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东方插花与中国古典园林共性美

2017-09-27师春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审美

师春丽

摘要:东方插花与中国古典园林同根同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富有诗情画意,融情于景。它们造型手法相通,是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有机结合。本文通过它们共同的审美追求上来从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分析。

关键词:东方插花;中国古典园林;审美

中图分类号:TU986.1

东方插花采用师法自然并高于自然的手法,利用自然花材的姿、质来体现作品的美,注重花朵及茎、叶的个体美来达到作品的自然韵致, 注重线条,在色彩上注重疏淡雅致,并且注重作品的诗画意境,主要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日本花艺由中国传入)。中国古典园林以满足居住与游赏等多重需要为目的,将人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相结合 ,是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内涵,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东方插花与中国古典园林都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只是它们造型的对象不同,造型的空间尺度不同,它们都属于集多门艺术的一种综合性创作艺术,同样它们也都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东方插花与中国古典园林具有一些共同的审美追求。

一、 东方插花与中国古典园林都追求自然美

“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这既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点,也是东方插花艺术在总体艺术特色和评价标准的理论依据。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也是中国插花的最高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插花艺术家毕生追求的理想目标。东方插花,或浑厚而沉雄,或温馨而细腻,或热烈而含蓄,或平凡而出新奇,这些无不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启迪,是人工美与自然美的有机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创造的来源是中国人内心深处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原始观念和宇宙意识,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自然和人是不可分割的,这种思想反映在园林建造中则是以崇尚自然为主旨和目标的造园理念,从整体倾向上看, 总是尽量地亲近大自然和融入大自然, 避免生硬的人工斧凿的痕迹而追求浑然天成的美。

不论东方插花还是中国古典园林都崇尚自然,善于从自然中吸取艺术精华,但决非简单地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 、抽象和概括,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 ,是自然美的内在秩序的再现 。

二、 东方插花与中国古典园林都体现了形式美

东方插花与中国古典园林都是空间艺术,都可以进行视觉、嗅觉、甚至是触觉的感受,但还是以视觉欣赏为主。东方插花与中国古典园林美则是通过形式美来体现的,而形式美又是由它们的布局构图造型来表现。中国古典园林在整体布局时一般采用自然的、没有整体中轴线的、不对称式的布局形式,给人以真山实水的空间感。江南的私家园林是一种彻底的自然式布局,山环水绕,“景到随机”,极具自然之致。虽皇家园林为了表现皇权至尊、肃穆氛围,在园林的局部采取中轴对称方法布局,但园林从整体来看仍然是自然布局。如颐和园仍是北山南水、山水相依的园林构架。相通的是东方插花在造型上不求规则化,在情势上任由发挥,已达明示主题为度,外形轮廓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虽然有直立式、倾斜式、平展式、下垂式等4类基本构圖形式,但并没有严格的不变格式,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折各得自然之妙形成变化万千的不对称图形,外形轮廓不拘泥一定的形式。在东方插花中,多采用不对称、不均衡的构图形式,这是因为在自然界或生活中,人们的视觉习惯感到不对称、不均衡的事物具有动态的趋势,显得生动,活泼有生机。而对称、平衡的事物虽有稳重的静态美,但在某种场合显得四平八稳,过于呆板。中国古典园林及插花在具体形式上可以是“有法无式”或“一法多式”,虽然它们在布局和构图上都采用的是不规则式,但它们也同时遵循着一定的原则,通过这些原则和方法体现着它们于视觉上所期待的形式美。

三、 东方插花与中国古典园林都追求意境美

意境美就是情、理、形、神、韵的统一。东方插花将花材视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个体,因此花材不仅仅是插花表现形式美的主要物质基础,而且更是表现意境美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中国传统的文人插花,喜欢将花材“人格化”甚至“神化”,利用多种传统花材的象征寓意,寄托情思,抒发情怀,创造意境。东方插花的创作和欣赏也往往将意境是否深遂作为判别作品优劣的主要依据之一,是以富有诗情画意的作品为上品的,能够传达出无限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使人们在欣赏了作品外在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并得到视觉的美感享受之后,进而步入美妙的意境之中,从而产生“文己尽而意无穷”,“神似胜形似,无声胜有声”的感叹。所以中国插花讲究含蓄,认为“藏之愈深,其境愈大”,会加强与加深意境的感染力。

中国古典园林很早就重视神似与韵味,追求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展现出一种朦胧、含蓄的美,追求一种意境,最终达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园林中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它常常用诗词、典故和楹联表达意境 。园林内的匾额、楹联、诗文、碑刻、书画、题记不仅是一种烘托园景主体的装饰,同时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运用于意境鉴赏的指引,记述抒情喻志、命名点题,对园林景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比较恰当地表现出造园家及园主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例如,拙政园中有一处临水建筑称为“与谁同坐轩”就是取自宋代苏东坡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体现古代文人清高不群、壶中天地的人生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主张情景交融的审美理想。 比德思想也渗透入意境。

[1]赵爱华. 画境与园景——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关系之探讨[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2008:1-43

[2]王志东,陈佳瀛,陈艳华. 论张莲芳大师传统插花艺术风格特点[J]. 园艺与种苗, 2012(3):8-12

[3]朱迎迎.中外插花艺术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1-64

[4]刘 玲.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艺术性[J]电影评价,2013.02(37):90-95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园林审美
现代园林设计思想于《园冶》中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