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性评价体系: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思考

2017-09-28廖嵘

社科纵横 2017年10期
关键词:考试考核思政

廖嵘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044)

发展性评价体系: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思考

廖嵘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044)

高校思想政治课现行考试方式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必须进行理念的更新,实施考试改革。通过重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试点发现,发展性评价有助于有效克服现有的问题和困境,并从教学理念、评价方法、支持体系、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

作为大学生必修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思想日趋多元化,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模式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而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因此,思政课考试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现实依据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最终效果。科学而有效的考试是推动教学持续有效改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按照国家的发展需求及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各高校纷纷加强思政课考试改革力度,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受教育理念、学校重视程度、师资力量、学生积极性等因素的制约,当前思政课考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对考试功能的认识存在误区,考试形式单一、陈旧,考试内容机械不尽合理,实践教学考核不规范,存在着教考分离现象,不重视考试结果的分析,等等。着眼于目前思政课考试的现状,与建立促进学生潜力发挥和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我们倍感思政课考试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艰巨性。

针对思政课考试现存的诸多问题,重庆大学从近年开展了考试改革的探索,并分别对教改前和教改后的实效性进行了问卷调查,文中所提及数据均来源于此。通过调查实施教改前的评价效果、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现状,发现传统考试模式存在较多弊端,以事实来分析说明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图1所示,近八成的学生认为考核方式有待改进。从图2可以看出,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传统模式下“考试形式老套、陈旧”,“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也是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也从侧面体现学生对教学质量和考核制度科学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经过近几年发展性评价考核的试点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图3所示,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满意度在上升,而且幅度较为明显,“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人数从教改前接近四成提高到现在的大约七成,“不太满意”的人数下降了大约15个百分点。其中,在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在教改之后,2015级对考试改革“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学生人数比2014级提高近10个百分点,这都表明教学改革是有成效的。

发展性评价改革探索用事实再次证明,改变传统考试模式,建构发展性评价体系应该是思政课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思政课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二、高校思政课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构

从课程性质看,思政课既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更是一门素质教育课。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决定不仅要求测评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价,因此,思政课考试改革必须要高度关注过程评价及学生这个评价对象的主体性。

“发展性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新型理念和方法,正符合了思政课考试的特殊性需求。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根本目的,在关注学生的共性的同时,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重视,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坚持评价与教学的融合。它是通过对评价信息的系统搜集和分析,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协商评价目标的基础上,对双方的教与学进行的价值判断。[1]其“立足发展、关注过程”的理念契合了思政课考试改革的要求。因此,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既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借鉴,又促进了教学和素质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发展性评价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所以,评价视角是多维化、立体化的;而且,评价作为一个动态过程,要伴随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不仅仅是教学活动后的测试性评价,而是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试性评价的结合,是把考核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因此,建构发展性评价体系,应该使一系列完整、独立、规范的评价环节得到具体实施和应用,并能得到较好的统一和协调,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创设和优化评价情境。

具体说来,课程评价由平时成绩(过程评价)和期末考试成绩(考试评价)两个方面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提问、随堂作业等)、学习笔记、专题性研讨、学生自制视频短片、网上作业(案例分析报告)、社会实践、日常思想政治表现等成绩构成;期末考试主要运用笔试的考核方法(如图4所示)。发展性评价的本质就是从各方面对学生展示的学习效果做出的努力进行实时评价与激励,用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因此,期末考试这一部分的比例会不断减低,逐渐被取消。

发展性评价的最大特点是体现发展性,主张评价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因此,思政课发展性评价体系强调增加对学生教、学、思、辩、行过程中的多种考核激励方式,以积分制完成课程总成绩的评定。也就说,过程评价的各个环节和考试性评价学生都可以参与,并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予以测评,测评成绩可以累积积分。积分制既让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感觉更亲切,情感上易于接受,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宗旨。

在平时的过程评价中,主要根据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过程考核有利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学习笔记包含预习笔记、听课笔记和总结笔记三个部分:预习笔记要求记录预习收获、思考和提出疑难问题;听课笔记要求分析听课心得、问题解答的收获;总结笔记要求梳理各章小结及课程总结、拓宽课外相关知识。学生自制视频短片,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课程主题,同时注重结合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自选题材,然后搜集相关素材,学习利用视频制作软件自制视频或短片,通过不少于5名老师答辩后评分。网上作业主要通过教学交流信息平台完成,重在鼓励师生的交流互动。先由学生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和其他学生发帖提问,老师和其他学生根据《网上案例分析评价表》对该生回答情况做出综合性评价。其中,学生可以发提问求助帖,对于高质量的提问贴和回复贴、学生分享的优秀学习体会与成果,老师可以给奖励分。关于实践教学环节,因本文篇幅有限不再赘述,请详见本文笔者公开发表的论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调查与思考》。日常思想政治表现的考核需要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操行有所记载,深入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学生平时的言谈举止、人际关系、道德品格,还包括心理健康、宿舍卫生与文化、劳动以及审美等方面的情况。在学校宣传部和学工部的组织下,坚持面向学生德行素质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对学生作出公正、详细的考核记载。

这里简略介绍一下专题式研讨,重庆大学从2009年已经实际推行并不断优化了该教学法。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与教材紧密结合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研讨主题,然后学生采集最新数据、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有意识地添加增强互动的教学设计。研讨的具体内容、形式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策划,场景布置和主持均由学生担任。研讨形式多样,可以是一周新闻评述、专题辩论、情景剧表演、电视专题节目模拟、案例分析、Flash动漫等。学生还要就其他学生及老师的现场提问进行答辩。最后把学生自评、其他学生的评价和教师评价多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立体评价。这种教学法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受到学生广泛好评。

此外,在课程考评中,根据思政课不同课程各自的特点,可以在专题性研讨、学生自制视频、网上的案例分析报告、社会实践、日常思想政治表现等各个环节中,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可以采取模拟法庭、旁听法庭审判、到各个社区、福利机构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方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可以采取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红色革命基地悼念革命先烈等形式,还可以深入社区、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出台背景、实施中的问题以及效果。

三、切实保证高校思政课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实施

教学改革不仅取决于一个因素,而应从系统论观点出发,立足于从整体上改革“思政课”教学。需要较为完整、独立、规范的教学环节,从支持体系、评价环境、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诸多要素。

首先,多方动员,搭建考试改革的支持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情,更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考试改革需要多方力量的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需要建构一个广泛的、涵盖学校、社会、家庭的考试改革支持体系。第一,加强学校的政策支持。健全的教学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是首要的,学校要在政策上明确思政课教学的工作量、经费、组织机构、责任和目标、教学基地、监督和考核等,从体制上解除后顾之忧。其中,重视经费投入,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实施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因此,发展性评价强调增加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的物质奖励,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经费、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经费的充足,积极资助教师外出培训和考察。第二,引导家长树立合理的教育理念。在目前社会大环境和教育政策的导向下,部分家长过分关注高分教育,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而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往往导致家庭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环节的缺失。发展性评价强调与学生家庭建立密切联系,以定期的互动活动和不定期联系的形式,加强和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通过学生家长掌握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情况,比如学生在家庭道德、热爱劳动、邻里关系、社区活动、社会公益等方面的表现,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做了努力。第三,加强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和传统考试模式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目前社会上对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理解程度并不高,素质教育的成效不太明显。而发展性评价强调形成社会共识和教育合力的重要性,通过积极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采用多样化的现代媒介手段,多渠道、多角度地加大关于素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为思想政治教育献计献策,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对素质教育的新认识,为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大环境和条件。

其次,立足发展,丰富评价内容。当前,在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社会大环境下,思政课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考核学生的道德品格、政治素质、学习态度,更要考核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因此,考试要将理论知识的考核内容与综合能力的考核内容进行结合,选取全面、合理、科学的考试内容,通过多方面全面考查学生,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思政课的考试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发展性评价十分注重评价内容的多样化和发展性。在理论考试中注意尽量避免考“死知识”,选取现实中的典型事例、国内外时事、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增加案例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主观性题目,增加情景模拟题、视频资料分析题等,在设置试卷标准答案时要灵活合理,对创新性强的答案给较高的分数;课堂作业主要考查学生总结、概括教学内容,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直视本质的分析能力;专题式研讨一般选择与教材紧密结合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研讨主题,把那些社会发展中鲜活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吸进来,结合当今世界和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新变化、新特点进行剖析,全面评价学生的课堂展现形式、课件制作水平、观点阐释程度、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自制视频的内容可以聚焦社会问题、时事新闻,可以探讨理论前沿,也可以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特征、成长变化规律,这样的测试不仅考量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案例分析报告主要是运用教学交流信息平台,针对典型案例,结合时代和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大学生的新特点,进行交流和讨论,重点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和剖析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考核强调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的结合,尤其是校园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的并重,因此,要全面考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全程表现,既要考核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对运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同时还要考核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日常思想道德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所表现出的道德品格、情感态度、心理素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化。

最后,完善评价主体,加强信息反馈。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是评价的主体,都具有主体性,要注重被评价者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强调通过评价能够促进被评价者不断反思自己、不断优化自己。因此,“思政”课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一方面要建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将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管理者评价、研究生助教评价、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与班级评价相互结合起来,以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动态性、过程性;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同学、家长及学生本人这些不同评价主体的交流及沟通,有利于实现评价结果的质量分析和信息反馈。

对于课堂专题式研讨,把学生自评、其他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和研究生助教评价等多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立体评价,同时,教师应该在研讨前以及发言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学生自我考核和相互评价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获取了来自学生的真实信息,还在于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行为,不断优化自我。网上的案例分析报告、社会实践报告由任课教师及助教进行综合评价,主要通过教学交流信息平台、电子邮件、QQ群等采用书面反馈的形式进行引导和激励。日常的思想政治表现考核,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学校相关部门以及家长根据学生的日常操行表现作出综合性评价。

反馈是考核过程的最后一个部分,同时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对考核结果的真实有效的分析,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进一步科学化。当前的思政课考核尽管大多都开展了卷面成绩分析,但大多教师仅仅将平时考查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汇总、上交,仅仅对卷面成绩的不同分数段做了简单统计而已,这样几乎流于形式的考试分析严重制约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发展性评价通过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尽可能搜集全面的诊断性及反馈性信息,不仅对考评各环节的信度、效度、难度、教学中的问题、学生的建议进行详尽的分析,而且对过程考评中学生知识运用的不足、能力培养的情况以及相关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最优化的发展建议,从而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四、建立高校思政课发展性评价体系的一些思考

重庆大学开展思政课考试改革以来,总体上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初步实现了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但由于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发展性评价体系目前尚处在探索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总结和逐步完善。

首先,发展性评价体系是一种多样化、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涉及到一系列要素,而思政课各门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如何选择适应并体现课程自身特点的考试方式、评价标准,从而形成教学合力;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学科学生的特点,具体选择与设计适宜的考试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能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在以后的推行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

其次,关于实践教学考试,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如何根据各高校实际,制定出实践课时完成情况、实践报告的选题和完成质量等标准,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考试体系;由于安全、实践时间、活动经费、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师生比等因素的制约,如何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具体管理。

再次,学生参与评价对于提高思政课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年龄、性格、个人经历、爱好、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不仅在一定程度影响学生相互间的关系,而且容易产生评价偏差。因此在考试改革中需要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们理解评价目的和意义,如何引导学生客观把握评价标准,以保证测评结果的公正性和真实性。

最后,如何将课程评价与学生假期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日常思想政治表现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并持之以恒,这也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作为公共政治理论课,“思政课”对学生的影响不会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的。拓宽和坚持与学生的课外交流,使思政课考评存在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公共政治理论课的隐形教育发挥实质作用,这才有利于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1]何云峰,李长萍,赵志红.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五维一体”学生评价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1(2):61.

[2]侯亚楠.基于“生态人”的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J].学理论,2014(35).

[3]罗获发,冯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喀什师范学院报,2013(1).

[4]钟建华.论思政课考试考核改革与创新[J].品牌,2015(6).

[5]余四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创新发展——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G641

A

1007-9106(2017)10-0150-05

*本文为重庆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性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5Y06,主持人:廖嵘)。

廖嵘(1975—),女,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考试考核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内部考核
思政课“需求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