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
2017-09-27唐桂贤
唐桂贤
摘要:备课是实施教学的第一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将新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本文从学情分析的意义;以学情为落脚点,精心安排课堂流程;以学情为基础,巧妙预设课堂活动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学情分析的小学数学备课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备课,教材,课堂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4.21
备课是一门艺术,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学生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教与学互动活动,融人教师的经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备课是实施教学的第一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将新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以学生为中心,立足课堂,科学预设数学问题,精心组织数学活动,巧妙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计练习,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构建开放的小学数学课堂,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灵活机智应对课堂突发事件,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学行为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结合具体的学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情分析的意义
学情分析是教学的必要环节,学情分析是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做出调查,调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针对所搜集的调查信息作出分析,调整教学策略,对教学预设进行修改和调整,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教师通过学前学情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通过科学的分析,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动机等信息,便于以学定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策略,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难点,取舍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的基本方向,通过学中学情分析,为教师调整教学活动提供重要依据,教师通过课堂观察、提问,直接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达成情况,即时调节课堂行为,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生成,通过教后的学情分析,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反思,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在于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作出相应的调整,根据学生的即时表现,进行教学行为的调整,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和资源。不同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知识基础,各具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生间的资源共享,合理运用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为教学理论的研究提供素材,把教学理论与学情联系起来,进行多角度、多元化的分析,为教学理论生成提供有益启发。学情分析具有阶段性、顺序性和动态性,学情分析应贯穿于教学的全程,包括课后反思、作业布置与批改,为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二、以学情为落脚点,精心安排课堂流程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在旧知识基础上,重构知识网络。在教学设计前,小学数学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背景的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有针对性地设计富有情趣数学教学活动。其次,备课要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怎样学”,注重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关注学生已具有的思维方式,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再次,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如何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学生实际相符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重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第一,要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入手,小学老师要尽可能的想办法让学生对学习材料充满兴趣。例如在讲《求未知加数》时,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创设“猜扑克牌”的游戏,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对两张扑克牌的数值之和进行猜测,这样设计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第二,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好点拨与引导的作用,为学生排疑解惑,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有难到易的计算过程通过动画向学生演示,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确保探究活动的质量。
(二)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可以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但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并不是事事都要让学生独自去探索,还是要考虑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采取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例如在讲长度的测量时,就完全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学生准备一些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就会被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因此高涨。另外还可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将个人教学、小组教学和全班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团结协作的意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学情为基础,巧妙预设课堂活动
1、精心预设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先进的课程理念,在备课时要认真领会新课标,重新定位教学行为,将新课程理念与数學教学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精心预设数学问题,思考是数学课堂的核心,问题是思考的心脏,充满挑战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例如“有余数除法”中“用竖式求商”的教学,教师设计课堂中心问题 “竖式写法的探究发现及如何使用竖式进行求商”,在大问题下,设置几个小问题:(1)为什么写竖式?(2)如何写竖式?(3)怎样规范的写竖式?(4)为什么这么写?四个小问题,通过这些逐层解决小问题,完成“用竖式求商”的教学,教师用情景引出竖式求商的必要性。然后鼓励学生猜想竖式的写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审视“将除法竖式写成乘法竖式”的不足,再让学生进行合理推想,规范书写和练习。
2、创设真实数学情景
学生是是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备课时尽力使整个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入真实的情景中,利用直观的手段,将数学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激起学习热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依据小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人格,领悟学生情感,寻找种种可能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精心备课,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优化整合教材,关注学生能力形成,引导学生走进奥妙无穷的数学世界。
参考文献:
[1]龚祖华,数学备课的基本原则,陕西教育1996(01)
[2]孙伏龙,营造学生喜爱的数学课堂,小学教学参考2010(30)
[3]秦晓彬,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