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简析

2017-09-27原琳巴金祥李士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原琳+巴金祥+李士博

摘要:信息化社会已经渗透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计算机网络》作为计算机、通信等电气信息类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简单分析了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知识更新、“分块”教学、激发兴趣、增强实验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分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4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的科技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及其重要的平台和进行实施的重要载体。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政治、经济、军事、工业、教育等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因此,《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也因为其基础性、实用性和重要性,已经成为许多院校理工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之一。但是,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存在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值得我们投入精力更多的去思考、更多的去关注以及更多的去改革。

1.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内容落后

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能够得到的以及最直接接触的学习资料就是教材。然而《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与大多数的专业基础课相比,有其特殊性。因为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异常迅速。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其它课程相比,具有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的特点。

然而现在许多高校所选择的教材相对还是比较陈旧的,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实际脱轨。甚至所讲授的技术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被时代所淘汰。这样的教材会使学生觉得所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很难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教材陈旧,所述知识内容落后是当今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1.2 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繁杂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是所有网络技术课程学习的基础。这门课程包含了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多以理论讲授的概念为主,像通信的技术原理、网络的技术原理等内容。同时还包括一些结构繁杂的网络模型、通信模型。

然而这些概念、原理和模型,对于刚刚接触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学生是非常的陌生抽象和繁杂而且是难以理解的。因此,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讲授过程当中,如果不能很好的安排知识讲解的结构,简化概念,会严重阻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3 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只有学生对所学课程感兴趣,才能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然而,在以前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对所学课程提不起兴趣。经过反思,究其原因最终发现,学生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是因为他不知道学了课程以后有什么用处,因而失去的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再有就是,现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大多仍旧采用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了“局外人”,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缺乏学习兴趣,是造成教学质量下降的又一原因。

1.4 重理论轻实践

受传统教育理论影响,目前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教授过程仍然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与许多其他的基础课程相比,有其特殊性。因为这门课程不仅是讲基础理论知识,它更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然而,在许多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时候,往往由于理论课程设置时间过长,实践课时相对较少,甚至有些专业根本没有设置实验环节的课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设置了实验课时,但往往都是采用理论课程全部学习完成以后再集中做实验,这种方式所做实验也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无论是设置实验学时偏少,还是采用理论课程结束后统一做实验的方式,都极为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质量。

2.《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针对于以上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以下几条关于课程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2.1 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快知识更新

传统教材从编写到最终出版,再到学生使用,最少也需要一年的时间。这个周期相对来说是比较漫长的。计算机网络由于它的时代性,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甚至可以用秒计算。如此快的知识更新率,显然教材的更新速率远不及知识的更新速度。这就意味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资源,多多利用慕课,微课以及互联网等相关资源,并且多阅读有关前沿知识的期刊杂志,不断补充自己的新知识,使教师自身能够做到与知识更新同步。

如此以往,虽然新知识没有标准的教材,但可以经过教师的汇总整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前沿的、有效的知识。教学内容紧跟科学发展步伐,介绍一些当前研究的热点,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

2.2 知识“分块”教学

教师在讲授课程前,要对教材结构进行解析,并整合教学内容。将整体知识模块化分解,把相关、相近的知识点规划到一起,分层次,按模块,由浅入深的讲解。

将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整体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理论基础;第二块是网络组建;第三块是综合应用。

理论基础部分,首先是计算机网络的概述,包括网络的概念,网络分类以及网络组成。其次是数据通信技术,其中包括数据编码、交换、复用技术。最后是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与协议,包括OSI、TCP/IP模型,IP地址應用等内容。

网络组建部分,首先是计算机互联,包括传输介质的应用,网线的制作,IP分配以及机器的互联。其次是局域网与网络互联,其中包括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网络设备以及网络互联。再次是网络组建及VLAN的划分,其中主要讲解组建局域网实现VLAN的划分。最后是路由器的配置,包括静态路由的配置和动态路由的配置等等。endprint

综合应用部分,首先是网络的应用以及管理,其中包括Internet的应用,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技术。其次是综合网络构建,主要让学生设计完成构建综合企业网络。

通过将相关知识模块化后,循序渐进的展开讲解,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逐步提高。

2.3 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主动性,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彻底的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把教师从教学者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从而建立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摒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在上课之初,以本节课所讲知识为背景依托,提出几个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各抒己见。课程内容讲解结束后,对课前所提问题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做到了以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极大的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增强实验环节

实验课时的设定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实验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课程所学内容。现在大部分院校所设的实验课时和实验内容偏少,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整体内容,实验环节主要围绕计算机网络的组建、互联以及管理方面设定。主要的实验内容有:主机IP地址的配置,简单局域网的组建、VLAN的配置和静态路由实验。

以往是在所有理论课程全部结束以后,才开始实验课程。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现在采用每讲完一个相关的知识点,就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开始所学课程的实验。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领会到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用途。真正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加深刻、全面的掌握所学内容。

3.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作为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课程所授内容是每一名学生都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教材更新速率远不及知识更新速率的问题,提出了教师增加知识获取新渠道的需求。其次,针对课程中理论性、原理性知识晦涩难懂的问题,提出了将知识“分块”教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再次,针对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引导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针对实验课程开设不合理问题,调整了实验课程的学时数和开设时间,实现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林元乖.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10):95-96

[2]王鹏,商庆华.关于激发学生积极性与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81-82

[3]邓朝晖.如何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J].中國科教创新导刊,2007(6):22

作者简介:原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光伏并网发电。

巴金祥,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中频电源。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