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7-09-27王巍
王巍
[摘要]: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处于基础阶段的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如何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在探索的课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5分钟要效率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但课堂教学不再是死气沉沉的了,本文通过活化教材、活化导入、活化课堂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力求引导学生在课堂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导入课堂设计
【分类号】G623.2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说其复杂,是因为学生有个体的差异性,有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照顾个体差异性,调动学生能动性上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处于基础起步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则更是一门艺术。
语文课堂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博大丰赡。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本教案,一根粉笔。教师条理清晰地讲给学生听,学生认真工整地记着笔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压抑的被动学习状态。教师教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学生记忆用得多,思维用得少。这种被动与压抑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高分低能,语文课堂耗时多,效率低。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呢?如何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设计富有趣味性、实用性的语文情景活动。因此,教师要活化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力求拉近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模拟真实的生活,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第一,活化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我们不是去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教。世界的文化博大精深,语文的教材中自然也汇集了很多的中外名家名篇,可读性很强,具有很高的语言魅力及教育意义。但是,孩子太小,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加上又有一些文章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产物,与我们周围的生活不符,学生很难理解。这时,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要灵活运用教材,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文人墨客笔下的辉煌。
首先,要以不同的视角解读教材。课文是作者笔下的人生,教师只有站在作者的角度才能更好地诠释文章的中心思想;但教师不能盲从,同时,他也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借助自身的文化底蕴、人生阅历、生活经验,用独特的眼光把蕴藏在教材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挖掘出来;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孩子,孩子们喜欢童话,喜欢幻想,教师就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将教材趣化、活化,用浅显的、富有童趣的语言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来,贴近孩子的生活,让学生易于接受,学得快乐。
其次,利用课文的插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文插图不是文字性材料,因此在教学中常常被忽视。但插图确是编者的精心安排,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利用插图,让学生观察,描述,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第二,活化导入。一堂语文课要想取得成功,导入十分关键。教师可以利用精心设计的导入引爆学生的兴奋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求知欲,从而自然地进入教师设定的教学情境中来。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兴趣一旦被点燃,学生就会主动跟着教师探索知识的奥秘。导入要因材而异,因生而异。小学语文课本丰富多彩,各年级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导入没有固定模式,要因地制宜。比如,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玩心很大,还没有形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导入时应更多地运用游戏导入、简笔画导入等等;三四年级的孩子,求知欲慢慢增强,所以在导入时应多使用悬念导入、图片导入等;高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想法,在课文导入时应多设置与他们生活情景有关的生活情景导入,让他们在情景中学习表演、学会对话。
第三、活化课堂。课堂是教学的前沿,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喜欢课堂,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创设民主课堂,营造和谐气氛。
课堂上,教师应转换观念,不要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一位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一起操作、学习、完成任务。教师要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全情投入。一堂课就像一幕舞台剧,教师不仅是演员,更是导演,要多方面引导演员们入戏。陶行知说:“教师是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的确,教师要有长辈的慈爱,朋友的知心,让学生们感受和谐的气氛,感受合作的快乐。
其次,激发学生兴趣,唤起思考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对所讲的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调动所有的感官,高度集中于课堂。而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高效成功的课堂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课堂。教师要不断的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设置的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太难,正如一位教育专家说,问题设置得需跳一跳,够得著。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口、动手又动脑,全心参与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实践。思考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教师。每堂课后教师也应思考,哪些方面还有不足,哪些地方还有提升的空间。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发展,有希望的课堂,才是朝气蓬勃的课堂。
最后,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现在的学生获得知识的媒介很多,电脑、手机、Ipad,因此,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了。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收获知识。脱离了生活情境的语文课堂,就成了任务和学科。课堂时而是一个温馨的家,时而是一个欢快的游乐场,时而是……。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带着孩子们在玩中获得了知识,在体验中增长了见识。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参考文献】:
1.师立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索与研究 期刊论文学周刊B版2012(12)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