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实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2017-09-27王彩琼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教学资源高中历史

王彩琼

摘要:新课改的脚步步步深入,让正在进行历史教育的教育者们深刻的认识到,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因素,已不仅仅是理念和认识相关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学方法、策略、技能上的一些问题。为跟上改革的步伐,达到改革的目标,目前急需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策略方法上进行改进,以提升高中历史课题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关键字:高中历史 教学实践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同大多数教学一样,以往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一直是被教师所推崇的课堂教学内容,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方式一直是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对知识的接受度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不清晰等方面一直未得到教师的关注。一堂课进行下来,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相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逐渐的消退,严重的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该如何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呢?下文将通过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以为历史教育者提供一些实际性的帮助。

一、 对历史教科书实行再开发再利用,为历史教学创造高的立意

传统历史教学设计主要意义上是针对历史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分析,将历史教材的内容进行得倒背如流。新课标改进了这一现象,它要求课程内容的分析需要建立在课标分析的基础之上,将历史教科书作为核心的历史教学资源,其他有关历史的资源为辅助历史教学资源。它包括教学设备、图书、互联網、文物等实际资源,还包括其它一些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运用和开发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合理充分的运用、挖掘教学资源能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更快更有效的实现历史课程的教学指标。因此,无论资源是否充足丰富都应将中国的传统传扬下去,对历史教科书实现再开发再利用,为历史课堂教学创造高的立意,有效的整合并丰富教材的内容,使教材内容更全面。

历史的作用是让学生在价值观上得到陶冶、熏陶,不是简单的讲历史、读历史。例如《辛亥革命》,它的立意是用于突出民主建国的失败,还是歌颂革命推倒帝制的功勋呢?可以去假设一下,若中国当初能稳稳当当的走民主建国之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不是我们现在所见的这样。再来从《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专题中的鸦片战争的教学立意来说,教学设计常将此次事件用以启示学生落后就得挨揍的观念,从逻辑上和道德教育上看是无法解释的,难道落后了就必定会挨揍么?先进了,就必须去打人么?鸦片战争的意义不是一味的教导学生去憎恨西方国家,追究以往的罪过,更应站在世界的角度去反省中国为啥会落于世界潮流之底。

二、 设置自主探讨问题,以让学生明确课程目标

了解并掌握课本知识不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唯一目的,也不是最终的目的。历史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在历史的熏陶下提升学生自身人文素养。在历史求证、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强化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了能让每一个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能实现最终的目标,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中设置自主探讨类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讨进行实践性锻炼,从而明确课程目标,进而向最终目标更近一步。同时,也能为历史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好铺垫。

例如《鸦片战争》,教师可以设置自主探讨类的问题,如“有人认为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你们是怎样认为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及依据,从而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探讨明白鸦片战争这课讲的意义。还可以让学生从虎门大战的图示去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之因,从而明白此课程教学的真正意义。

三、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便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由于历史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很抽象、信息量小且不易于理解,再加上一些事件都关乎到很久以前的年代,地理空间概念也久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生疏感,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也无法通过言语进行解释表述。历史反映的是远古时代的活动,无法在当前的世界显现出来。这大大加深了学生学习历史、理解历史知识点、巩固知识的难度,也阻碍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上讲授知识的进度。因此,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视线,将知识的传授途径扩大,使抽象的历史具体化,无声的历史现象场景有声化,从而突破历史教学的重难点,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如《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课时中的有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讲解时,它涉及到事变发生后,中国局势命运走向的问题。还涉及到事变所造成的影响,不仅是重点而且还是难点。对于这些学生是很难去理解和弄明白的。对此,教师可以截取《西安事变》电影中的重要片段以创造教学场景,它包含张学良和杨虎城通过兵谏将蒋介石扣留,宋美龄和端纳为西安事件的周旋,何应钦带兵围攻西安的场景事件,周恩来赴西安,张学良护蒋介石回南京五个片段。通过直观形象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对学生设问,为啥张学良、杨虎城只对蒋介石扣留?宋美龄、何应钦为什么在西安事变上会处于不同的立场?为什么周恩来要去西安和解?我们从西安事变中得到那些启发?学生通过思结合五个片段去关联、观察、思考、分析、推理,可以锻炼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信息资源辅助教学,从而解决重难点,提升课堂效果。

综上所述,在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运用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还能有效的更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历史教育内容一向是丰富多彩、注重内涵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祖国荣誉感,它对教育者的来说也是一门提升自身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它要求教育者重视历史的学科性、整体性、创新性等。需要师生付出才可以将历史课堂教学顺利的进行下去,历史知识更好的为学生所用,在历史学习探索之路上更多的更快的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振宇. 史学研究成果引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探析[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 杨溪.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3] 程啸. 高中历史鉴赏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教学资源高中历史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THE DRUG WAR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