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当代“寻根”意蕴

2017-09-28娄倩倩

文艺评论 2017年7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寻根舌尖

○娄倩倩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当代“寻根”意蕴

○娄倩倩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更多的是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将可贵的传统习俗、手工技艺摆在我们面前,农村到城市的不同变化,通过食物连接起来。看着氤氲的蒸汽、食物发酵过程中的变化,涌上心头的是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多种多样丰富的烹饪方法使我们看到,千百年来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它从中透露出的中国人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国》的魅力在于让我们感受到的情感共鸣和所展现出来的民俗文化与人文关怀。

在当今全球追逐西方的热潮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侵蚀,我们的民族意识应该觉醒,我们的文化应该拨开这些表面化的虚浮,开掘本民族赖以生存的深厚的土壤。饮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正如解说词所说:“这是巨变的中国,任何事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①。

一、“寻根”缘起——“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冲突

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遗产,包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以“现代”为指归的各方思潮席卷下,已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传统性”和“现代性”也成了绕不过去的问题。传统其实是常看常新的、活的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不断丰富其内涵。饮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仅为我们生存提供所需要的能量,而且丰富多彩的饮食民俗,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其文化内涵也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形成了我们特色的饮食文化。“物质生活民俗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是该民族传统观念的外化,它不仅造成民族成员之间的共识性,产生彼此身份的认同感,而且还可以强化其宗教信仰、伦理观念和政治观念,增强其内聚倾向。”②尤其是在西方文化价值强烈冲击之下,回头看看我们的传统生活民俗,对当下抉择的困惑或许有些借鉴意义。社会在不断发展,也不断产生问题。传统文化在当今“现代性”的冲击下,是否还能让大众产生一种民族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否应该面临新的转型?在社会发展中,新的意识形态已经席卷当下,成为大家普遍追求的一种价值观,浮躁、追逐利益、更快节奏的生活已经使民众应接不暇、气喘吁吁。这样的社会状态下,我们是否应转头追本溯源,寻找我们的文化根源?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寻根”是重要的思想文化潮流。韩少功提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我们的责任,就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③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寻根”思想,是在“文革”后社会面临精神迷茫的状态下,面向未来而进行的反思,主要是在文学层面,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而当下我们面临的是如何在当代社会“现代性”的冲击下,用新的思想观念来重新认识我们的民族,寻找我们的传统文化,寻找我们的“根”,修复我们在“文化冲突”下受到影响的民族精神,筑牢我们的根基,让中华民族在更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

二、饮食——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载体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细腻化的镜头语言以及优美的解说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更是我们几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因为我们看到劳动者在山间丛林中寻觅美食的时候,好像真实得能够触摸一样,那湿漉漉的泥土气息也仿佛能嗅到一般。劳动者质朴羞涩笑容背后的勤劳,正是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的缩影,也是最能触动我们心弦的部分。

中国是一个“吃”的国度,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八大菜系”,一系有一系的特点,从而衍生出八大文化。每个菜系其实也是一地区的文化的缩影,又反过来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我们追求食物的原本之味,追求“色、香、味、形、器”。中国自古以来的“五行”观又衍生出我们饮食中追求“五味的调和”。饮食文化是种艺术象征,是我们生活不竭的动力和源泉。通过饮食文化,我们能了解其背后深层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

1.食物寻根

“民以食为天”,食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最平凡的食物同时也象征着我们平凡的人生。这些最基本最日常的东西,经过漫长的时间,已经沉淀成我们的民族气质,融入我们的文化中。

“盐字本象器皿中煎卤的形状,天生的叫卤,人造的叫盐,相传黄帝之臣宿沙氏初煮海水为盐,盐的由来可谓古远极了。”④有了盐,它和食物长时间的融合便产生了智慧的碰撞——腌制,这样既可以尽可能长时间的保存食物,又能产生独特的风味。现在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酱,在调味品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孔子曰:“不得酱不食”,还因此有了“八珍主人”之称。腌肉和酱是远行的人们对家乡的记忆,对儿时的记忆。进入都市打拼、生活时,带上几块自家腌制的腊肉或几罐酱,让这种熟悉的味道给身处异乡的自己些许安慰和力量。这是食物留给中国人的印记,一味也是一道,食物中蕴藏着人们的处世哲学,家常美味中蕴藏的其实是人生百味。

还有纪录片中很重要的豆浆,“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硙碎,滤去滓煎成,以滤卤汁……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入馔甚佳也”⑤。纪录片中对这些都有介绍,如四川贡县还保留着传统的井盐作坊、天车,伙计们还用着传统的方法制盐;安徽仍保留着传统的榨油方法;片中的人物在山上找蘑菇,在山脚挖竹笋,在十几米的树上找寻蜂蜜,在海底挖海产品,还有手工挂面的技艺……这些食物、制作工艺流传至今,显示的不仅仅是我们祖先的智慧,还有他们勤劳吃苦的优良传统。

2.家族寻根

食物是凝聚家庭的“根”,一日三餐,盛满的是中国式的人生。离开家,我们心心念念的也许就是妈妈最拿手的一道菜。远离故乡,也许最想念的就是街头的一道小吃。离开国家,最怀念的那就应该是中国菜的味道吧。《舌尖上的中国》有很多寻根的元素,《相逢》一集中,知青聚会,“45小时,4100公里,久别重逢,第二故乡在时间的作用下,催生着无数变化,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却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美食是借口是由头,更是他们同甘共苦的味觉记忆”⑥。食物变成了连接他们的两个故乡的象征,食物也是缩短他乡与故乡距离的重要载体。

离开40年后,华侨程士坤回到家乡,首先做的是对家族隆重的祭拜,然后一顿归乡宴之后,对家族的回归才算顺理成章地宣告确立,中断几十年的相识和旧情又重新接通。离乡这么久,召唤这个老人回乡的,不仅仅是亲情,还有熟悉的味道。“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⑦76岁的老人从浙东返乡寻祖,带去的是浙东的海产品。正如节目中所说“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当在异乡颠沛流离之时,很平常的属于家乡风味的食物都会勾起隐藏在我们内心的那些美丽的乡愁,想念记忆里难忘的‘妈妈味’,这是人之常情。有时候,乡愁在一碗汤里、一道菜里。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外,我们分享了那种乡愁,这种对于文化的分享增强了它的文化氛围,引起我们情感和心理上的强烈归属感。”⑧

这些食物的分享,维系了我们的感情,达到了一种情感上的认同。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是所有中国人最为简单、朴素的愿望。人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舌尖上的一滋一味,餐桌边的一饮一食提醒着我们那特别的味道,提醒着我们的根。无论去到哪里,总有个熟悉的味道牵着我们,那是什么也抹不掉的、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骨子里的。大自然给予我们食物,让我们与家人联系在一起,也连接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民族、民族与民族。

3.文化传承

美食还体现着一种传承,食物的传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它代表着手艺的传承,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通过饮食来传承大概是中国最普遍且受众最多的一种方法。厨师从其师辈学来手艺,父母从祖父辈学来烹饪的方法,我们又耳濡目染着食物的做法。在《心传》一集中,“蓑衣刀法、脱骨鱼、三套鸭”等极致刀工如同高深武术,本帮菜中的刀工菜“扣三丝”,将食材切成直径不到0.5毫米的细丝,细致的刀工,能让食材呈现出独特的美感。“油爆大虾”,烹饪时间不足10秒,时间不能相差分毫,李悦甚至能根据虾壳的爆裂声判断出锅的时机。也只有中国人才会将做菜当作一件工艺、技艺来钻研,它需要“匠心”般的精雕细琢,这也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传播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昆曲、京剧,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⑨。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食物,我们都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伟大文明的书写者。从身边的点滴和细节,中国人通过食物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燃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人,都在每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⑩。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千年的“农耕文明”自然孕育了中国人恪守本分、朴素勤劳、和谐为本的性格,“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11)。在这种文化的传承下我们才能够走得更远。中国传统文化要走向未来,就必须尊重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面对全球化的趋势,能否做好我们的文化传承是至关重要的。

三、饮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使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和”为贵,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活动,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品菊花等等,我们都通过一些特殊食俗来表达我们对自然的尊重、对节日的纪念。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文明,使得我们意识到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劳动人民很早就意识到自然界的复杂规律以及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其传统节日也大多与四时节气和农事活动有关,例如春季祈生殖、夏季驱疫虫、秋季庆丰收、冬季慎储备。流行至今的春节、清明节等,都是农事节日的延续。”(12)可见,中国农耕文明留下了深深的民族烙印。当然,现在的一日三餐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美食,我们也不需要这样费尽精力的寻找食物,但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13),我们也不能忘了我们的“根”——它是我们的食物,生长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它又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四、“寻根”——民族价值的体现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习性,有自己的饮食结构和文化认同,于是便有了我们“南辣北咸、东甜西酸”的饮食习惯。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根,即我们的文化认同。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有着坚韧、勤俭、吃苦耐劳、顺应自然的品格。我们以“和”为贵,以儒家文化为正统,其实都是我们的文化自觉。片中很多故事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藏民们采摘松茸之后,还把土铺好,尽力不破坏到它们的根。挖笋的人们,轻刨轻取不伤根。捕鱼的人们用的渔网能使五年以下的鱼从网眼里漏出……这些例子比比皆是,都是我们民族性格中宝贵的品质。

中国人的智慧在食物中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体现。“火候”二字代表的是不同于西方人数字量取的另一种精确,这必须对食材和烹饪程度了然于心,掌握好火候才能得到最佳口感。“火候”体现的是一种度,是中国人处事的修养以及为人的境界。从豆浆到豆腐,然后又有毛豆腐、臭豆腐、奶豆腐;怕食物变质,有了各种腊肉,腌制食品以及各种各样的酱,东北有泡菜,四川有豆瓣酱,香港有虾酱……这些转化也丰富了我们的日常饮食,为我们的饮食文化增添了很多特色。我们在看纪录片的时候,被其中的美食所诱惑,也被其中映射出的乡愁所感动,不远千里也要跟家人团聚,这就是我们的情感认同。

饮食习俗随着人类的发展,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成为我们文化的一种象征,甚至是信仰。这从宣传片的海报上就可以看出:水墨画的背景前面是一双筷子夹着长长的面条。我们的饮食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展示在世界面前,丰富多样的饮食习俗彰显了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饮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让我们即使走在现代化的今天也不会忘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在匆匆前进的步伐中,在浮躁的心境下,懂得慢下来,静下来。

五、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其中有村落也有城市,之所以能引起大众的注意,是因为它映射出我们身边最平凡最朴素的民众生活,从饮食民俗出发,引发我们对现代社会生存状态、精神文明以及传统文化的思考。看着片中人们烹饪着美食,家人的团聚,我们是不是也会愿意放下手机,和家人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会不会在流“口水”的时候,也流下了“泪水”?相信看到这些百态人生,我们也会思考在“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冲突下所面临的抉择。

现代化一路走到今天,我们取得了很多的成绩,然而生活的巨大进步,并没有构建我们想象中的乌托邦相反家庭观念的日渐淡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的问题一再引起社会的深切关注。我们的文化认同,我们维系情感的方式,变得淡而又淡,我们看不到自己文化的魅力,没有了归属感,变得盲目追逐西方文化。我们“有滋有味”的东方文明,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却没能得到充分的保护。相似的上世纪80年代的“寻根”思潮一定意义上也映射出当今的状态。虽然那个年代的“寻根”是文化层面上的,但只要文化衰退依然存在,只要我们仍然面临“现代”与“传统”的冲突,那么,“寻根”的思考就不会终止。

“寻根”并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一次再现与重复,它必然是带着文化自省的使命,它为我们展现更清晰的反思视角。通过“寻根”之旅,我们以当代人的视角徘徊于历史长河的岸边,发掘被覆盖的真知以及沉淀在河底的“珍宝”。《旧唐书·魏徵传》曾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寻根”正是以古为镜,对比、反思,站在新时代的视角下,审视当下的文化、社会与生活,并寻找我们历经千年而仍然不朽的传统文化精髓。而“寻根”也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重塑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饮食习俗随着人们迁徙,实现了多重意义上的交流。有了交流,社会、民族才得以发展。《舌尖上的中国》实现了美食与文化内涵的结合,精巧细腻的画面触动我们的情感认同,丰富多彩的饮食、民俗彰显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全球性话语盛行的当下,慢下来,静下来,重新寻找我们的“根”,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最终使得它们发挥文明复兴的良性作用。“寻根”能够为风干的智慧注入更鲜美的“汤汁”,建立起更具鲜明特性的民族文化自信。《舌尖上的中国》通过饮食开启“寻根”之旅,不仅带我们认真地观察生活、享受生活,其一蒸一煮、一煎一炸的背后反映更多的是生活的态度与处事的智慧。老子曾言:“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柴一薪皆体现一种度。“寻根”为当下风干的智慧注入了历史的调味品,在跨越时空的岁月烹饪下,文明的琼浆将会变得更加鲜美。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①《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

③洪子诚《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页。

④⑤杨荫深《饮料食品》[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第72页,第143页。

⑥⑦⑨⑩(11)(13)《舌尖上的中国II》解说词。

⑧张薇《舌尖上的文化——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12)刘明阁《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J],《江汉论坛》,2012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寻根舌尖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任长箴:我的情怀主义专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寻根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