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壮医天部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2017-09-28柯玲玲何金玲吴云艳
张 艳 柯玲玲 石 云 何金玲 吴云艳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1)
针刺壮医天部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张 艳 柯玲玲 石 云 何金玲 吴云艳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1)
目的 观察针刺壮医天部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针刺壮医天部穴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TC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壮医天部穴通过改善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针刺 壮医天部穴 后循环缺血 TCD
后循环缺血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包含椎-基底动脉缺血、后循环的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眩晕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1]。现代医学认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最重要的病因,会影响前庭神经系统的血流供应,引起前庭神经核和半规管短暂性缺血发作,出现眩晕症状,治疗上强调抗凝抗板、扩张脑血管、血管内介入治疗[2-3]。壮医学认为眩晕(兰奔)是由于龙路、火路阻滞而气血瘀阻不畅,大脑(巧坞)功能失调发而为病[4]。笔者临床运用针刺壮医天部穴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同时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内科学》眩晕病的中医诊断标准[5]和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壮医针灸学》眩晕病的壮医诊断标准[4];后循环缺血西医诊断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2006年通过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诊断要点确立[3]。 2)纳入标准:(1)符合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标准;(2)具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表现,也可同时伴有周围性眩晕;(3)年龄40~80岁,男女均可;(4)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后循环供血区梗死,或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有后循环缺血,或经行TCD、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证实有后循环缺血[3]。3)排除标准:(1)非后循环缺血导致的眩晕;(2)同时服用其他中成药物者;(3)同时接受中医外治治疗者;(4)同时服用其他扩张脑血管药物者;(5)严重肝、肾疾病患者,有严重焦虑抑郁倾向者,锥体外系疾病患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脑病科确诊且急性起病或急性加重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2.40±9.70)岁。对照组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 48~72岁,平均年龄(61.30±10.10)岁。基础疾病为高血压病11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16例,冠心病9例,腔隙性脑梗死21例,无基础疾病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原来使用的慢性病药物,包括降压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服用方法不变。观察期间不增加使用任何影响疗效评价的药物。治疗组予针刺治疗,针刺壮医天部穴中的发旋穴、旋环穴,平刺,捻转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日1次,治疗1周。对照组予氟桂利嗪[6]胶囊5 mg,每晚服,治疗期1周。
1.4 观察项目 患者治疗前后应用美国产COMPANIONⅢ型TCD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左右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 选择Vm作为本研究的客观评价指标,是因为Vm很少受心率、心收缩力、外周阻力和动脉顺应性等心血管因素的影响,并且Vm代表了搏动性血液的供应程度[7],是最有价值的参考内容。
1.5 疗效标准 根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评定标准[8]。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可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计量资料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两组计量资料之间比较采用配对比较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等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情况比较 见表2,表3。血管痉挛或血管轻中度狭窄患者疗前血流速度高于健康人标准,治疗后平均流速均明显改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中重度狭窄患者治疗前血流速度低于健康人标准,治疗后平均流速均明显改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针刺壮医天部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对VA及BA的Vm有明显改善,且疗效与西药氟桂利嗪胶囊相当。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痉挛或血管轻中度狭窄Vm比较(cm/s,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痉挛或血管轻中度狭窄Vm比较(cm/s,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间 BA RVA LVA治疗组 治疗前 61.97±3.86(n=20) 治疗后 52.50±4.26*对照组 治疗前 62.13±3.36 52.76±4.12 53.38±3.79 43.81±4.31* 43.14±4.05*54.22±3.93 54.06±3.24(n=20) 治疗后 51.72±4.35*42.73±4.56* 42.88±3.87*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中重度狭窄Vm比较(cm/s,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中重度狭窄Vm比较(cm/s,s)
组 别 时间 BA RVA LVA治疗组 治疗前 25.19±2.38(n=10) 治疗后 38.92±2.83*对照组 治疗前 25.47±2.02 18.61±2.73 18.07±2.19 28.27±3.48* 27.87±2.93*18.42±3.11 17.95±2.56(n=10) 治疗后 39.57±2.46*28.36±3.64* 28.20±3.37*
2.3 安全性评价 在治疗期间,治疗组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未造成治疗病例的脱落;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困倦无力,3例患者出现嗜睡,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对照组总人数的23.33%,另外有2例随机进入西药对照的病例因无法耐受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造成病例脱落。3讨 论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病”范畴,病位主要在清窍。不论其病机如何,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乃是产生眩晕的直接原因。而在壮医学中也有相似的论述。壮医认为疾病当以气为治,人体气的循行路径是谷道、水道、气道、龙路和火路,龙路是指人体内血液的通道,火路则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9]。人体天(上部)、地(下部)、人(中部)三部之气通过三道两路沟通连接,推动各项生理功能协调运行,而眩晕的产生,则是由于龙路、火路瘀滞导致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运行,使大脑失养、功能失职而发为本病[4]。
针刺壮医天部穴中的发旋穴、旋环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笔者在临床上将中医针刺疗法和壮民族医中天部的止眩特定穴相结合运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上。发旋穴在天部头顶发旋窝处,可醒脑开窍、通龙路和火路;旋环穴为发旋穴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处,主治功效与前者相同,两穴相配可加强疗效。因此针刺壮医天部特定穴中的发旋穴、旋环穴可疏通龙路、火路,使三部之气循环流行,起到醒脑开窍、安神止眩、升清定智之功。
现代针灸学研究认为针刺头部腧穴可能调整了血液流变学和血管状态[10-13],从而改善后循环缺血,也使大脑皮层生物电发生良性变化[14]。对流速减低型,针刺可能兴奋了胆碱能的交感神经和非胆碱、非肾上腺能神经,释放了Ach和NO,使血管扩张,增加脑血流量;对血流速度增高型,针刺可能通过解除血管痉挛,改善了神经通路部位的血氧供应[15]。但是对于壮医天部特定穴治疗眩晕的机制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通过TCD检测发现,针刺壮医天部穴能双向调节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脑灌注,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症状。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脑供血不足、突发性或慢性头晕的疗效是受认可的[16],这与本研究的对照组结果相一致。针刺壮医天部穴与氟桂利嗪胶囊比较,虽然前者对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程度不如后者显著,但是两者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功效相当,而且前者的不良反应更少,依从性更好,其疗效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从而更有利于民族医的发展。
[1]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2]吴子明,张素珍,杨伟炎,等.后循环缺血概念的提出及神经耳科的对策[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8,16(1):27.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4.
[4]黄瑾明,宋宁,黄凯,等.中国壮医针灸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194-195.
[5]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3-268.
[6]韦宁.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6):84-85.
[7]张雄伟.临床经颅多谱勒超声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88-121,158-16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
[9]黄瑾明,宋宁,黄凯,等.中国壮医针灸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10-22.
[10]熊嘉玮.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6):923-924.
[11]王强,朱广旗,胡蓉.针刺风池、“供血”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J].中国针灸,2009,29(11):861-864.
[12]黄凡,原筝,杨海涛,等.针刺星状神经节对后循环缺血的疗效研究及对血压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4,34(8):741-745.
[13]梁立安,蒋垂刚,胡湘,等.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及机理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1):9-11.
[14]牟淑兰,孙秀兰,宋春莉.针刺头部穴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2):16-17.
[15]梁立安,陈文,胡湘,等.针刺推拿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及机理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1):19-22.
[16]许云红.盐酸氟桂利嗦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2):191-192.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t Tianbu Acupoints of Zhuang Medicine o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
ZHANG Yan,KE Lingling,SHI Yun,et al. Liuzhou Hospital of TCM,Guangxi,Liuzhou
545001,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t Tianbu acupoints of Zhuang medicine o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Methods:60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acupuncture at Tianbu acupoints of Zhuang medicine,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Flunarizine capsules treatment.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The changes of 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of bilateral vertebral artery and basilar artery were observed by TC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average blood flow velocity of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 Acupuncture at Tianbu acupoints of Zhuang medicine has good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irculating ischemic vertigo by improving the 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Acupuncture;Tianbu acupoints of Zhuang medicine;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TCD
R246
B
1004-745X(2017)09-1641-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9.043
2017-02-07)
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研课题(GZZC14-75);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Z201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