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9-27付耕南于薇
付耕南+于薇
摘要:高等中医药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高等中医药教学体系已经基本完善,也培养了大批了高级人才。但是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变化,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医药科学逐渐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也面临着新形势,出现一些新问题,在这种新环境下,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我国现行的中医药课程体系还沿袭着上世纪50年代的教育框架,体现出强调专业性、系统性的特点,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教学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中医药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
一、我国高等中医药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我国高等中医药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程体系安排不科学。中医基础理论安排有大量重复之处,没有明确的学科界限;课程体系安排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相符;课程设计不合理,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能动怀。其次,课程内容陈旧。比如5年制本科中医专业课程,多年以来其课程设置始终包括四个模式,即中医基础学、经典原著选读、医史各家学说课、中医临床课程等,虽然这些课程涵盖内容丰富,包括了基本概念、技能及基础理论,但是却存在诸多重复,内容也过于陈旧。最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由于各模块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特别是基础理论与临床没有做到互相渗透,导致中医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应用相脱节,影响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因此,中医药教育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等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的策略
(一)遵循中医规律
一方面,要正本清源,遵循中医药学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改革。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現代多学科知识与中医中药的融合越来越普遍,中医中药教育要汲取现代多科知识为已所用,不断完善中医中药知识体系。当然,融合西医知识要明确主从关系,遵循“以中为主、西为中用”的原则,要以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方式为主,掌握扎实的中医理论及技能,再掌握其它西医知识,为中医发展所用。另一方面,要遵循中医理论体系。中医学是一门独有的医学类应用学科,正是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学生何种专业,都必须遵循其专业知识的发展规律,学科的专业知识是内容,教学方式是形式,而在教学过程中,内容决定形式;且中医药学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故针对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充分尊重中医学的特殊规律,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提高学生应用中医理论治疗疾病的能力。
(二)不断延伸学生的发展空间
建立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使得中医药教学体系体现出多途径、立体化的特点,使得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教育改革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性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因此老师要有意识的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在医学教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其个性的发展。
(三)提高中医药专业教师的素质
“致天下之治在于人才,成天下之才在于教化,行教化之业在于教师”,可以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老师的素质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要促进中医药课程体系的改革,就必须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首先老师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要掌握学习方法,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其次,老师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及专业能力,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厚积薄发,通地自身的知识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最后,老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能力。信息社会中,知识信息日新月异,老师仅仅掌握传统的基本技能远远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老师要不断学习,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并提升自己检索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医学模式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认真研究未来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创新并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涂雪峰.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4(11):38-40.
[2]李荣群,曹灵勇,方针.创新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医研究,2015,24(8):1-2.
[3]张淑芬,朱峰.树立和谐教育理念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41-143.
[4]帅惟,李桂荣.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2015,23(4):377-3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