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欣赏与中专学生的美学教育

2017-09-27刘晨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欣赏体验美学

刘晨涛

【摘要】在倾听一首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耳朵,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用自已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结论,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产生心理影响,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远离此时此景,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意境,能够与表现的内容呼吸、共融。

【关键词】美学 音乐 欣赏 感情 体验

【中图分类号】B83

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从人类进化史的观点看,自从人猿相区别,人类的审美实践就开始了,在这种实践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发展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并反过来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无限丰富和发展,审美意识逐渐远离物质性而归于精神,纯粹审美意义上的世界美的艺术的创造得以生机勃发并多彩多姿的产生和发展起来,人们获得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也由此而提出了许多充满智慧的美学命题,美学学科的产生一般以为,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嘉通于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第一卷为标志,尽管这一专注本身尚未形成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规范化的完整内容,其观点也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甚至明显错讹之处,但美学这一名称的提出,则显示了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开始形成。

有人会说,这些中专学生,从来没有认真学习音乐、听过音乐,有些是没有这样的环境,生活中从来不接触,那就请看看这段文字:“他的使命就是音乐,他一天能在天空中飞冲上千里,在清晨和夜晚的空气中嘁嘁喳喳,欢快的啼鸣着,……就好像是被他刺激与快乐的心灵感染了一样,他是与人类最相近的会歌唱的精灵,她的东西本身就如同音乐一样动听,歌唱是他的生命,他唱着歌儿,飞跃村落的屋顶,好像在指导人类怎样向自己的心灵也像天堂,造物主竟然发这样响亮的嗓音,安置在这样娇小的身躯里,这真神奇,几乎是奇迹”。选自《英格兰黄莺》,作者伊莱特·柏里特,生于康涅狄格州的新不列颠,他的父亲是一位鞋匠,小时候他只在当地的学校接受非常有限的教育,1827年作了一名铁匠学徒,在学徒期间,他努力自学,你用打铁的空闲自学,终于成为了语言学家,作家和数学家,他的一篇日记往往是这样:“6月19日星期二,六十行希伯来文,三十行丹麦文,十行波西米亚文,九行波兰文,十五个恒星名称,十小时打铁。”他在这行做了很多年,每天工作十至十二个小时,但使劲在这段时期掌握了好几种当地语言,他做过翻译,作品出版在世界各地的大刊物,他从鸟儿的歌唱中获得快乐,从枯燥的生活中寻找美,我们的学生怎么就不能在音乐熏陶中得到启迪呢?

黑格尔提到:那种简单的通常的辩证法就是依靠坚持“有”与“无”的对立。证明世界或某物都不能有开端的方式如下:无论有某物还是没有萌物都不能有开端,因为如有,他便不是开端,假使世界或某物,拥有开端那么他就须于无中开始。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发生共鸣的过程。对于普通的听众,尤其是对于音乐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

一、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超越其它一切艺术”。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己代言,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发声,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引自《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第 26 页)。首先,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在倾听一首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耳朵,得到的声响印象,直接与人的联想相撞击,用自已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结论,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产生心理影响,还会产生时空的穿越,使欣赏者忘记此时此景,飞到音乐中所表现出的意境中,能够与表现的内容呼吸、共融。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情感也随之加重。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我们看电影《完美风暴》,倾听大气磅礴的音乐,感受主人公一往无前的精神,我们借着月光,听林海的作品《秋月夜》,如歌的琵琶声声沁入心底,音乐舒缓清澈,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振振有词,音乐在心头静静地流淌,缓解了学习的压力和烦恼。

对于音乐欣赏者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等方面,却不能投入感情,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未见其心、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情感与音乐作品要表现的情绪基本合拍,音乐欣赏才有意义。

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中的情绪,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这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感情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多数中专学生由于自身原因,还有家庭及社会的影响,通常会产生很多不良的情绪,罗·普顿这样说:“如果世界上有地狱的话,那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情绪是影响我们生活夺去我们快乐无情的杀手,任何快乐都因为坏情绪的出现而化为乌有,快乐生活,是一天不快乐生活也是一天,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快乐的生活呢!无论到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让坏情绪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克服它任何人都会变得更加快乐,罗曼罗兰说人生所有的快乐是创造的快乐,让音乐带着我们去寻找他,开始行动吧。

① 布克( P.C.Buck ):《音乐家心理学》

② 我国现代著名音乐家、作家青主《乐话》

黑格尔《逻辑学》

《麦加菲美国学生美德读本》威廉·H·麦加菲endprint

猜你喜欢

欣赏体验美学
印花派对
纯白美学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