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2017-09-27张健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9期
关键词:数控机床教学设计高职院校

张健

摘 要:本文针对《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所涉及到的实际课程内容,制定出符合应用标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标准,且基于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教材内容的差异性,对实训中较少涉及的部分,进行先期的取舍,以此确保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同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对于所涵盖的实训内容等,通过立体交互式分层设计方式予以实施,以此促使《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的课程内容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能够与实践产生紧密的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此种模式的分析与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各类课程设计达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做出相应的推动与促进。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控机床;教学设计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9.258

0 引言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发现,《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课程是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学生的基础性范畴类知识,不仅能够为数控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奠定下坚实的基础,更能为后续的课程教学与实践发挥出较大的作用。所以,对高职院校《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课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教学目标设计

《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是涵盖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明确的设计,则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明晰。在教学设计中,包含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及实践等环节。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进行课程设计要以增强就业为导向,使学生通过对数控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达成符合职业技术资格与标准的程度。对此,本文针对课程内容设定三个重点项目与十数个分类任务,具体内容详见图1。

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以及进行人才培养的特点与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的知识程度等,做出明确的课程设计。同时,应明确数控专业的教学目标,即是为专业化数控技术操作一线培养出相关类型的技术人才,且需要着重将编程与操作能力做重点培养。通过课程标准的设立,促使能力考核任务的达成,且应对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等目标,通过不同的能力方式进行考核。

2 教学项目设计

《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的课程教学项目设计,即是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以及传统与创新,以任务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相融合。而任务内容,即是实践化的生产活动。此种教学项目的设计,将促使工作结构转变为学习结构,并能够体现出其自身的教学价值。

在对《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课程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摒棄了传统教学模式依照章节进行的形式,积极求变,将课程内容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依照实践工作的具体步骤与工序等,进行教学任务的编排,并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进行有序排列,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实际的工作内容,能够最快的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与学习目标。《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课程的教学设计,不仅具有较强的任务突出性,更使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一,任务明确,工序完整,能够对教学成果与学习效率等做出现场检测;其二,提升教学内容难度,促使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无法解决此类问题时,能够通过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扩宽学生学习范围,进而找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其三,应开设课堂中的计算机方针教学,并使其与企业内的工作实践相关联,且应定期开展教学理路与实践交流活动;其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升,以此解决所遇到的难题,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五,加强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结合程度,做到循序渐进,并定期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

3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所涉及到的流程与内容较多,既包括课堂教学内容与分组的讨论情况,又涵盖计算机仿真教学的融入以及企业内的顶岗实践环节等。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一味的要求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原理及编程的内容,而应依照实际应用的理论与技术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

在高职院校数控专业之中,《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是一门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融合的必修课程,通常理论学时为40课时,实践学时为20学时。而进行实践课程的20课时,也将是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本文通过立体交互式分层设计实训内容,将20课时分别针对三类实训项目与实训难度进行设计,且各个阶段理论与实践并非独立进行而是相互穿插,以此作为学生的具体实训课程内容,将会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起到极其重要的帮助作用,如下表1所示。

同时,针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掌握情况,以5~6名学生为单位,设立成若干讨论小组。通过各个小组间的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知识探讨与经验交流增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并能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有效的拓展。而进行企业内的实践环节,将是学生对自身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做出良好检验的方式,同时也能够考核学生在应对具体问题时能否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且在随后进行的项目答辩中,一方面考验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对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情况的实际操作能力做出检验。此种方式也将有效避免由此产生的学术不端等问题,使得高职院校数控专业的学生,都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达成自身良好的数控机床操作与应用能力。在具体的实训课时内,也可将学生以组为单位,每组设定人数为5~6名学生,优先由教师进行实训课程的引导,并为学生进行前期的示范、讲解以及工作内容模拟。而学生则以实际工作为主线,将所学内容进行选取与程序的编写,随后进行实际的现场加工操作。此种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数控专业知识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使自身的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水平得以显著提升。此外,由于学生学习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的程度具有差异性,在进行实训过程中,也会出现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创新性编程与操作的现象,这也为《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课程的教学设计,融入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数控专业知识的兴趣与爱好,从而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教学考核模式

过程评价与项目答辩是《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课程学习中的两大考核模式。其中,过程评价涉及到对理论部分考察、实训内容评估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等方面。在通过对实训项目内容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度与能力做出细致的考核与总结。且针对课程设计中不同考核部分所占的教学与考核比重,将考核内容进行百分比划分。例如:理论知识仅占总分值的30%,实训内容的操作评估占到总分值的60%,而学生的日常表现占10%分值比重。并且,针对实训操作的重要程度,将其划分成三部分的考核内容,每部分占有20%的分值。如:刀具与加工参数的选取、程序编写与调试以及简单的零件加工等均涵盖在此实训考核内容之中。

5 结语

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中《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出极具针对性的课程教学过程设计。通过此种教学过程设计,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增强对数控专业的学习兴趣,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对未来此专业学生的就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以就业为导向是其办学的宗旨,而唯有通过对此专业内课程,尤其是作为基础性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将会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栗江.高职《数控机床与原理》课程教学过程设计研究[J].科技视界,2015(19).

猜你喜欢

数控机床教学设计高职院校
数控机床故障检测与维修
数控机床人机联合故障排查研究
提高数控机床维修性的途径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