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冷暴力”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017-09-27胡婧雯孙焕盟
胡婧雯++孙焕盟
摘要:随着体罚为主的显性暴力在校园中逐渐消失,然而以校园“冷暴力”为主的隐蔽的教育手段在校园里日益凸显。本文旨在通过关于对小学校园“冷暴力”定义的具体定位,对其表现形式和主要特点的分析以及其形成原因和危害的解释,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校园“冷暴力”、 教师师德 、构建和谐校园
· 【中图分类号】G620
一、小学校园“冷暴力”的含义
对学生施加精神压力,让学生精神受到伤害,这种现象被社会学家称为“校园冷暴力”。因此,小学校园“冷暴力”是发生在小学校园中,是校园暴力的一种,相对于通常所说的暴力现象而言,不是通过殴打等这种显性的体罚行为来解决教育问题,而是一种对学生稚嫩的心灵产生巨大伤害的“精神惩罚”,具体表现是通过不予理睬、放任、疏远、孤立和漠不关心等行为使学生心灵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伤害,它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伤害性。
二、小学校园“冷暴力”的危害
(一)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被扼杀
一般来说,由于独生子女的出现,孩子在家里受到家长的溺爱,在温室中成长,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所以现在的孩子心理比较脆弱,禁不起一些打击,也不会正确的自我开导,心灵的抗打击力不强;现在社会中,隔代溺爱、单亲家庭等现象,本身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就造成一些影响。所以,小学校园的“冷暴力”行为不但不会调节和修正孩子的心理问题,反而会雪上加霜,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不管教师们的训斥和嘲笑的方法出发点是多么善良,初衷是多么的美好,对孩子的期望是多么的高,但是教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二)师生间的和谐关系被破坏
从教师的角度看,“冷暴力”会使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不是完全真实的,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远远不足,对学生的耐心和爱心不够,使教师没有真正理解“爱”的含义。作为刚刚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学习生活中的小学生,比其他阶段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爱,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重视。如果教师对小学生的情感不够,就会使他们自身感觉到自己被忽视,同时也会感到人情的冷漠。从学生的角度看,校园“冷暴力”会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会产生影响,使学生不敢、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不敢跟教师反映自身的烦恼和困惑,使自己的问题和困扰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
(三)校园活力和创新被影响
人都是具有创造力的,这种创造力应该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而校园“冷暴力”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挫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抑制学生兴趣的发展。同时,也会使教师对这种教育手段产生依赖感,不去探究新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不去更新自己的知识,不去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的教育就會变得毫无生气。学生只会死板地按照教师的方法学习,教师只会死板地按照惯有的方法教学,这样的校园注定会停滞不前,这样的校园毫无生长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教育“冷暴力”阻碍了作为创造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使校园变得没有创造力,因而也是去了活力和发展力,更谈不上教育改革创新的突破,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与国家提出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标大相径庭。
三、小学校园“冷暴力”的形成原因
小学校园“冷暴力”现象的滋生和发展,与当今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升学率和学校教学成果的关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导致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成绩,更加关注学校升学率,把自己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自己教学效果的唯一尺度。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师道尊严,片面的学生观
荀子的“尊师重道,师道尊严”深入每个教师的心。在传统观念的驱使下,教育默认甚至提倡惩罚这一手段。同时,教师们往往放不下架子,不能把学生看成与自己有着同等地位的主体,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教育是树人工程,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但是在人们甚至包括教师的眼里,教师的职业就是一味的传授给学生知识,教师就是位说什么都是正确的人,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只要按教师的指示就能被视为是听话的、爱学习的学生,其他的则被视为不听老师管教的差生。而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 二) 缺乏关爱,片面的师生观
教育是树人的工程,作为教育的主导者,热爱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因此,小学生最初是以教师为参照去认识人性,去认识道德,教师的行为表现越明显,学生受到的影响就越大。但是现在在小学校园里,教师往往把自己当做高高在上的教育者,没有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低位看待,不懂得去关爱学生,动不动就挖苦学生,不去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去研究学生自身的特点,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不懂得去尊重学生。
(三) 教师技能差,片面的教师观
一些教师往往不能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教学的进步,一些想法出于良好的愿望,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在面对复杂变化的教育环境时,不能正确理解小学生的一些独特行为。另一些教师自以为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已经足够教育学生,所以不再与时俱进地学习知识,不再为自己充电,不再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在去深入了解当代孩子思想和观点的变化,总是用一些陈旧的观点去看待那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新兴问题。这就导致教师不能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自己职业的重要性,不能全面理解自己职业的主要目的,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也不能全面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思,没有什么新鲜感,讲来讲去还是那些内容,从而引起职业倦怠。
四、小学校园“冷暴力”的解决对策
教育教学是学校必须履行的义务,教师的态度和方法往往决定着教育的效果。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而不能抛弃学生,宽容学生而不能打击学生,信任学生而不能怀疑学生。只有用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现象,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使教育事业充满活力,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endprint
(一)平等对待,加强道德教育建设
学生和教师一样,在地位和人格上都是独立的。每个学生有着和别人不同的性格、观点和看法,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方式,教师要学会尊重他们的认知,能够换位思考,学會与学生共情,近而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应树立平等的教育观念,不能把教师的意识强加于人,要用正确的方法听取学生好的意见或建议,用发展的眼光看到学生的成长过程,用宽容的态度去包容学生的不成熟。其次,教师身为教育的示范者,要具有师者为人师表的典范作用,正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论证了榜样对个体行为的深刻影响,在学校中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比较深远。
(二)实施仁爱,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说的那样,当人们的生存和安全的需要满足后,就会产生爱和归属的需要。爱,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感,它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入学之前,儿童主要从父母那里获取爱并接受到初步的教育,但是人的进一步发展则更多地需要正规的学校教育来进行。在越来越倡导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爱”的今天,裴氏所认为在学校中教师要替代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觉到被爱,使学生感到自己被关心。因此,用教育中的仁爱去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利于学生“学”和教师“教”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深化技能,更新教师观念
教师所具备的技能不仅包括教学教法的技能,也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更好的吸收宝贵的经验,教师以此可以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时也会探究出创新的教学方式。其次,不断地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传统的师生观念,让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不断地反思,使教师的教育观念跟上时代潮流,这样教师就能够真正的成为研究型教师。再次,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自身的气质也是需要培养的,不仅教师自己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而且学校也要开展各种情感陶冶的活动,使教师的情感和价值观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兰芝.摈除教育冷暴力 构建和谐校园[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6
【2】叶澜等.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闫二茹.浅议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软暴力”[J].教育理论研究,200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