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09-27燕红杜霞于晓晶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能力教学

燕红 杜霞 于晓晶

摘要:本文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通过改革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完善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从事科研工作,加强校企合作以及改进现有评价体系等相应措施以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核心,加快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使之成为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近年来,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国内各高等院校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创新教育研究和改革实践,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高效模式,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但是,目前的总体效果还不理想,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授课内容狭隘,授课方式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设计能力有限;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甚合理等。因此,本文以创新教育为核心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以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和能力。

1.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融入创新意识

在专业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建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通过在课堂上设置一个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查找文献资料的资源或提供给学生实验的场所和方法,让学生能应用相关基础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实验方法,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做到主动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自己的潜能,切实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2. 改革和丰富现有专业课教学内容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首先利用足够的课时讲授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保证学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考虑到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授课过程中还要适当地介绍专业课程的新发展、新知识,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及其发展方向;另外,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也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当地进行调整,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最后,授课内容的调整还应以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添加在生产实践中广为使用、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新内容。授课内容的调整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使之对将长期在生产实践中工作的学生有所益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结构,鼓励和促进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促使学生在多学科的交叉中博采众长,捕捉更多的创新机遇。许多学科都正在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该课程与现代科技和高新技术是相互渗透与融合、共同发展并进的,激发学生学习该专业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的热情和兴趣。

3. 与时俱进改革专业课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利用现代化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仅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又会出现信息量大、讲课速度快、学生无法记笔记及理解受限等缺点。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和创新。

4.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将实践教学与生产、科研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习、实验课程的内容除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内容外,还应尽量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适用性非常强而且具有紧迫感。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参与完成生产任务。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练出过硬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力。另外,同样要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参与科研,参加该领域的开放和创新实验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完成相关的科研项目,使学生接触到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并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文献、翻译资料、处理数据及写出论文式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极大地强化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探索能力,更能教导学生学会基本的科学方法。

5. 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阶段,鼓励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单位联合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负责制,加大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力度。论文题目采取双向选择。论文题目以实际课题、实际应用为主,尽量避免虚拟课题。同时,毕业设计开始后由学生自己亲自去查找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并要求学生写出文献综述。在毕业设计中可将整个课题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指导教师都可以指出完成的思路和方法,并最后检查完成情况。在设计中的每一个阶段学生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指导教师引导指出设计的方向和思路,一定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在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師都要严格把关。通过做毕业论文,提高学生文献查阅和文献综述能力,加强计算机使用和操作能力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6.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创新研究平台和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以“基地”为载体,充分吸纳社会优质导师资源和科研资源。通过各方面联系,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的一些研发项目拿来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让企业的工程师走进我们的课堂,参与我们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考试的出题、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培训;我们的学生多走进企业,无论是课程实习、认识实习还是毕业设计我们都增加学生在企业的时间,让学生多多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解决实际问题;聘请优秀企业家及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实习顾问,培育长期的、稳定的产学有机结合的教学平台,与企业合作实行联合课程设计、联合毕业设计等。充分实现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适合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方式。

7. 改进现有教学效果评价体制

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要考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没有标准、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表现学生自己创新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也会在平时的学习中着重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在教学中应加入一定数量的课堂作业,让学生及时完成,同时设置随堂测验,及时评价、考验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态度。通过课堂作业,随堂测验等综合考试成绩一同计入期末综合成绩评定,而不仅是以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分数。综合评定成绩不但能在平时督促学生学习,而且也能较公平反应不同学生学习情况,避免了很多平时不学习只靠考试期间突击复习的同学也能通过课程的情况。在考评形式上,打破传统教育中形式单一化的特点,变终结考评为形成性考评,同时采取多种考评形式,如笔试、口试、开卷和实践能力考查等。在评价中,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促使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的形成。

总之,通过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评价体系各个方面不断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探索新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模式等各方面的改革与实践,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宏.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教育管理, 2008, 2(3): 6~11

2. 马廷奇, 史加翠.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现代教育科学, 2011, 5: 104~107

3. 张向阳, 王海军, 吕延勤.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中国大学教学, 2010, 12: 27~29

4. 马廷奇, 史加翠.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成才之路, 2013, 21: 3~4

5. 王刚, 王秀敏, 刘鸿雁等.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4, 16(4): 4~8endprint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能力教学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模式的实践研究
高职“四层三环节二抽查”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①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与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