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开放式教学法的应用
2017-09-27李静
李静
【摘要】科学课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它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基于此,本文对科学开放式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 ; 开放式教学 ;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197-02
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开放的理念是开放式教学法的基础,然后才是根据教学目标,逐步进行教学资源、时间、作业等的开放,同时在课上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采用单一方式,原则上要通过开放的形式得出成绩。这种全方位的开放式教学,使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体系完全开放,进而创造了开放式教学课堂,构建了良好的科学教学氛围。
一、开放式教学对科学课堂的作用
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相对封闭,教学环境给学生带来很多消极因素,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很大束缚,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用,教学效果非常差,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进而阻碍了科学教学的进步。科学这门学科,有着非常强的实验性,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科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变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就是科学学科研究的对象,本身学科具有开放性,因此,开放式教学法应用到科学教学中及其重要,它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内容,为学生的未来科学发展打好基础。
二、在科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法的应用
1.给学生开放教学空间
科学在教学中,学生无论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实验技术,传统的方式都是在教室内统一授课,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教学课堂,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实际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正好与之相反,有些知识需要有开发的教学空间,才容易被学生理解,例如,植物根系的构成,教学中只靠教师在黑板上去描绘,或者是通过图片来讲解,很多学生就不能深刻的体会到知识的内涵,特别是一些城市居住的学生,更对植物没有具体的概念,这种教学方式肯定不能完全的把植物根系讲解清楚,而且也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把学生带到自然界中,进行实地的观察植物和根系情况,同时把不同的根系实物放在一起来对比。这样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去理解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优于课堂。
2.开放科学教学内容
科学与生活紧密相连,都是生活中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把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且要把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这就能有效发挥开放式课堂的作用,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三年级学习空气的时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生活中的灭火器联系起来;在学习空气污染的时候,教师可以展示一些酸雨想象,以及形成的原因,通过露天石刻的损坏来理解酸雨,以及用酸雨造成土壤降低生产效率的情况促进学生学习。经過这些与生活相关的知识讲解,使学生感受到科学与自己很近,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也愿意积极的参与到研究当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开放科学教学资源
随着教学的改革发展,教师需要主动去挖掘资源,因为,科学教材的资源非常有限,只体现出内容的一部分。所以,科学教师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搜集生活中的资源,把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起来。科学教学的资源一般体现在实验室的各种实验器材上,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并发动他们利用各种生活用品制作适合于教学的简易的实验用具和模型来丰富课堂,让课堂变得更生动,以不断扩大科学教学资源的容量。在校外教学中,可以合理采用校外的相关资源,例如:动植物、试验田、博物馆等。
4.开放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在学习中非常重要,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向,评价方式对应的就是学习目标。我们传统的科学课程评价一般都是以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也就是学生学习知识内容以后,然后开始考试,公平的把试卷的成绩交给学生,而且考试的内容固定,设计的题型比例也固定,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过分的关注成绩,而不是内容的掌握,导致学生的主要经历都放在获取成绩当中,学习中的实验、应用等能力都被忽视,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使学生健康的成长,而且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开放评价方式,主要是把课堂教学考核不局限在一种模式中,可以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实验操作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这样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三、结语
开放式教学改变了传统观念,同时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转变,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学习知识的探索者,而教师的指导作用更明显。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重视学生团队意识、创造精神的培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开放式教学的价值和内涵。综上所述,科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法,既培养了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也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效提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发挥开放式教学法的优势,使科学学科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韩瑜.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1,(03).
[2]刘贤杰.开放教学要把握好开放的度[J].现代教学,2008,(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