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反思中提质,让课堂更有效

2017-09-27侯清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6期
关键词:平面课题新课程

侯清华

摘要:新课程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老师 感触最深的是新课程的理念。这些理念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困惑和挑战。我们在适应新课程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追求课堂更有效,提高自身的素养。

关键词:反思 有效

G633.6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立体几何作了调整,调整之后的立体几何教学建议以现 实三维空间为背景,遵循“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四个层次的认识过程展开,把具体与抽象、直观与论理、感性与理性、动手与动脑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同时提出了“螺旋式上升”的新理念,将立体几何内容一分为二:一是《必修2》的“空间几何体”与“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是把大量运算放在理科《选修2-1》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强化了向量在处理立体几何问题,尤其是位置关系、度量关系中的工具作用。

案例背景: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加强中高级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修养,认真落实新课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 校举办教学技能评比活动。共分三类 :①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②一级教师教学案例评比。要求选取本教研组青年教师所设计的优质课案例进行分析,做到内容具体,设计规范。③高级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评比。

案例主题:怎样的课堂才算是有效教学?它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它有如下三重意蕴:(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高。(2)有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应占实际教学时间绝大部分。(3)有效益: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相 吻合,即注重社会性,体现个体的主体价值。其中教师是否能准确地解读教材、把握学生学情,从某种程度 上制约着教学的成效。因此准确把握教材、学生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案例描述:新课程推进到今天,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但金无足赤,课无完课。本案例撷取三节新课(①王老师的课题: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②潘老师的课题: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③温老师的课题:线面、面面垂直的性质)中的部分片段加以剖析,与同行交流。

效果分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熟知的具体形象(旗杆与地面)的实例引出抽象内容的课题(线面垂直关系),导入新课;

潘老师的课题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引入部分:

效果分析:改变课本上的水坝与人造地球卫星两个实例,通过选取教室(门与墙)与笔记本电脑进行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温老师的课题③线面、面面垂直的性质引入部分:

效果分析:从教学目标和主旨出发提出悬念性问题,导入新课;利用长方体模型(研究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位置关系的直观载体),将两部分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注意观察颜色),效果明显。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要力争做到: (1)学习“生活” 。创设生活情景,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景中,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2)应用“生活” 。学以致用,将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3)服务“生活” 。有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 于生活的。(4)创造“生活” 。这是一个高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构思。同时如果借助计算机和多媒体,把当前课堂以听讲为主转化成欣赏精美图片为主,可以有效地改变课堂沉闷乏味的状况。把一些实验问题和动态的问题表现出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探究部分

王老师的课题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探究部分:

课本安排这个探究题,做为定理的前奏,目的是想让学生经历做数学(实践),思考,再进行合情推理的知识形成过程;需要在操作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与发现,然而王老师在处理此题时过于匆忙,加之课前没有要求学生提前准备等因素,以至错失 良机,效果不明显。因为在折纸的情境中,可以感受到运动中蕴涵着静止、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可以体会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潘老师的课题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探究部分:

这一基本模型涉及立体几何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判断与几何量(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面面角以及距离、面积、体积)的计算问题。此探究题接课本例3之后,安排得非常合理,关键是如何利用得当?当时在提出此题时,尚有10多分钟,但潘老师因预设得不够充分,造成引导不明确,没有充分进行挖掘,造成错失良机。如果把握恰当的话,很多旧问题可以得到复习,又有很多新问题得到探究。

温老师的课题③线面、面面垂直的性质探究部分:

回答命题形式较易:

但学生的思维往往出人意料,会遇到一些“意外”。其中命题(1)是课本上的定理。而命题(2)为假命题,需要补充加以完善。当时学生的回答让温老师有点措手不及,因为学生的回答老师在课前尚未想到,幸亏发现及时。这些,要求教师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 问题。有效教学意味着 教师要善于耐 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这样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素养,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问题才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应该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技能结构以及认知能力出发,有的放矢,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因此,(1)问题设计要有创意,(2)问题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3)问题要给学生提供发现新问题的可能性,(4)问题思维要求需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原理。但新教师在处理学生回答时容易犯三种错误,即:一是急于表态。对待学生的探索,马上表示“是”或“否”。二是急于对答案。当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在“迷宫”中迷失方向,教师常沉不住气,急于“包办代替 ”。三是轻率否定。当学生的观点与教师不相同时,轻率地予以否定。这样做的后果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反思:讲课教师,他们都属于新手型,可能比较刻板地遵照教学原则、规范和计划来处理问题,缺乏教学灵活性。他们需要了解和明确课堂教学的一系列规则,通过了解教学情境的特征来获得教学经验,从而成功地实现迁移。而且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过程。为更好、更快地成长,教师进行有效反思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思所得。每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课后都要及时反思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②思所失。任何一节课,即便教师的备课再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从而不断走向成功。③思所疑。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些疑问,教师应把学生的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将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另一方面是教师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理解,并非十分透彻,通过课堂教学,把它记录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些问题加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来源:Z_xx_k.Com]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 刘绍学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数学新课标。 人民教育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面课题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参考答案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平面和立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