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训平台的构建
2017-09-28徐健
徐健
第71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的第284号决议是关于纪念“世界创新日”,其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业。中国政府也将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明确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是创新,而广大青年,则是国家创新创业发展的主力军。在新常态下,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大高校也致力于积极引导现阶段大学生畅谈、设计、实现青年的“创新梦、创业梦”,但依旧存在着许多对创新创业目标和内涵把握不准、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尤其体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一体化训练平台的建设上,这一板块尚需进一步加强理论的探讨与分析,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本文旨在研究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训平台的相关问题,在把握创新实践与创业实践是不可分割的主体情况下,深入理解创新创业实训教育的内涵与本质,深刻认识实践活动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实施关键,并以此为踏板,积极摸索出一条在创新与创业两者密切结合的背景下统一的、全面的、科学的实训教育管理一体化模式道路。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培育出大量创新性、创业型的青年主力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满足知识社会经济对创新性、创业型创造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也需学习借鉴国外成功案例经验,形成有针对性的本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构建研究理论,为构建青年主力军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训平台提供理论支撑。
一、创业与创新一体化实践训练平台的构建概念
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是一个不可分开而论的整体,创业实践在实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创新实践也决定着创业的出路。创新创业实践需积极摸索出一套系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密切联合的一体化实训模式,以大学生为例,以创新活动来带动创业实践,以创业实践来促进创新教育,互相关联,打造在校生实训新模式,摸索出在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与创新一体化实践训练平台。因此,高校要想做到这样的规模,不但要熟悉创新创业实践的实质和内涵,更要深刻地认识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是实现高等院校创业与创新一体化实践训练平台的关键。
创新创业可以分为创新训练、创业训练以及创业实践三种。其中,创新实践训练主要基于在校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掌握发散和创新操作能力的拓展;创业实践主要基于创业的意识确立,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基本思维的掌握发散。多数高等院校将上述两种实践比作“两只手”摆动,相对单独的运作,可事实上,创业和创造创新都着重开发并提升大学生创业与创新的基本素养和意识,让在校生能够自主地发现自己创业思维的不足,通过创业与创新一体化平台改正不足,明确实训的方向,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
二、创业与创新一体化实践训练平台的构建含意
国家青年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是培养青年创业创新创造的思维本领,是现阶段高校青年教育教学模式顺应当代社会经济知识体系的实际要求。文章基于新常态下青年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训练平台建立的状况出发,指出了现代青年学生在创业与创新思维发散扩展的引导中出现创业与创新意识形态养成以及创业与创新方向引导单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增强在校生创业与创新技能的意见。
在校生创业与创新技能的提升需从各个方面、多种力量相结合起来。高等院校应提供给学生们多样化、丰富性、科学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从本质上改变大学生的就业想法,灌输当代经济形势下创业与创新的思想意识,让青年学生重视起创新创业。学校同样也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条件优势,搭建更具广泛性且实用的实训平台,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真实的环境,让创业与创新教学课程的条件更加完备,支持和提高在校生的实践训练以及创新技能。
三、 创业与创新一体化实践训练平台的机制搭建
尽管现在各高校积极响应政策,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多项活动,并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从总体来看,目前各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创业协作程度还比较低。在新常态下,应搭建和完善不同区域协同创新创业一体化的组织机制,设立各地区政府共同主导的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训平台。应在各个地区的政府间建立协作创新创业联合办公制度,建立统筹协调创新创业平台,分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专项基金与融资平台、创新创业资源协商调度平台以及技术市场交流平台等,共同创造全区域协同创新创业的交流系统;打破原本的对口支援、对口对接、产业转移的观念,以整合一体化打造区域创新创业新环境的思路,促使各地区创新创业一体化的工作开展顺利进行。
具体来说,在现阶段区域间产业技术创新的协作程度还较低,需要强化和构建不同区域协同创新创业共同体,通过创新创业一体化平台的建立,促进区域内部人才、知识、资源和技术流通共享,实现优胜劣汰,来有效推动不同地区协同发展。
四、 创业与创新一体化实践训练平台的导师团队质量
高等院校创业与创新一体化实践训练教育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就需要组建一个专业知识丰满、创新实践和创业实战经验丰富的导师团队,以此指导高校大学生更有方向性的积极投入创业创新实践训练项目中。其中,通过创新型创业者成功经验的分享、开办创业训练讲座、导师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全方位指导等方法,在校生可以充分了解创业与创新有机结合产生的创业果实,同时也了解清楚创业并非纸上谈兵,并非只有成功。导师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能根据前人经验教训总结出自己的创新创业道路,同时也完善导师开设创业创新教学课程经验理论体系和创业实践实战项目的不断优化。
当然,创业与创新一体化实践训练平台的导师团队质量优化也需要大学生创业与创新专职科任老师自身对创业与创新技能的提高与完善。高等院校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绩效评估体系,并根据绩效和学生满意度测评结果全校遴选出创新创业优秀导师,以此激励导师团队的完善、上进与更新,全面提升导师团队质量。
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创造力要靠举国青年主力军的创新力积蓄,高等院校的创新性创业型教育务必面向所有在校生,与其专业知识相连系,通过创业与创新实战训练课程、活动、项目资源共享一体化设计和实施,培养当代青年的创造性思维、创业实践意识、大胆创业的思想和技能。大学生也在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以及在不断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实现成长,成为国家创新创业发展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2(4).
[2]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创业的开拓者[J].中国青年科技,2007(7).
[3]李世佼.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J].2011(11).
[4]錢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
[5]李爱骥.基于生涯规划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探索[J].2017(1).
[6]谢德英,陈弟虎,邓少芝等.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
[7]杨宁,王凡,封兆坤,等.大学生创新活动体系建设[J].2013(2).
责任编辑朱守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