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地理学科特点,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2017-09-27李林
李林
[摘要]中学地理学科显示出四个特点:人地关系理论对地理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居特殊重要地位、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必须广泛联系实。教学中把握好它,才能使地理教学得心应手。
[关键词]地理学科;特点;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中学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是指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所具有的本质区别及突出的特征。结合我多年教学经验和与同仁的探讨交流,中学地理学科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人地关系理论对地理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居特殊重要地位、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必须广泛联系实际。
一、人地关系理论对地理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
人地关系理论是阐述人与环境关系之间关系的科学理论,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基本结构,所以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它不仅影响着地理学的发展,而且对地理教学也有直接的、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指导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人地关系理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纵观中学地理教学的发展历程,在不同时期地理教学过程也受到不同的人地关系理论的影响、制约与指导。例如,新中国成立之前,地理教学受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长期影响,建国后一段时间里,在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同时,又受到“唯生产关系论”的影响,后来,在现代地理科学和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中学地理教学才真正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关系理论的指导地位。
人地关系理论是通过下图的途径指导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首先,人地关系理论直接影响地理教学的目的与教学内容,之后,通过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再影响到教学方法,以至于教学形式。
例如:在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关系理论的影响下,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就不仅使学生认识地理环境,而且要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环境的态度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与此相适应,其教学内容必然是以认识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地理教学知识体系。在这样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制约下,教学方法自然就需要向利于培养地理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方向变化,而教学的结构与形式则向灵活多样,课内、课外结合的方向发展,以便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
综上所述,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关系理论对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指导意义是明显的、巨大的,它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是由于地理教学具有特定的学科教研对象----地理环境所致,当然也是地理课与其它学科显著的区别点之一。
二、教学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的显著特点。地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其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包含着无机与有机过程、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其知识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又是一个有乡土地理——国家分区——国家——大洲的分区——大洲——世界——宇宙环境等组成的地理空间系统。因而这是一个内容复杂、范围宏大的认识领域。地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表现在它所研究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且组成有机的整体;它是将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融汇为一体成为统一的地理知识体系。因而地理教学内容能够从整体上反映人类周围的客观世界——地理环境。地理教学内容的区域性则表现在其知识内容都是反映具有明确界定范围的具体区域的地理特征或规律,换言之,即地理教学内容都是以具体的地域(小到以我国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乡土地理,大到全球范围的世界地理概述)做为认识和研究的单位。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这三个特点对地理教学过程有很大影响。例如: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易于与其它学科的知识建立联系;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对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形成观察认识事物的整体观念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确立综合——分析方法在地理教学中重要地位的基础;教学内容的区域性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重视空间概念的教学,并且也是地理教学中经常应用比较法的原因。
地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与区域性也是由地理课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由于地理环境是地球表面的一个特殊层次,这里是地球上能量转换,物质遷移过程最为复杂、剧烈的地域,因而形成了地理过程的复杂性,这就是地理教学内容广泛性的基础;而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间互相联系、相互制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或称为系统,这种特点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或统一性,称为地理教学内容综合性的基础;同时,地球表面是不均匀状态的,例如,地球的球形导致了表面吸收太阳能的地带差异、地球表面形态导致的水陆分布的不均及陆面高低不平、各种物质及其运动分布的不平衡……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地理环境内部的差异,这又成为地理教学内容区域性特征的基础。可见三个特点同出一源,且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其研究对象的特征。它们相互联系构成地理教学内容统一的特点,在一起共同影响地理教学过程。这在其他学科教学内容中是少有的。
三、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居特殊重要的地位
如何正常、有效的地理教学都要充分利用地图,因为地图既是地理教材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即地图教学,已成为地理教学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因而也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地图之所以能在地理教学中居如此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地理教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及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地图本身具有满足这些要求的条件和功能。主要表现在:
1.地图是研究地理环境的有效工具
地理环境是规模巨大的,无法直接进入课堂为学生直接观察与研究。而地图采用特殊的地图表现方法,将这一巨大客体再现于学生眼前,使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观察、认识与分析地理事物成为可能。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复杂多样,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更是纵横交错。很多本质的特征与联系又常常被表面现象所掩盖。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地理教学过程的困难。而地图则可根据地理教学的需要,运用地图符号具体而又高度概括地表现出地理环境本质特征和内部的联系。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分析地理环境的复杂要素及其联系、并从中揭示地理规律,提供方便的条件。endprint
地理过程有很多是周期性的或长期、缓慢进行的,这也给观察地理环境带来一定的困难。地图可同时反映地理环境在不同时间序列中的状态,表现出地理过程各阶段的特征及演化发展,从而克服了时间延续过程的障碍,很好的解决了上述困难。
2.地图能充分反映地理教学内容的三个特点
地图用经纬坐标准确地再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用各种符号表现多种多样的地理事物,因此可在小的空间范围内(图或图册中)容纳大量的各种地理知识,比如地理事物及其空间位置、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结构、地理事物的演化与发展等等。这正是反映地理教学内容广泛性特点的有效手段。
地图可将研究的地理事物同时表现在图中,例如:同时展现出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同时展现出不同地域等,这种同时表现研究对象的性能,有助于揭示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整体认识地理事物。而这正是反映地理教学内容综合性特点的必要手段。
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它不仅准确反映出地理事物的位置,而且也能正确反映出地理事物的空间范围;它可以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与结构,即区域地理特征,也可以反映它们的差异,即区域差异。无疑,地图是完全可以反映地理教学内容的区域性。
正是由于地图具有上述的功能,它才成为地理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与教学内容结合最为紧密的教学用具。进而地理教学与地图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就成为地理教学的突出特点。
四、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必须广泛联系实际
由于中学地理研究的对象——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由于地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由于地理教学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与国情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地理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广泛联系实际。
1.联系乡土地理知识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所能直接观察到的地理事物,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学生生活居住的家乡,因此乡土地理知识就成为学生建立真切、正确的地理表象的基础,是学习地理理性知识的重要准备知识。在教学中要尽力联系相关的乡土地理知识,尤其在最初建立基础地理概念时,例如:学习地形、天气和气候、水文、土壤、人口、工业等等概念,更需要由学生所熟悉的乡土地理知识入手。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容易学,学的有趣,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家乡,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2.联系生活实际
地理知识内容丰富而且接近生活实际,可以与学生多方面的日常生活联系,例如:天气预报与变化、旱涝汛情。环境保护、旅游生活、交通运输、农时节气……都与地理知识有关,教学中联系这些知识,并且用地理学科知识加以解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地理认识能力。
3.联系时事政策
在地理教材内容中有很多涉及我国国情、世界政治及经济形势的地理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了解与分析国内外时事,正确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有积极作用。因此,联系时事政策不仅是地理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政策教育以及认识国情形势的重要途径。
4.联系其他相關学科
地理教学可以与很多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联系,其中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历史、政治、人口等社会科学知识。由于是在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所以又称科际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沟通各科的教学,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
参考文献
[1]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初、高中地理教材及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3]中学地理教学法
[4]网络相关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