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型教学在推进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探讨
2017-09-27熊振海刘源
熊振海+刘源
【摘要】:如何在课程自身内容体系讲解与衔接后续专业课程之间保持平衡,是专业基础课程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笔者近年来在食品安全专业《物理化学》课程中开展的“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教学改革探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寻求更有利于在实践中理顺前后续课程关系、全面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案例研究型教学;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
【分类号】TS201.2-4
在高校教学计划中,专业基础课的定位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课程。这种课程定位本身要求,专业基础课需要比学科基础课具有更多的专业特征以与后续专业课程衔接,而不仅仅是课程本身内容的讲解。
就《物理化学》课程而言,除基本的化学基础知识外,该课程对学生的微积分知识和物理知识要求比较高,也比较抽象和枯燥,被公认为比较难学的一门课。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灌鸭式”教学为主,课程考核成绩主要由卷面考试决定,过于强调“知识学习”,不太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很大。
根据2010-2014年各专业培养方案,我校共13个专业把《物理化学》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其中两个专业设为必修课,食品安全专业设为选修课。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果能给学生提供有专业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加强与学生所在专业相关的“知识应用”的教学比重,明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与后续专业课进行更好衔接。
面对这种状况,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物理化学》课程组引入“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对本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模式进行改革。采用与学生所在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开展以团队为基础的研究型学习等“知识应用”活动,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增加因材施教的因素反过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学习”的效率。
本文旨在通过对“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在我校食品安全专业《物理化学》课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一、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
在参考兄弟院校在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探索工作的基础[1,2]上,我们制订了本课程组的学习规则和考核方法[3,4]。
学习规则方面,我们从“研讨小组分组及小组活动基本规则”、“小组学习研讨活动流程及相关要求”(包括研讨主题的确定、学习研讨任务的分配、学习研讨资料的收集与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课余研讨活动的开展、学习研究报告的撰写自主学习分组课堂研讨活动的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研讨活动相关资料的汇集整理与上交六个部分)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对本教学模式的教学和考核方法进行了具体且可操作性较强的规范。
每个学生的“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成绩包含小组团体成绩(表1)和个人成绩(表2)两部分。该考核方案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避免“搭便车”现象
每个学生的整个成绩中,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各占50%,并且根据个人在团队中的分工分别予以成绩奖励,有利于激励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2.评分标准详细具体
本项目开展之前其他文经管课程也有开展本教学模式工作的报道[1,2,5-7],其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都能覆盖希望学生掌握的能力,但是一般都是对多个指标打包评分,不利于进行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详细分析。
通过重组优化,可操作性提高的同时,每个评价指标都单独进行评价。这样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
二、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在我校食品安全专业实施情况
1. 建立与食品安全专业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点应用案例知识库,充分利用学校EOL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论文库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组教师收集整理了与食品安全专业相关的知识点应用案例31项,覆盖了热化学、相平衡、表面物理化学和电化学多个章节。考虑到每届学生60人,每个小组5位学生,上述教学案例数目超过实际上课学生至少2倍。
围绕这些案例,前三届学生共完成研究小论文87份,完成学生小组答辩17个小组。课程组把历届学生完成的优秀论文(个人或团队)上传到我校EOL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论文库,供后来学生参考学习。
2. 优化课程考核方案
增加了新的教學方法后,课程组对课程考核方案进行了探索优化。本着降低“知识学习”,强化“知识应用”的原则,在降低传统试卷考试比例的同时,增加了对学生研究型学习成绩的考核。目前,实行该教学方案的物理化学课程总成绩中,试卷考试占50%,案例研究型学习成绩占30%,实验成绩占20%。
3. 请专业课老师、辅导员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其他课程教师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的同时对教学方法进行多视角分析
学生的课外研讨以及学习成果展示答辩中,我们陆续邀请过专业负责人、专业课老师、学生辅导员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其他课程教师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这一方面有利于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也有利于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补充,也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三、教学效果
截至目前,本教学模式已经连续四个学期应用于食品安全专业,2012和2013两个年级80名学生。所有的学生都提交了与本课程知识点在学生所属专业的应用案例研究论文,均名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了汇报答辩。
1.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明显优势
(1). 绝大多数同学都认真查阅了文献,并撰写了论文。
虽然,作为大二的学生,论文质量还需要努力提高。但是,大家实实在在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案例并进行了广泛而且比较系统的调研。部分小组的汇报连评委老师都反映颇为受益,相信对于开拓学生本人的视野、锻炼他们主动查阅文献、提高学习兴趣也会很有帮助。
(2). 部分在“应试型”学习方面表现不是很理想的同学在感兴趣的案例资料检索、材料组织、PPT制作方面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才能。这样的对比告诉我们,单一的考核模式,确实很容易埋没人才。
2. 学生认可程度
尽管前述教学考核模式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教学方式对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也确实有帮助,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抱怨“被过多剥夺课外时间”,并因此把一些负面情绪带到教学评价中。接下来我们准备充分考虑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本教学模式的“全员覆盖”式应用尝试修改为“兴趣鼓励”式应用。
四、总结
总体来看,
参考文献:
1] 钱国英.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 2010(6):82-85.
[2] 钱国英,朱秋华,尹尚军.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应用 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9(6):3638.
[3] 熊振海,邵则淮. 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在《物理化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8):40-41.
[4] 熊振海.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的考核方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30-31.
[5] 李淑兰,唐红梅.大学英语课程团队学习模式的调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 学学报,2013(12):143-145.
[6] 王晓燕,邓旭东.基于学习型团队的案例教学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29):18-19.
[7] 周露阳,李生校.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 本科工商管理课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12) : 12-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