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及实施意见

2017-09-27王玉堂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观传统教学新课标

王玉堂

【摘要】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也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物理课程也相应进行了改革,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教材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实施教学方案呢?

【关键词】新课标 ; 高中物理 ; 師生观 ; 教学观 ; 传统教学 ; 教学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186-01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也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物理课程也相应进行了改革,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教材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呢?

一、高中新课改物理教材分类更加合理

改革后的教材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选修和必修又分模块,每一模块设计者都有不同的编写理念和要求,适合于不同授课对象。考虑到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按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去编排教材,降低了物理学知识的难度,使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物理知识衔接更加自然。从而为学生学习后面章节的知识奠定了基础,树立了信心,这样更加合理化。

二、新课改物理教材第二个变化是与当今科技和国际教育接轨

国际化、信息化的元素非常明显,教材里面列举了许多的网站供教师和学生查询相关的物理学知识。数字化资源的利用大大扩展了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能学到更加丰富的物理学知识。

三、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物理联系实际 每章都有精彩的导入,旨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身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融进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注意从身边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注重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兴趣与能力。

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教材继承了我国物理教材的优势,强调教材的科学性、严谨性。注重教材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循序渐进。注重内容表述言简意赅、条理分明、深入浅出。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

五、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体现于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从整体结构上为学生的自主发展留下了空间,非常注重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有趣的小实验。这不仅让学生们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让他们经历一些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手段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实施新课改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1)树立新的师生观

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是一个发展过程中的人。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过程被理解为一个有指导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处于一种相对的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新课程倡导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其身心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了解并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以平等的心态去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在新课程下要求老师主动积极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从教书匠转变为学习者、探索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教师应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情境。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过程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和学习需求与学生共同承担学习的责任,切实提高探究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促进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

(2)树立新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地位,师教学生学,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只能被动的倾听。因此,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较少参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有思维、有思想的独立的人,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指导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和补充。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交流、思考、对话,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

(3)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旧的教学方式以老师教为主学生机械的接受,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而新课程要求以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探究为主,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必须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在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过程的体验

教师应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积极思考学生可能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具体体验,这对新概念的形成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将起到重要作用。

②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情境

只有创建了唤起学生积极性的教学环境,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才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调动他们进一步研究的积性。

③实现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实施探究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立探究的目标,根据目标和内容来设计探究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脱离具体的学习背景去获得探究能力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探究过程的经历与科学结果的获得是同样重要的。

④促进学生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首先要让学生能够互相倾听,明白别人对问题的不同解释,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其次,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让学生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促进反思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合作与交流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完成个人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观传统教学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诗心语文的“田园嬉乐”教学观
探析高中语文“实用说”教学观对学生的濡润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