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阅读对话式教学原则
2017-09-27孙吉祥
孙吉祥
摘要: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因此,可以说语文阅读教学就是一种对话教学。在新课标背景下,实施语文阅读对话教学,有助于使学生对语文阅读文本有深刻的理解,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作用,还需要遵循几项原则。本文结合笔者教学体会,总结一些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阅读对话式教学原则,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阅读 对话式教学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非常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师生平等交流是第一原则
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师生互动形式特征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如果问题设计得好,当然也有启发思维的作用。但无论怎样,谈话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面看似乎思维很活跃,其实学生学得并不主动,学生的思维在频繁的问问答答中被一个个琐碎的问题牵着走,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师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这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相悖,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教学上,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先行者,但绝对不是一个统治者,学生有学生的思维,学生有学生的见解,你认为很简单的东西,学生局限于生活阅历,有可能会觉得很难,你认为他们很有可能不会的东西,他们也有可能理解得很好。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要通过对话来了解学生,学生也应该通过对话来了解教师,教与学之间应该是沟通的、互动的,在沟通过程中克服自身的不足,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必须提供思维空间大、淡化答案意识的话题,围绕这些“话题”做到以下几点:(1)营造对话氛围——使对话在民主、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2)组织对话过程——使对话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3)调控对话方向——使对话始终围绕当前的话题进行。(4)保证对话的省时和有效——使对话过程成为有效率的师生互动过程。
二、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是第二原则
语文课堂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熔炉,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创新能力及语文综合素质都会在对话教学中得到锻炼。对话教学结构庞大、规模宏伟是脉脉相通的立交桥,听说读写是它的主动脉,通过不断的对话题的听读输入和不断地说写输出加速血液循环,将语文知识的各个层面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幅错落相连、畅通无阻的知识交通网。对话课堂更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生物链”,教师只有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和协调发展,才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对话教学系统。
三、构建好对话平台,在适时设计较好的话题是第三原则
课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研读文本,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设计好对话的话题是以文本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形成学生个性化的感受体验的关键。如《五柳先生传》体现的是陶渊明追求独善其身、旷达率真的人格魅力的文章,我们在设计话题时要注重人物身上生命意识探索的挖掘,这就注重了生命意识体验。话题要有层次性和联系性,要让思考者、探索者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感。此外,对话教学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教师、学生和话题。话题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桥梁,如果停留于文字表面的热闹,只能使课堂对话流于形成。从对话的三要素(听者、说者、话题)看,话题是对话交流的核心。因此,话题设置的科学与否、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兴趣与到对话中来。教师不但要设计比较好的话题,还需要在适当处设计比较好的话题。为此,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在文章的矛盾处设置话题。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貌似矛盾,实则统一。因此,可抓住教材中貌似矛盾的地方,设置话题。(2)在文章的留白处设置话题。留白,是作者有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它能够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作品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因此,可在文章“留白”处设置话题。(3)紧扣文本的重点、难点设置话题。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目标计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必须重点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和学生在理解感受上存在困难的问题。此外,在课程实施中,应当给予更多的时间,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对话内容,将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入、也更有广度。
四、创设开放适宜的话题是对话教学的第四原则
开放的话題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升华起来,与文本、同学进行对话,既能激活原有的课文信息和意义,又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对话、探求之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而话题太细就缺少包容性,不利于话题展开,不能促进整个对话过程的灵度、深度。而话题太难则不能使文本和读者之间实现真正的交流碰撞,更谈不上平等的对话。因此,在设计话题时要考虑读者的水平。
总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师要求极高,要想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做到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合理灵活地运用各种课程资源,准确规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思维,全方位地改革“教与学”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努力使学校教育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姜永贞.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刍议[J].现代教育,2013(Z3).
2.黄红丹.试谈阅读中对话教学的开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35).
3.陈锐.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对话阅读教学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
4.黄福艳.关于语文对话教学的再思考[J].语文建设,2010(04).
5.武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引导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S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