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高中物理的分层次教学

2017-09-27朱呈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辅导分层

朱呈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80-01

我校是一所1999成立的普通高中,办学时间不长,学校的生源基本上是中考的线(一中线)下生(有极少数线上生),学生进校时的人平均分一般比高一档次学校低30分左右,并呈现明显的层次性。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用同一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必然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相适应,使一部分学生达标过易,另一部分学生难以达标,难以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而物理现象和应用物理规律存在于生活中,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因此物理的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和掌握物理规律,以便适應未来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认识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时候,很难使每一个学生满意,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更大的收获,同时“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承认学生的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分层现象促使我们努力探索一种能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着眼于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分层次教学。

一、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1.符合人的个别差异

一方面,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95%的学生能够掌握我们所教授的事物。分层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克服教学中的“一刀切”,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孔子教人,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思想,要求教师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具体差异,在教学中赋予不同的要求,达到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

3.分层次教学符合教育最优化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要求、不同教法和提供不同的教学辅导材料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目标导向下主动学习,达到成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较快发展,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4.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更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需要自主的学习,是自己主动的接受知识,而不需要教师强求一致的填鸭式教学。分层次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辅导下愉快的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加上教师鼓励竞争,并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更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

1.学生分层

将全班同学按基础、能力的差异,分为A(好)B(中)C(差)三个隐性层次,各层次设小组长一名。当然本着不伤害同学们的自尊心,尊重学生得人格,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的原则,我们实行隐性、动态分层。所谓隐性,即分层结果只有教师知道,不向班级公布;所谓动态,即据某同学的努力程度,将其所在的层次发生相应调整。

2.教学目标分层

A层: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并能归纳总结,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上进步明显。B层:使学生掌握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能正确在现所学内容,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善于思考,成绩较好。C层:使学生基本掌握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课后及时复习,遇到疑难,及时询问,让其学有所获。

3.分层次教学基本模式

我们设计的下列教学基本模式:

分层施教→分层练习→个别辅导→评价分层

以上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型,不同内容和不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指导学生学习。

4.分层施教

(1)精心备课设计分层教案。教师备课,立足“双基”,低起点教学,按照大纲和教材体系,分ABC三个层次,分步到位。

(2)授课过程中,要及时地有层次地引导提问,恰倒好处,恰如其分地提问会有画龙点睛之效。回忆复习学过的内容,以及简单基础性知识可由C层次回答,使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难度大的问题可由中等生来回答。而向综合运用题、能力训练题先由B层次学生回答,再由A层次学生评价,或先由A层次学生回答,再由B层次学生评价,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指出成功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3)有层次地布置作业。适当的训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使每个同学都有够一够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作业的布置不能统一标准,对于差层(C层),让他们在复习,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作些巩固双基的练习,如课本后的全部习题,切实过好书本关。对于中等生(B层),不仅要过好书本关,还要求他们做些选作练习,如《课时作业》上的A卷中的部分习题。对于优等生(A层),在强化双基的同时,要注重知识面的拓宽能力的培养,适当补充些技巧性试题,如《课时作业》上的B卷中的部分习题。这样就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4)分层辅导。C层的学生,根据致差的原因,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晚自修时间,帮助他们克服,清除学习上的障碍,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层学生的辅导,则是针对他们学习上的疑难点,予以启发点拨,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A层学生的悟性较高,对于他们的辅导,主要是以“谈心讨论式”来培养他们的学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5)分合结合,分层考核。考核是检验教学成功的一种手段,教学中按照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适时组织考核。而对C层次学生的考核又是我们考核的重点对象,考核的形式多样,或以抽样提问式,或以笔试式,或以动手实验式,或以交谈式考核,考核的内容以双基为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新的分层,B层学生的考核则以基础和中等难度试题为主。A层学生的考核,不仅注重基础,更侧重能力,这样进行考核,体现个性,更能保护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他们找到各自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而期中(终)又让所有学生参加统一考试,当然,命题时应注意到试题的梯度,成绩的正态分布性,既体现“双基”,又有“拔高”,既体现个性,又能进行统一的教学质量分析,对所有学生都有促进和鼓舞作用。

(6)开展第二课堂。根据教师引导及自愿的原则,组织物理板报小组、物理竞赛辅导小组、物理制作小组及环保调查小组等,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相信学生,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实践,不怕失败,加强引导,自我总结,区别对待,体现分层。endprint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辅导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