,让助学款分文不少地汇到孩子手中。

曾有企业派人找到刘发英,提出从利润中抽成捐资助学,前提是借“英子姐姐”的名气销售电器。刘发英一口回绝:“我坚决不做‘变味的助学!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

传递爱心,圆山乡求学梦

爱心人士如海洋般汇聚,受助的贫困学生也越来越多。截至今年9月1日,“英子姐姐”共募集善款17983.994851萬元,资助贫困学生2835人,除国内爱心人士外,所联络的爱心人士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及非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这些数据每天都在更新。

12年助学,一路走来,“英子姐姐”也曾遭遇怀疑、挫折和动摇。“如果没有亲人、同事、朋友的鼓励和帮助,资助者与受助孩子们带给我的感动,我可能坚持不下来。”刘发英说,曾经有一位老人领着8岁的孙子,带着20个土鸡蛋,赶了几十里山路,特意到家里表示感谢,结果20个鸡蛋经过一路颠簸,只剩下4个没破。

64岁的长阳县原副县长聂德媛也是“英子姐姐”的网络助学爱心团队成员,她说:“长阳是贫困县,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当地教育有所改善,但仍有不少孩子因家境贫困而上学困难。刘发英做的事,也是我们想做的。”

政府之手的托举也让刘发英的助学路越走越宽。长阳县教育局为“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工作室”提供了办公场所,32名社会各界的热心人士组成团队成员协助她开展工作,60多名志愿者加入团队专事走访贫困学生;长阳县卫计局从去年起,每年定期给助学团队成员免费体检,长阳县民政局帮助学团队申报助学项目……

如今,这种爱心正在曾经接受过资助的学生身上传递着……

“‘英子妈妈,我一定不辜负您和好心人对我的帮扶,要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回馈社会。”前不久,刚步入工作岗位半年的小玲(化名)给刘发英打电话谈心,回忆起求学时的困境,小玲感慨万千。

今年27岁的小玲,是长阳县龙舟坪镇人,3岁时就成了孤儿,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奶奶一直患有严重的哮喘,2011年时,爷爷又被查出癌症,一家人生活难以为继。从高三至大学毕业,小玲通过“英子姐姐”牵线搭桥,获得5万元助学款,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大学期间,小玲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卖报,尽管家境贫困,她还是将自己辛苦卖报的收益全部捐给灾区。此外,她还长期参加志愿者活动,在武汉市一家自闭症患儿康复训练机构当义工。

走过12年,这样的感恩如今在千千万万个“小玲”身上发生。

更令刘发英欣慰的是,今年24岁的儿子,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走访贫困学生,参与助学工作室的具体事务。

刘发英说:“我现在最盼望的是,把助学与感恩、诚信教育融为一体,鼓励孩子们学业有成找到工作之后,自愿成为‘英子姐姐基金的资助人,把爱心和诚信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责任编辑 徐世兵)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阳县英子贫困学生
独臂作家之死
畜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和探索
钻石妙贼
巧计得绵羊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鲜花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