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游戏,让孩子爱上识字

2017-09-27曹燕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口诀生字识字

曹燕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任务,作者总结自己已有的一点教学经验,参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识字要求,通过描述作者在从教过程中使用到的行之有效的課堂游戏,并从中探讨、发现、总结出一些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希望对未来的低年级识字教学产生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字】识字教学 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22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莫过于识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汉字语言博大精深,蕴涵着许多生活情趣。但在大量的识字过程中,由于识记的枯燥,以及大量的生字堆积在一起,对于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的孩子来说,识记难度很大,字的音、形、义容易混淆。因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愿望,使他们学得主动、轻松、愉快、有效是我们老师需要研究与探讨的。

参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识字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学形式。本文主要从识字教学中所用到的游戏为例,从语文课堂游戏这种教学形式中探讨、发现、总结出一些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一、 游戏进课堂:让孩子爱上课堂

对于小学低年段来说,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系统掌握一个生字的音、形、义,能够将三者统一才算真正认识这个生字。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让学生准确而牢固地识记字的音,形,义,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定识字能力的最佳途径。我在从教过程中尝试采用了对比法、直观法等多种方法,采用了多种课堂游戏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识字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游戏:

(1)不倒翁游戏:将三个生字卡片并排拿在手里,让学生听我读,我读左边的字,学生向左倒,我读右边的字,学生向右倒,我读中间的字,学生就坐正。这个游戏通常用于辨别形近字或者音近字的时候。比如见、背、贝。

(2)找朋友游戏:将生字卡片发给学生,请他们原地起立,再请同等人数的学生上台,每人认读一个生字,比如说:“我找大,我找大,我的朋友在哪里?”持该生字卡片的同学马上走上台走到他身边,举起卡片,边说:“我是大,我是大,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每个人带全班同学读一遍。这个游戏常用于每一课生字的记忆。

(3) 猜字谜游戏:在学习生字时将生字编成字谜让学生猜,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生字字形的记忆。例如厅:小丁进厂。

(4) 带帽子游戏:将声母、韵母、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台选声母和韵母合成本课生字的音节,并贴在该生字的上边,并带领全班一起读。这个游戏主要用于认读生字。

(5)联想游戏:在黑板上写出学过的所有部首,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部首自己可以想到哪些字,先自己写下来,再全班交流,比一比谁想到的字最多最全。这个游戏主要用于复习生字的时候。

(6)对对碰游戏:将独体字写在黑板上,老师问:“大家一起找一找,谁加谁,就是谁?”学生回答:“人加王,就是全。”再带领全班一起说。这个游戏用于学习了合体字之后,也可以用于复习生字。

(7)口诀小达人:在教学生字过程中,让孩子开动脑筋,编个口诀记住它。你可以从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选一个方面来编,几个同学说完后我会让其他同学评一评,你觉得谁的口诀最容易记住这个字我们就采纳他的口诀。一个星期中被采纳口诀最多的同学就是本周的“口诀小达人”。这个游戏可以用来记忆字形因为一般学生编口诀时都比较容易从字形出发来编。

二、 从游戏中探讨识字教学策略

1、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接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适量的课堂游戏其实也是在课堂中创设一个学生利于接受的情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会迷上了"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实施课堂游戏时会加入一些音乐或者是小动画,在做猜字谜游戏时,我会把谜面画成一幅画或者用一首歌曲来呈现,例如“厅”这个字,我给学生呈现了一幅简笔画,一个小人画得像“丁”,前面画了一间房子像一个“厂”,小人向房间跑去。这样通过多采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能够最大幅度地调动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

2、 分段教学,让学生集中精力

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绚丽多姿的游戏、玩耍的世界中踏入校门,他们活泼好动,充满童趣,但生理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持续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只有10-15分钟,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游戏能很好地克服这一弊端(我一般在上课15分钟、25分钟的时候插入游戏)。这样做一方面吸引学生,将他们有些涣散的注意力吸引回课堂,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激发了他们的童趣,让他们的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诱使他们主体参与、自主学习。如果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上过早地压上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不但达不到识字教学的目的,而且会影响今后的学习。

3、联想记忆,让知识连点成面

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还不具备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点知识串联起来,连点成线,连线成面。遗忘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的,所以学生在经过正确识字后,还得进行有序的巩固练习。在我使用的课堂游戏中,例如对对碰游戏和联想游戏,都适用于复习阶段帮助学生回忆巩固自己已学过的汉字,并把这些汉字有序地分类记忆。对对碰游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合体字的结构,联想游戏则有助于学生用偏旁来记忆生字,特别是一年级下学期集中学习部首,用这个游戏可以时不时刺激一下学生,让他们不断巩固学过的知识,这样经常反复的巩固练习之后,学生记忆的就不再是一个一个单独的汉字,而是有系统的一组一组的汉字,学生的这种联想练习也为今后构建更加复杂的知识体系打下基础。endprint

4、 动静结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地参与其中,更加愿意开动脑筋自主思考,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答案,而不是消極地坐等其他人的答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锲合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自主学习的理念。例如在做联想游戏时,要大家写出学过的三点水为部首的字,如果第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了江、河、海三个字,第二个学生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比如他还想到了清、没。这样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会不断发掘新的东西而不是简单重复别人的答案。同时,课堂中的游戏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让学生适时地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也间接训练了他们的协调能力。

三、 出现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性,课堂游戏的方式有利也有弊,在实践中,我主要发现了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上课纪律性出现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学生做完游戏之后,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自主纪律性比较差,放开来玩了之后在短时间内重新端正纪律就成了一大弊端,往往游戏之后学生还会持续兴奋两到三分钟时间,这对课堂教学是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在游戏前先提醒,游戏后采用“比一比,坐好坐好谁最快”或者“我的扫描仪开始扫描”这样的口令,以及课后对最快安静下来重新坐端正的学生发放小贴花的方式,力求在课堂上用最短的时间做到游戏前游戏后一个样。

2、学生有时会忽略知识点的掌握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点化为具象的动作或者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但是我们同时必须看到,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有时会过多地沉溺于游戏中玩乐的部分,而忽略了课堂游戏辅助巩固知识点的初衷。针对这个问题,我通常会在游戏之后再回到知识点作一个简短的集中提炼,把游戏中所巩固的知识点再次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加强学生的记忆,这样经过新授-游戏巩固-知识点提炼这样三个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特别在生字方面有很大改善。

3、 游戏时间不易把握

教材中的拼音、生字巩固练习在游戏中进行,这是传统拼音教学枯燥单一的练习面貌焕然一新,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对游戏练习很感兴趣。但是游戏时时间不好掌握,短了没有练习到位,长了课堂时间不够用,学生的情绪也不好控制。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对于课堂来说,学习才是主要的,游戏只是一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的手段,而不是一个必要环节,因此,在我的课堂中,并不是每一课都会出现游戏,而是看课堂具体情况而言,如果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听得很认真而且课堂时间本身就比较紧凑,那么就没必要再插入一个游戏,因为这样反而会起来打断学生思路的反效果。相反如果课堂气氛有些沉闷了或者学生有些开小差了,那这是我则会插入一个小游戏调节一下气氛,一般用3-4分钟时间进行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课堂。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游戏只是其中的一种,同时我想要说明,课堂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首儿歌、课间操、拍拍手表扬自己等都可以称为课堂游戏,但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这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地探索,并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诀生字识字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斯诗私塾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巧记乘法口诀
识字谜语
三八等于多少
生字变身
口诀法解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