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之浅见
2017-09-27索彦波
索彦波
【摘要】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
【关键词】自主性 探究能力 教育 分工合作
G622.4
现代教育普遍认为从学习过程看,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而教育者,包括教育者所选择的教育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则是受教育者学习和认识的对象,因此是学习过程的客体。学生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谈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条件,激发兴趣,提供主动探究的空间
未来社会呼喊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创新性、研究型的人才。我们必须相信孩子,乐于为孩子提供“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给与积极的配合与指导。许多教育家论述过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术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字一样。这说明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这学习的效果。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主动参与的空间,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增强。如教学《草原》一课,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对草原的描写“那写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想只用绿色渲染??轻轻流入云际”创作一幅图画。学生边读课文边蘸绿色颜料作画,他们通过颜色的“凉抹”,体会到小丘的“柔美”,通过色彩的浓淡,“渲染”了草原的“翠色欲流”。在此基础上,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描述草原的美景,小丘的线条是那么的柔美,特别是羊群在小丘下活动,真像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学生们完全陶醉于草原的美丽之中,思维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这时,教师提出要求:你能根据图画想像出羊群在草原的美吗?请用比喻句描述。在教学中,老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一个故事、一段录像、一首歌、一个问题、一个小品等,都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必要时也可以配备一些道具,以此渲染课堂气氛,唤起情感共鸣。此时,学生已有了创作欲望,能大胆想象,积极思考表达。
二、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提供主动探究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定的权力,每一个学生应该有选择学习的权力。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如教学中让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文章,学习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课文,在课堂学习想自己所想的,谈自己想谈的,做自己想做的……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选择专题,分工合作,加强主动探究能力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可紧扣教材,选择重点、难点、疑点作为专题,运用研究性的阅读,分工合作,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主动性、研究性和发现的能力。如《田忌赛马》要求先初读课文,找一个成语来概括田忌两次赛马过程,再抓“转败为胜”求疑设问、确定研究专题。同样的马,田忌为什么能“转败为胜”、然后分组合作,演示讨论,总结升华。同样《草船借箭》也采用合作学习的研究性阅读“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这样学生不仅在探究过程中满足智力研究的需要,体验到成功,更重要的是在探究中学会了怎样合作。为了减少学生研究探索学习的梯度,在课堂上利用教材特点进行专题研究性阅读是必不可少到的。可以更多的在课外探究学习中面对如何收集处理信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创设愉悦的合作氛围。为此要学生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寻求帮助,要热情地帮助他人排忧解难。若自己拥有材料正是别人急需的,能成全他人的计划,使自己在学会探究的同时,更学会做人。
四、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地接受知识
展示思维过程,要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习《詹天佑》一课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针对他的“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谈出了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了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思维。又如学《蛇与庄家》时,学生大胆地说“庄稼得不到好收成的原因不仅仅是被洪水淹死了的原因,还因为海水是咸的,破坏了土壤,使那里的泥土不合适庄稼的生长了。但过了几年,由于天上下的雨水稀释了以前被盐水破坏的土壤,所以后来庄稼又丰收了,不光是因为有了蛇的原因等。”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大胆怀疑,敢于创造性地接受知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合理的思维过程。
五、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
人们常说“授人以渔,终身受用”。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今天的知识明天就不够用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收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资料,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如通过报纸剪贴、书刊摘抄、电视录音、收音机录音、光碟、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生活体验、专题采访等。对于收集到的材料又怎样来整理、处理,使之成为对自己有用的资料呢?如从“电视”上知道“明天有雨”,你将怎样处理这个信息呢?明天你就要带雨伞。又如你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竟跳楼自杀轻生,你会怎样想,你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启示,如果自己也是一个承受力差、经不起挫折的人,你面对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是不是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呢?这样可以帮助学习掌握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总之。在学习活动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植学生的主体学习观,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養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稳定的个性化的主动发展态势,呈现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不断追寻真理中茁壮成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