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的误区及指导
2017-09-27华艳波
华艳波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本章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有效的阐述,并指导学生走出误区,真正领会到自主阅读的内涵,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性阅读绽放光彩。
关键词:小学生 自主性阅读 教学误区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整个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确立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让学生自主阅读。”然而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自主阅读的指导,那么如何走出教学误区,促进学生的自主性阅读?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这一问题浅谈以下几点:
一、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存在的误区
1.将阅读布置成一种任务,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往往表现出教师讲得很细,对教材条分缕析,一字一句,点点滴滴,努力做到点滴不漏,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文本的“传声筒”,而学生局限于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很少有自我表达的机会,教师成为表演的主角,而学生只是配角,甚至只是道具而已,是为了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可以称此种教学为任务型教学,在这种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被束缚,不利于自主性的发展。
2.曲解个性化为放任自由,成为单纯的表演课堂
在公开教学课堂中,教师常常是将阅读的权利下放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阅读目标及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新课标的目标也是相符的,但当学生选择了文本以外的与教学毫不相干的内容时,教师也不加以阻止,不加以引导,任由学生的“自主”发挥;在教学中,也给予学生很多读的时间,一味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决不敢多讲半句,也不加以启发,使得公开课上成了表演课。另一种情况是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决不说半个不字,一味加以肯定。即使出现相互矛盾的观点,也都以一句“各有各的道理”一句轻描淡写处之,以为个性化就是放任自由,毫无原则。
3.阅读仅限于课内,不注重课外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材中的阅读作为重点,强调让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课文进行详细的阅读,而对于课外的阅读材料只是泛泛地提出,对于读书的范围、方法、目标等都没有做出相应的指点,有的教师不提倡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甚至有些教师为了不影响学生完成自己布置的作業,而阻止学生阅读课外书。这样,使本应该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受到很大局限,读书少了许多乐趣。
二、出现误区的原因
1.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束缚了教师的思想
传统的教学观念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的教育思想,认为只要学生在教师的灌输下能够考出理想的成绩就算是成功的教学,而且这样的教学要比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更省时、更高效。所以,教参上的参考答案,成为教师重点研究的东西,也成为课堂中必讲的东西,也是学生必须会背的“知识”,因为这是考出好成绩的保证,“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常挂在教师嘴边,这就是说你只要使学生考出好的分数,就是只“逮住老鼠”的好“猫”。这其实就是一种应试主义的教学观,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而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曾长期存在于课堂教学中,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抓住了学生成绩就是抓住了一切。虽然现在大为提倡自主性阅读教学,却也被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的教师认为是一种无实效的教学。
2.在阅读教学中毫无意义地“追潮流”、“赶时髦”
随着新教学理念的提出,读写结合成为教师在教学中提倡的一种方法,时常在阅读教学中安排写话内容,对于文本的形式不去考虑,盲目地让学生进行写一写的练习。同时新教学理念还提倡学科整合,教师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表演、绘画、演唱等,也不管对学生理解文本有没有实际作用,可以用上的都用上,因为这些“流行”、“时髦”,现在自主性阅读教学提出来了,所以就有些教师也迫不及待地赶上去了,不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嘛,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生想怎样说就怎样说,都有道理,决不轻易否定的局面产生了。这种“追潮流”、“赶时髦”的阅读教学表面上看来非常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本质上教师并未根据学生、教材,周围环境的特点设计教学,学生也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三、自主性阅读的指导
1.教师应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教学
自主性阅读需要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并不是让学生进行毫无目的地阅读,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参与到学生整个阅读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主导性的发挥是学生自主阅读的保证。
2.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教学
自主性阅读要求学生要有极大的阅读兴趣,教师在为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有了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阅读才具有内在动力,可以这样说,没有积极主动性,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所以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课内、课外相结合,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阅读不应仅仅限于课内,将学生封闭在课堂内,而是指导学生走出课堂外,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布置不同的阅读任务,努力做到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当然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并不能完全肯定,有的在知识上、价值观上出现错误的教师要适当引导。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感悟阅读内容,利用既有的知识、经验去契合文本,获得本质的启迪和乐趣。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我们所期望的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雪霞.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4(11)
2.朱成友.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