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主题背景下的区域环境创设
2017-09-27李媛
李媛
摘要:《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那么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支持幼儿的学习环境呢?可以结合主题内容,将开展区域活动作为幼儿一日学习的重要部分。通过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准备的、丰富的、有序的、变化的环境,来引发幼儿的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和自主建构。
关键词:情境化;布局要开放、丰富;材料提供的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617
皮亚杰认为“环境的创设应该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所说的环境自然也包括今天我们所说的区域环境的创设。随着二期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内容日益丰富,涵盖的知识点和技能也越来越多,那如何创设有效的区域环境,推进主题活动顺利的开展呢?下面就来谈谈我在实践探索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 创设情境化活动区域
情境就是情景,而情境性区域环境即是:根据幼儿的需求与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对幼儿有较好的学习价值与意义背景的环境。主题情境性区域环境的创设,不但能够体现主题进展情况,推动主题的发展,而且能够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个别化经验,促进幼儿个别化学习能力的发展。如:在“热闹的夏天”这个主题区域活动中,我紧密结合主题,将我们班级环境布置成了夏天的场景,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具有体验性的大环境。当然在这个前提下,也充分考虑到了各个小区域之间的联系。例如:围绕这个主题我们教室开设了“水果店”、“冷饮店”、“鞋帽店”、“花伞点”等活动区域,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情境化的环境中学习操作,体验活动的快乐。
二、区域的布局要具有开放性、丰富性
首先,在区域活动的设置上,应该结合室内环境做整体布局,然后再确定各个区域的位置,并根据各活动区域的内容进行调整。例如:“在秋天里”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淡化了以往设置语言区、数学区、美工区、操作区、建构区的模式,而是在“秋天”这个季节性的大背景下设置了“水果店”、“有趣的虫虫”、“秋天的树林”、“秋天的果园”、“秋天的田野”等活动区域。同时,设置这些区域活动的目的并不是單一的,比如“秋天的果园”既可以让幼儿进行美工操作,又可以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所以,我们在设置区域时,力求内容要丰富,容量要多(应大于幼儿的总人数),用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提供给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更多一些。
三、全面考虑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布鲁纳曾说过:“教育对象是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进行学习,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尊重幼儿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该是教室的每一个区域的创设意念与孩子们的发展过程环环环相扣。所以说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提供材料的时候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材料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在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提供的材料越多越好。其实并不然,我们教师应当要根据主题开展的情况和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适时、适宜地提供材料。记得上学期我们开展了“我长大了”这个主题活动,在“小小服装设计师”活动区域中投放了旧衣服、废旧彩纸等各类装饰材料。刚开始,孩子们对装饰旧衣服很感兴趣,活动参与也很积极,后来他们的兴趣逐渐减弱,该区域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少。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后,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于是又投放了新的材料:画夹、画笔、水粉颜料、衣服小样等。果然孩子们对新的材料产生了兴趣,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设计出了各种不同的服饰,很多作品都很有创意。所以说幼儿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我们给孩子提供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能够满足各种不同差异幼儿的发展需求。
2.提供的材料要有探究性。活动材料还应具有探究性。教师可以多给幼儿提供相应的半成品和原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例如:在“好吃点小吃店”这个区域中,我给幼儿准备的材料都是一些原始材料,有:各种大小的海绵、长短不一的吸管、不同厚薄的泡沫、各种颜色的卡纸、橡皮泥。果然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积极动手操作,最后几乎小吃店的所有成品都是我们班孩子们的“杰作”。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该多给幼儿提供一些探究性材料,因为这些原材料、半成品等探究性材料反而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动手动脑,引导幼儿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
3.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提倡一物多用。提供的材料质量要好,要能反复利用。例如:在“小小投篮手”活动区,孩子投掷的球是用废旧报纸做成的,孩子们用明胶带将报纸裹起来。这样,“球”既结实又投得远,还可以反复利用。
四、注重和谐宽松的心理环境创设
环境不仅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充满关爱、尊重和支持的心理环境,能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纳感,有利于幼儿的情感、态度、行为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心理环境创设的保证。在创设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建立平等宽松的师生关系:从观念到行为,努力使自己与幼儿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以关怀、接纳、尊重、信任的态度与幼儿平等交往。
2.幼儿同伴及其交往是幼儿重要的学习资源和重要环境。幼儿在同伴群体中相互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各种社会技能、社会行为,发展适宜的情感、发展、自制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十分注意在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之间积极的互动和交往。例如:在“美味蛋糕坊”中制作“蛋糕”,这个操作活动对幼儿来讲是比较有难度的,能力强的幼儿会制作,能力弱一些的幼儿则不会,活动中我经常见到那些会的幼儿在主动帮助那些不会的幼儿进行操作。因此,促进区域活动时同伴间的积极交往,可以在幼儿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形成学习和发展的良好心理氛围。
结合主题背景下创设的区域活动环境,可以随幼儿活动的展开逐渐产生、发展和完善,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塑造,从而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