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兴国:深山播种人
2017-09-28赵双
赵双
自1990年从湖北民族学院毕业开始,谭兴国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报效母校,让家乡的教育事业腾飞,毕业后,他一直在神农架最偏远落后的下谷坪民族学校任教。在此期间,本有多次转行或去更好学校任教的机会,但他从未动摇过。
他说:“竭尽所能,倾情奉献,我不止要做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还要做塑造纯良品行的人生导师。”
归故里,展抱负
1968年2月,谭兴国出生于下谷坪土家族乡一个贫穷家庭,从湖北民族学院毕业后,面对考研深造,进入企业工作和回乡执教的选择时,他有过犹豫,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报效家乡”的信念所打消,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那里是湖北最偏远的地方,那里更需要一名人民教师,那里的孩子更需要知识的滋润。
九月这天,他踏入曾经的母校——下谷坪民族学校的大门,年久失修的教学楼是两间干打垒的瓦房,土泥巴操场上很难找到1平米大小的平整地面,杂草丛生,锈迹斑斑的篮球架摇摇欲坠。走进教室,所谓的黑板也只是一块刷了黑漆的木板,上面早已被粉笔刻的“凹凸有致”;被磨的光亮的桌椅板凳吱吱呀呀的唱着歌;订在窗户表面御寒避雨的塑料纸早已泛黄,风一吹就呼呼作响。
到了晚上,就更加煎熬,宿舍的窗户因年久失修怎么也关不上,蚊虫叮咬,雨点溅起水花扬到了他脸上,在雨水的冰冷中,他思忖着自己的决定,有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但被旋即压住了。再过几个小时就天亮了,孩子们要走过十几里山路,背着一周的口粮来到学校,带着家人的期盼与嘱托。谭兴国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艰难求学的,虽然环境恶劣,但当时的他仍然心怀希望。他马上把“放弃”的念头压了下去,既然决定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勤执教,育桃李
神农架地处湖北偏远地区,下谷坪又是神农架的边缘地区,所以学校教育资源极度匮乏,多年来因为缺少专业的英语教师,英语学科一度成为最薄弱的学科。因为缺乏教材、教学资料,学校的英语成绩一直都是全区倒数。为了改变这个现状,谭兴国入校后主动承担起这份艰巨的任务——担任初中部所有班级的英语科任教师。
当走进由70多个学生组成的班级,面对孩子们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时,谭兴国的眼睛湿润了。虽然每天要上六节课,下班后还要撰写教案、批改作业,一刻不得空闲,但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这种满足感是其他事情无法给予的。
在谭兴国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出色的,他也会平等地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课后,学生围着他答疑解惑的场景成为了校园的常态。他还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奖励机制,给有进步的学生一定的物质或资金奖赏;通过开展“一帮一”,找竞争对手等措施来提高学生成绩,学生都非常喜欢上他的课。
除此之外,他也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因材施教。八年级女生小美,个头小小的她爱打乒乓球,英语基础也不错,谭兴国为了激励她在英语学习中有更大的突破,利用课余时间跟她“较量”,师生两个进行乒乓球比赛,老师输一球做一个俯卧撑,小美输一球记一个英语单词。日复一日下去,小美的英语成绩由原来的中等提升为年纪的前三名,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也日益浓厚了。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谭兴国在每天的茶余饭后都会思考,用哪种方法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终于,他所任教的学科在历年来的全区中考、抽考中一直名列前茅。在1993年的中考中,他任教班级的英语成绩以均分81.4,及格率100%的成绩创林区记录,至今无人打破;2010-2012年抽考和中考中,所任教班级的英语成绩均居林区第一;自2011年任教地理后,此后7年在每次的抽考和中考中,所任教地理均居全区第一。
不仅如此,除教学之外,他兴趣爱好广泛、技艺出众。近几年来,他曾参加过林区农民运动会,获得象棋个人赛第三名;参加过林区教育局组织的“园丁杯”乒乓球、篮球赛;获乒乓球个人比赛第二名,篮球团体赛第三名。更是下谷第一个获得湖北省专项津贴的人。
但他从不张扬,更不满足现状,每次上校级公开课、示范课,并应邀到周边学校主讲交流课时,他都谦虚地要求听课的老师针对他讲的课找缺点,提建议,并认真做笔记。因为他深信:只有教到老,学到老,才会站在教育领域的最前端。
以爱感化学子心
每一次的家访故事,都会成为谭兴国从教生涯中难忘的记忆,这些故事伴他一路前行,成为他无比珍贵的回忆。2002年,班上有个叫小艳的女生,家住九湖乡小九湖村,家里姐妹三人都在上学,母亲体弱多病,父亲靠务农维持着一家生计,家境极其窘迫。小艳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每周都是带着粮食和干菜步行前往学校。
谭兴国对这个坚强的孩子很是怜爱,便决定去她家中家访。当时的下谷坪,交通工具极其匮乏,于是一大早,他便向小九湖跋涉,花了近三个小时他才走到坪阡——这才到一半的距离,他不紧心生酸楚,小艳每次来学校要花多长时间呢?她会在路上歇多少次脚?终于到达小艳家附近,只见不远处浓烟滚滚、人头攒动,满脸挂着泪水的小艳向谭兴国跑来,原来,她家里发生火灾了。来不及听一个孩子语无伦次的“娓娓道来”,他已经投身到了救火的现场。等火势控制下来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瑟瑟的秋风格外刺骨,眼下这个家庭已是伤痕累累、满目疮痍......谭兴国唯恐家长说出那句他最畏惧的话,让小艳辍学。他便“抢占先机”:“接下来一个月的生活费我来帮你们负担吧,保证我有吃的,小艳就有吃的。”小艳的爸妈感激涕零,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师看起来并不富裕,却主动要求帮他们承担家庭负担。
虽然小艳并不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但谭兴国认定:只要是进了他的班级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他在学校执教的每一天,都是他决定奉献自己的每一天。面对老师如此真诚的期盼,小艷不负众望,顺利考上了高中,并上了大学。
在28年的从教生涯中,他关爱学生,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排忧解难;他走访过近500个家庭,帮扶过近300个学生。坚守成为了他教育生涯中的关键词,信念是他勇往直前的不变力量。
(作者单位:神农架林区下谷坪民族学校)
(责任编辑 周小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