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文本的几种方法

2017-09-27李志荣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花骨朵小鹿玫瑰

李志荣

· 【中图分类号】G633.3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的很经典,不同的人阅读同样的文章感受是不同的,解读的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不过,方法不是唯一的,只要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通读了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后,通过归类,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解读方法:

一、抓题眼

本册教材中有的课文有着共同的特点,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找春天》《北京亮起来了》《画风》《爱迪生救妈妈》。读了这些课题后,我们会产生疑问,究竟是哪个词语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呢?当看到《找春天》这个课题时,我们的脑海中肯定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要找?怎样找?找到了什么?还能找到什么?题目中的“找”这个词一下子激活了我们的思维,脑海中产生了想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解决,引领我们一步步把文本解读好。同样,《北京亮起来了》中的“亮”,《画风》中的“画”,《爱迪生救妈妈》中的“救”,这几个词与“找”一样都是题目的题眼,我们在解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可以紧紧抓住题眼来解读。比如我们在解读《找春天》这一课时,由题眼“找”产生的疑问会促使我们一遍遍地读文本,在反复的读中,我们不仅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自己能获得更真切、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孩子们为什么找春天呢?书中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这里运用“反复”的手法传达出的是春天的到来带给人们,特别是孩子们的那种兴奋、激动、喜悦,因而他们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急切地寻找春天。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寻找春天的急切这样的情感,我们成年人一读文本便会有所感悟。但是仅限于感悟到是不够的,我们的情感体验越深,我们就会越有办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入心入情地阅读,并通过他们的朗读传达出他们的内心体验。

孩子们是怎样找春天的呢?如果我们仅限于学生从文本中找到答案: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这样的认识是浅的,这样的朗读是平淡的。我们应该由这句话抓一个点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脑海中能够浮现出动态的、活动的画面。“仔细地”一词恰恰就是理解、想像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或想像到的说说为什么要仔细地找呢?有的學生可能说:小草刚刚钻出一点点小芽,不仔细看,还看不到呢;有的会说:树木的枝条光秃秃的,仔细看,柳树的枝条上发出了嫩嫩的小芽;还有的会说:春天刚刚来到,如果不仔细找,就会看不到春天的影子……在学生这种感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反复地读第3自然段,学生在读中就会加深自己的认识:这时候的春天不容易找,春天就像害羞的小姑娘不愿让大家看到。但是找春天毕竟是自由的、快乐的事情,因此孩子们乐此不疲,不停地找啊,找啊。虽然找得辛苦,但孩子们仍旧快乐地、不停地,一直找下去。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内心是快乐的,不用老师多讲,他们会很动情地读好这一段。

二、抓重点语句

本册教材中,有的课文可以抓住重点的语句进行教学。如:《小鹿的玫瑰花》。这一课可以抓住鹿弟弟说的两句话:一句是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另一句是你的玫瑰没有白栽!两句话中都有“白栽”一词,这个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是有难度的。我们可以通过举例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如:妈妈刚洗好的衣服掉到地上又弄脏了,这叫白洗。值日生刚整理好的教室又被孩子们弄乱了,这叫白干。通过举例,学生对这两句话中的“白”会有所理解。这时候,抓住鹿弟弟说的“这玫瑰你白栽了”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的前3段,从中弄清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白栽了玫瑰呢?可按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从“小鹿常常去松土、浇水。”想像小鹿种花的样子,感受小鹿的辛苦。2、想像小鹿和弟弟一起数花骨朵的样子。(如:一朵、两朵、三朵,哎,这儿有一朵,那儿还有一朵,小鹿和弟弟跑来跑去地数着。)在这样的场景中,学生会很自然地感受到小鹿和弟弟看到玫瑰长出花骨朵的快乐。3、就在花骨朵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跌伤了脚,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躺在床上会想些什么呢?在学生充分地思考后,可让一个学生说小鹿想到的,一个学生读小鹿能下床后实际看到的,这样轮番几次,想到的和实际看到的截然不同的反差很容易使人产生“花白栽了”的感觉。这时候,对鹿弟弟说的“这玫瑰你白栽了”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鹿弟弟为什么又说“你的玫瑰没有白栽!”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帮助学生理解:1、读出黄莺和微风的快乐,运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2、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谁看到了小鹿家的玫瑰花,他们又会对小鹿说些什么呢?3、情境表演。让这些看到小鹿家玫瑰花的朋友和小鹿对话,并致以感谢。这样学生就比较真切地感受小鹿的内心,他也是快乐的。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自己也是快乐的,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因此,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就迎刃而解了。

三、讲故事

教材中,有的课文故事性很强,学生阅读没有理解上的障碍,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如:《邮票齿孔的故事》《玲玲的画》。这两课都是通过一个故事,使学生从中明白一个道理。《玲玲的画》一课相对更简单一些。爸爸对玲玲最后说的话就是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样的故事学生一读就懂,这样的道理显而易见。《邮票齿孔的故事》内容很简单,道理暗含故事之中,只要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像这样的课文完全可以以读代讲,鼓励学生通过多读把故事讲下来。让学生讲故事,这样做有以下好处:1、能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要想把故事讲下来,那就得反复读书,所以,他们会努力使自己静下心来读书。2、学生在反复的读书及复述故事的过程中,会对课文理解得更深,甚至还会有自己的新发现、新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3、学生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会将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语言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四、放手自学

本册教材中,有的课文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完成。如:《恐龙的灭绝》。这一课采用设问的方式,先是提出问题,然后再做解答。这样的课文,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的能力。面对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把它当做略读课文来教,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在读书中了解恐龙灭绝的种种说法。说法之所以多种多样,那是因为恐龙灭绝的谜团至今没有解开。我们可以借此鼓励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endprint

猜你喜欢

花骨朵小鹿玫瑰
玫瑰飘香
花骨朵儿还是个孩子
玫瑰(外一幅)
迟开的小花
花骨朵笑了
小鹿的玫瑰花
小鹿跳鞍马
春天
挽留
真的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