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7-09-27王璐

教育界·上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培养

王璐

【摘要】初中美术欣赏课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和审美趣味,利用美术欣赏课堂不断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章就对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审美能力;培养

随着目前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美术教学要注重不断地融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实现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1]。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要注重有效地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美术欣赏在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一)拓宽学生的眼界

美術教育就是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初中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不论学生的见识有多么广,也不能够体验和观察到社会生活的全部。因此,对古今中外的众多优秀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宇宙万物的奇妙。通过美术欣赏教学,引导学生周游世界,穿越古今,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二)提升学生的思想

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一幅幅的优秀作品中不断地陶冶自身的情操,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欣赏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并非是抽象的理论学习,而是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提高思想认识,从而受到教育,美术欣赏教学通常对学生形成的是一种看似潜移默化且深远的影响[3]。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比如古希腊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可以让人感受到崇高和优美,体现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我国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青铜器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当然还有众多的优秀作品,对于这些作品的欣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祖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兴趣,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可以在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真正建立真善美的衡量标准,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发挥美术欣赏的作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三)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优秀的美术作品就是艺术品,这也体现了美的原则。因此,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当然对学生起着美的教育作用,让学生能够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不断提升艺术素养。学生通过对不同美术作品的欣赏,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可以有效地提升欣赏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4]。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美术欣赏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欣赏、认识美术作品的形式、材质和内容的美,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美术欣赏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

要想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就需要不断地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实际教学的效果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有着直接的联系,不断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推进美术欣赏教学发展的关键。因此,美术教师在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现如今的初中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以前的学生都有着极大的差别,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认识和掌握都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了。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中,不断更新美术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更好地摆正自身的位置和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美术理论素养[5]。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播的载体,美术作品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人文、社会、环境、宗教、经济和政治状况。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作品时,就可以向学生讲述当时的社会背景等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这幅出色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的寓意,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美术作品的含义,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出现教师一讲到底而学生默默无闻的现象[6]。要想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转变学生对于美术知识学习的被动态度为主动态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保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对课堂教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设置更科学、完善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式。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本身就是主客体的结合,欣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跟学生的参与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保持学生对于美术欣赏课程活动的参与度,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意义,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要不断地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了,这也给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有效拓展了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加便捷地向学生展示经典的美术作品,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引入一些优秀的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作品、当代美术动态[7]。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实际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有效引入经典的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真正地实现跨时代、跨背景的交流和沟通,有效提升认知和审美能力。另外,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不仅仅要关注这些经典的艺术作品,还要注重在信息技术中有效地引入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引入当地的文化特色,不断建立学生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心理,有效发展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最后,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停留在过去,更要注重现在,更好地展望未来。因此,初中的美术欣赏教学要面对现实,紧密结合现如今的美术发展情况,要注重将实际的美术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真正将学生的审美能力结合到实际生活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endprint

(四)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

对学生的美术欣赏教学,就是要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想有效地实现美术欣赏教学的目标,就要注重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注重听取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看法和理解,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初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可以紧紧地抓住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实际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大量图片的演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相关作品的直观形象、色彩、线条和明暗等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不断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率[8]。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美术欣赏课教学和美术创作教学有效地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之后,学习模仿画家的作品,体验画家的创作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的技巧和方式。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欣赏和创作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地引入美术创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实际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艺术作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后,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自由地评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才能够有效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认识,活跃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初中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引导学生的审美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够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兴趣,提升学生对艺术美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感。因此,教师要注重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从多个角度出发,丰富美术欣赏教学的方式和形式,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信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薛晓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5.

[2]杨爱霞.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2):68.

[3]周喜哲.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05):216.

[4]韩平萍.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130.

[5]郭海凌.初中美術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1):108-109.

[6]贾文学.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28):165.

[7]相恒书.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24):155.

[8]谢翠娟.浅述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5(04):58.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培养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