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
2017-09-27王冰
王冰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语文中的德育渗透问题,有利于教书育人。
关 键 词: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其必要性
应当承认,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然而人的精神生活却日趋贫乏,人生方向逐渐迷离。急剧的社会变迁同样也使中学生面临的外部世界变得日益复杂。多元文化的冲击,给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阶层的分化、家庭的不断瓦解、下岗人员的增多,使得处境不利的学生增加;再加上升学、就业的压力和沉重的课业负担等等,使得中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危机事件也越来越多。应该说现代学生的价值取向有时会出现倾斜,在某些方面有道德滑坡的倾向。因而,作为教育者,有必要担起重新构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任。
二、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其重要性
学生是一个时代的灵魂,是祖国命运的探索者。青年一代的成与败,不仅影响到社会风气,也将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前途,所以青年的培养和教育问题就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这三者中,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居于首要地位。利用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根本方向要求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做到“传道”于“授业”之中,这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职责。在各学科中,语文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够使德育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即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在语文教学中特别重视加强德育的重要意义。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德育渗透予以特殊关注,并在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中进行德育渗透实践。
三、通过加强现实性阅读形成反思性评述的实验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其对人文素养的要求正与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要求相契合。语文课程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广的影响。其中通过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加强有关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阅读内容,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实世界密切相连,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萨特曾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说明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进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以写作传达社会信息,进行有创意、个性化的自由评述,使思想条理化,使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并进一步发展思想。从而在语文教育中,力求“文道统一”,在更宽泛的现实意义上,实现文道结合。并通过加强现实性阅读形成反思性评述的实践研究,使学生能够在面临变得日益复杂的外部世界和急剧变迁的社会时,学会调控情绪,更好地适应各种社会角色,并坦然接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形成健康、乐观、负责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能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从中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
1.读讲中渗透。以情激情: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意性。文学作品中往往凝结着作者的思想,表现其对生命的探求,传达出他们对人生百态的思索,凝聚成人类情感的各个方面。教师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会深刻地触动学生,双方在思想感情上达成共识。
形象分析:语文学科具有积极的思想性。这种思想性是内化在文章的具体情节、人物、事件中的。选取的方式发泄,造成成绩严重滑坡,家长老师非常着急。
我多次与她交流,谈心、家访,关心她的生活,解决她的困难,帮助她处理与同学的关系,甚至还动员班上其他学生和她交朋友。是的,爱心可以驱走乌云,驱散冷漠。她终于被我的良苦用心感动了,渐渐地,冷若冰霜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成绩也逐渐提高,走出了家庭的阴影,走向了阳光地带。
“关心别人,快乐自己”是我班学生自己提出的座右铭,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动别人。我相信,这爱心的接力棒一定会长久的传下去。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
三、正确看待“学困生”
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发展中的人,是未定型的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这些响当当的语言,时刻都在提醒着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我们的付出是否体现了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尊重与关爱:是否有助于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任何一个班级群体之中都有弱势的成员之一“学困生”,他们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各方面的发展上和其他同学有差距,往往容易成为被取笑的对象、置于被遗弃的角落,极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理应得到他人更多的关爱。所以,班主任老师更应当给予他们格外的关注和爱心,帮助学困生甩掉自卑的包袱,追求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达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使之能有勇气、有信心、能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学习,面对周围的每个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
除此之外,教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品德的形成。未成年人天性爱模仿,作为教师,与其空洞的说教,不如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去年年末,我们学校有一学生患了白血病,学校发动学生捐款。在捐款动员会上,全校教师纷纷带头捐献。教师的身教激发了学生的爱心,个别本来不打算捐款的学生,在教师的榜样和对同学的爱心的双重感召下,都克服了各自的困难,纷纷加入到了捐献的行列,结果是学生人人参加,所捐金额大大超过了当初的预想。教师的垂范,收到了潜移默化之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许多学生在品行、学习、个性心理锻炼中,时冷时熱,一次或几次考试的失败,就灰心意冷,有的学生昨天才受教育,今又犯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班主任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些爱心,不歧视、不嘲弄,正确引导,允许学生犯错误,让他们在失败中崛起,在曲折中走向成熟。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情感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道路上,我愿做一棵小树,任凭风吹雨打,哪怕千锤百炼,我将始终以真诚与耐心去呵护我的每一片叶子,让每一片叶子焕发青春的光彩;在漫长的路途中,沐浴在爱中的我,会用爱心向人间播洒爱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结出美丽的果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