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2017-09-27华红刘小兵江启峰
华红 刘小兵 江启峰
摘要:加快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院校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培养实践创新人才,就必须进行改革。本文从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开放实验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旨在改变现有的实验教学形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
【分类号】G647.4
基金项目:
1.西华大学学科建设专项基金项目(SJG2014003);
2.西华大学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zjj2014-041)。
在高等教育中,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丰富、活跃学生的科学思想,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目前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一、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实验教学改革,要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实验教学、服务理念,实现学生在实验室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改革实验指导模式与实验管理模式,注重通过专业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良好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技产品的开发、创新能力。通过对实验方法、工程实际问题的全面综合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专业实验中的自主性,结合工程实际和现代的先进技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能力。
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
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改革实验内容,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涌现出许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等, 为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实验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新水平, 并保持其新颖性和先进性。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本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 善于把反映学科前沿的新内容充实到实验中去。学生查阅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经过小组讨论研究,设计出实验方案。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综合应用、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将来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以适应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综合性实验能够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能够整合多门课程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1]。所以, 通过做这样的实验就可以培养起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它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动手"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研究性实验则是结合课程教学或独立于课程教学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研究实验。它不但要求学生综合多科知识和多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难点问题进行探索创新和对相关资源进行组织协调的能力。
三、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独立设置实验课
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实验教学在教学计划中通常没有独立的教学地位,而是依附于理论课程教学。实验教学有它自己的科学性、系统性、衔接性,因此,实验教学独立设课对加强学生技术培养是必要的[3]。独立设置实验课, 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 摆脱实验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局面。并且便于对实验教学进行科学管理,保证实验学时,防止理论教学挤压实验教学学时的现象。同时有利于保证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现这一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实验性课程占相应的实验学分;将实验教学内容从课程教学内容中剥离出来,单独开设一门实验课程,从而改变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现状;单独设立的实验课有独立的学分,并单独考核;加强实验教学教材和指导书的建设等。这种将实验课独立设置的办法有效提高了师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强化了实验教学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这种体系的建立更能充分地发挥实验教学的整体优势,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强化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四、开放实验室,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验室则是完成这项任务的主要阵地。传统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近年来,实验室全面开放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开发创新潜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有效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提高綜合素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实验室开放能吸收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这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还可以组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增设研究性、创造性实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为基础好、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学生还可自行拟定科技活动课题。特别是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学生可以到实验室做自己的课题,把所学知识在实验室得到综合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在增强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打开了与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需要接轨的窗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五、结语
实验教学改革是目前各高校都在研究的课题,而它又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是高等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 必须下大力气, 真抓实干, 并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 探讨改革的路子, 研究改革的新方法才能使实验教学和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也只有这样, 才能担负起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西华大学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已经开始逐步加强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参考文献:
[1] 罗雯.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J].高师理科学刊, 2006(1):97- 97.
[2] 吉爱国.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94-96.
[3] 秦钢年, 万辅彬. 以独立设实验课带动实验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7):75- 77.
作者简介
华红,女,1988-,四川简阳人,西华大学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流体机械内部多相流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