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17-09-27韩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堂情境实践性服务

韩冉

摘要:“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经验,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合理处理教材,整合教材,生动活泼、创设有趣的数学课堂情境,使数学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数学课变得有趣味、真实、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服务;课堂情境;实践性

G623.5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那么学生的学习必定与一定的生活情境相联系,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一、教师要善于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引导教学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熟悉的事物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善于创造合理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校自主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数学地思考。例如,在学习“比的意义”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入如下生活情境。老师先让学生思考班级中里面男生和女生哪个多?男生和女生分别有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例如男人多)等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播放关于中国人口性别调查的动画视频。例如在视频中会介绍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新生婴儿中,男女人数多少以及它们比为119.2:100;老年的人数以及占社会的比例。最后视频介绍与之带来的后果。真实的数据,会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新的表示形式,会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

二、教师要善于把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相转化

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往往要引入数学语言。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教师带给学生的理解也是有差异的,教师对数学语言生活化的转化往往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与记忆。数学语言原本枯燥乏味,但以为可以形象化赋予其生命。而小学生更多地是需要去引导教育,所以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语言艺术。鉴于此,教师应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如,认识“<”、“>”,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顺口溜学起。比如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直接让学生去区分两个符号是很有难度的,利用结合学生生活场景的顺口溜就可以快乐的理解记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事半功倍。又如把教学长度单位改成“长长短短”,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比大小说成“排排队”等等,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知识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学习数学很有趣。

三、教师要努力营造实践性课堂情境

数学课堂不是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经验、兴趣和爱好、灵感来参与课堂学习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兴趣和爱好以及灵感,创造性地开展特色教学。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认知能力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例如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在一起玩堆积木。在玩游戏的同时让他们不断感知物体是有不同形状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做一些物体分类,然后观察每类物体,最后在黑板上分别画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直观的图形。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然后組织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每一个图形的特点。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了观察分类——形成表象的过程,加深了对不同形状物体的认识。

四、教师要努力营造多样化生活化情境

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个知识点时,教师首先出示大小比较接近的两个两本书(面积分别为9平方分米和8平方分米),让学生观察面积的大小并比较。起初学生的意见发生了不同,同学们就发现仅靠前面学习的观察法已经不了解决当前问题了。这时老师应做出引导:提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做出准确比较吗?”这时学生的思维就被打开了,各种想法层出不穷。有的说:“用尺子量,因为我发现工人叔叔总是拿尺子量来量去的。”有的说:“两本本子放在一起合能比较出大小。”有的说:“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小纸片铺在书的表面,看看可以摆几个。”教师则把握学生回答的闪光点把握时机,把书反过来呈现出画有小方格的一面。在观察法、测量法、重叠法的基础上数格子法应运而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上大家集体开动智慧把生活中的经验一次次的融入数学中,发散了思维,启迪了学生的数学灵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之,数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老师在利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思维,同时又能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逐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将情境引入小学数学课堂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学习特点,在适当的时候将情境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能力,使小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情境实践性服务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
基于口语能力培养的英语教学要点分析
英语课堂情境创设的行与思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