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三语教学在蒙医学专业学生中的应用
2017-09-27娜琴武瑞兵陈阿梅
娜琴 武瑞兵 陈阿梅
【摘要】本文通过对笔者教授几届蒙医学专业学生《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活动的总结,归纳了蒙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总结了如何更好的结合汉语、英语和蒙语三种语言来提高蒙医学专业学生《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化学 ; 蒙古族学生 ;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205-02
内蒙古医科大学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设立蒙医学专业的学校之一,所以内蒙古医科大学成为了蒙古族学生学习蒙医学的集中地。蒙医学专业的学生汉语基础薄弱,上大学之前一直使用蒙古语学习,而进入大学以后蒙医学专业课也用蒙语学习,只有少数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使用汉语,自然要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因而使学生产生一些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生物化学》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它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
如何结合蒙医学专业学生汉语差的特点搞好《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笔者经过近3年对蒙古族学生《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分析归纳起来蒙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时有以下的特点和对策:
一、沟通师生感情,了解学生语言程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更加注意自身的修养,在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种师生感情的建立是教学成功的基础。蒙医专业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一些学生民族情感特别强烈。笔者本身作为蒙古族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首先用蒙语进行问候,讲授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了解学生的汉语及英语基础以及专业文化程度,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到温暖,以实现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沟通和共鸣[1]。
二、用英语和蒙语讲解加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
蒙古族学生来到大学之前一直使用蒙古语,而现在学习汉语当然要出现不适应的现象,造成一些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再者,生物化学的内容多、抽象,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组成,三大代谢和分子生物学等诸多内容,学习难度大。
蒙、汉教学及思维方式存在极大的差异,适合汉族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并不一定适应蒙古族的学生。因为有些繁复的语言陈述一经翻译就变成很简单的话而无法将其意思全部表达出来。另外,笔者虽然是蒙古族但只能用蒙语表达一些普遍用语,蒙语的生物化学专有名词的表达几乎是零,因此在用汉语讲授专业课时出现了学生听不懂的现象。考虑到学习汉语需要大量的记忆和反复的机械练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枯燥感。另外,一部分蒙古族学生认为第二语言并不是非学不可,上大学的目的是学习专业,当感到过于枯燥或遇到困难时就有可能放弃学习。
笔者在课间交流中发现蒙古族学生在高中学习化学和生物时所使用的专业名词大多是英语外来词,发音与英语发音非常相似,所以在讲解专业名词时与他们用英语交流要比使用汉语更容易。蒙语和汉语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各有自己特有的规律。但是蒙、英两种语言有其共同之处,在教学中应适当地配合使用。针对以上情况,笔者采用了用汉、英、蒙三语讲授:先用汉语讲解,再用英文强调专业术语,学生不懂的地方再尽量用蒙语解释。讲授中要求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大意,了解每一章的主要内容,跳跃障碍、捕捉所需要的细节。发现英语和蒙语有相似发音的专业名词时一定用英语讲解,这样有利于对专业的理解。例如各种化学元素用汉语讲学生总是不知所云,如果用英语讲,因为蒙语发音与英语相似,学生就很快能理解讲的是哪种元素。同时确保自身发音的准确性,课前授课教师反复收听英文原文的相关内容,课外注意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英语专有名词的积淀。制做课件时注意选择合适的图片,在用英语口授时借用图片作引导,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并调整教学速度。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用比喻的方法引领学生到宏观世界中寻找微观概念。例如可以用教学道具加蒙语解释来形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用电话线来比喻α-螺旋,用折疊的纸张比喻β-折叠,经过比喻学生对重点的理解便迎刃而解。另外,为了形成学生用汉语思维思考专业问题的习惯并加强学生用汉语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加强了汉语提问的训练。教育心理学【2】告诉我们,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让学生在学习中更积极主动。每当学生答对一个问题或者提出一个好问题时,可以用手势、语言或者微笑予以肯定。这样,学生普遍加大了对生物化学学习的投入力度,教学效果也就好了起来。
三、严格考勤制度加强课堂管理
学生的学习态度密切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最初的授课中笔者发现蒙医专业学生缺课和上课迟到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理论课。课堂上也经常有一些学生不认真听讲,还影响他人听课。因此,为提高出勤率和听课效率,规定出勤率和平时成绩将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规定的实施,使学生上课出勤率大大提高,从制度上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了保证。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课程,需要通过实验来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学生约有30%时间在实验室中度过,所以从事生物化学教学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在实验课时以平等的关系经常与学生交谈,给他们讲述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同时在实验课上多放映生物化学视频,巩固理论所学到的内容。蒙古族学生比较活跃,遇到听不明白的问题时会立即向老师询问,这可以增强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掌握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如果老师发现了大多数学生都感到疑惑的问题时应对全班学生解答这一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大一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强,但非常关注考试成绩,我们在教学中为鞭策他们学习,应经常进行小测验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通过沟通师生情感,为教学活动营造了一种温和、轻松、良好的氛围。
总之,三年来笔者在从事对蒙古族学生生物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提高了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为生物化学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尽了一份薄力。
参考文献
[1]陈阿梅,赵若雷,姜丽萍等.组织学双语教学在蒙古留学生中的应用,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S2
[2]钱何珍.对高校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医学教育探索.2006,5(9),832-8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