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探索与思考

2017-09-28贾致忠

教育界·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实践途径高中阶段因素

贾致忠

【摘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融通是当前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趋势。要为学生提供更人本的教育服务,就应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普职两轨分立、各行其道的局面,推行普职教育的融通。文章在分析影响高中阶段普职融通发展的因素基础上,就校内课程渗透和校际间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对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阶段;普职融通;因素;实践途径

【课题项目】本文系周口市2016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探析”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J201613)。

长期以来,我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个彼此相互独立的教育体系。人们的印象中,普通高中就是升学教育,职业学校就是就业教育,二者有着自成体系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具体就高中阶段而言,要“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形成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在全省启动实施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工作,遴选了郑州市第一中学等58所学校为首批“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分为综合创新类、学科特色类、普职融通类、国际特色类四个类型开展。其中的普职融通类尤其引人关注。可以说,高中阶段推行普职融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一、影响高中阶段普职融通发展的因素

首先,传统观念上的认识偏差。长期以来,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强调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不认同甚至抵触的态度,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选择读高中然后读大学,认为这才是一条充满前途的康庄大道。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国家虽然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但中职已成为人们心中的“差生专属”。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把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看作“低人一等”,中等职业教育逐步被异化和边缘化,也遭受到致命性的打击。事实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自身积极性也不高,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受许多条件所限,也很少有毕业的学生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有所成就。

其次,受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影响。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不具有同等的地位。相比于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办学条件都较为薄弱,办学和管理经验还存在不足,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还有脱节,这是推进普职融通的一个现实问题。再加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通过中考按分数高低分流,成绩好的进入普通中学,成绩落后的进入职业中学,这都导致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整体质量不高,也影响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竞争力。

再次,课程和师资是融通的最大障碍。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的课程体系,尽管在文化基础课上存在一定的相同,但在深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中等水平的普通教育学校是以普通文化课为主,而职业学校是以具有职业特色的技能课程为主。在普通高中,学生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文化知识,也不愿学习技能性较强的职业类选修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普职融通只对部分愿意继续升学的学生有吸引力,由于职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普遍不是很好,即使到普通高中也很难跟得上进度,这就使得职业学校学生转入普通高中的路子也并不顺畅。而且,在师资方面,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基础文化课师资相对普高而言总体水平较低,同时,普通高中也缺少相应的专业课师资。

二、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实践路径

(一)校内的课程渗透

1.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加强普通高中教育的渗透。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课程设置与普通高中不同,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的基础,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实践型人才需要,职业教育就不应局限于某个专业技能的狭窄训练,应渗透普通教育,重视提高职业技术人才的综合职业素质,突出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文化课程是按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编排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按大纲规定完成基础模块的教学任务,又向拓展模块延伸,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按照必选内容要求对他们进行教学,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以中职语文教学为例。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教材选入了一批文化内涵丰厚、富有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每一篇课文可以说都是作者灵与肉、气與血和客观事物化合而成的产物。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借助名篇佳作,既强调学生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学生思想内涵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做好课内教学的同时,又注意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营养,不断完善人格,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总之,课程融通要求中职课程要构建以综合课程为主干的学校课程体系,加强基础文化课程、技能课程和人文课程的综合,既满足学生升学、进行学历教育的需要,又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

2.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渗透。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普通高中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与规划明显欠缺,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要求。实施普职融通,在普通高中开展职业教育有助于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形成健全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综合职业能力素养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当今社会要求人才既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热情,自觉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确定方向。endprint

我们就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过职业教育方面的探索。首先对现有教材与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提炼出所包含的职业教育的素材。从职业关联来看,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就涉及生物、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各个领域,既需要较高学历的研究开发型人才,也需要对学历要求不太严格的销售人才、生产人才。这样就为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便于学生确立各自的职业规划,也能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继续升学或是就业。生物学具有较强的实验性,我们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先后多次组织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利用生物实践课去邻近学校的公园参观,认识、学习植物物种和习性特征。在学校领导的协助下,我们也数次组织学生赴医院和位于县产业集聚区内的制药、饲料企业参观、见习、实习,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流程,熟悉生产技术,对生物学相关职业产生有具体、真实的认识。除了课堂教学的渗透以外,我们还在普通高中开展学生职业规划的咨询与指导。咨询和指导关注的是学生个体的特殊性,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适合的职业等具体情况,在职业目标方面答疑解惑,给出较为明确的方向,从而帮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校际的课程合作和学籍互转

校际的课程合作是学生通过互到对方学校选修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课程,实现普职教育在不同学校之间的转换与互通。众所周知,中职在职业教育方面拥有更为专业的师资和实施相关职业课程的硬件设施,而普通高中在文化基础课程方面有优势,利用普高和中职的现有优势资源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再分配,这种校际课程融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当前推进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比较可行的形式。我们参与课题研究的两所学校先行曾做过试点,采取的是合作学校互设试点班一起进行试点,虽然存在普通高中热度不高的问题,但从尝试结果来看是较为理想的。

学籍是学生的“身份证”,较之于校际的课程合作,学生学籍互转是普职融通的又一种形式。学籍互转是指学生学籍可以在实施融通的不同学校之间流动,即普高的学生可以选择直接转入中职,中职的学生也可以直接进入普高就读,并获得对方学校学籍,且在完成相关学业任务后,拥有相关学历证书。由于现行普高与中职是相互独立的体制,学生在初中毕业做出普高或中职的选择后,基本上是很难改变的,而现实中,确实也有不少学生进入普高或中职一段时间后,发现所选并不适合自身,最终学生也只能硬着头皮熬到毕业。学籍互转的探索与实施,极大增强了普职流通之间的弹性和契合度,增强了普职融通的可能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2]許译心,沈亚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普职融通的困境与破解[J].教育与职业,2015(10):9-13.

[3]刘丽群.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问题反思与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15(09):92-98.

[4]郝克明.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衔接[J].职业技术教育,2010(09):23.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途径高中阶段因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