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集体中如何发挥好中等生的作用

2017-09-27翟秀含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优秀生全体学生后进生

翟秀含

【摘要】我觉得:对差生的关爱是我们应该的,对优生的投入是我们当做的,对中等生的教育是我们必做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新课改”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会指日可待。

【关键词】班集体 ; 中等生 ; 课堂学习 ; 课后学习 ; 团队意识 ; 激发 ; 培养 ; 鼓励 ; 指导 ;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88-02

有一种颜色——灰色,它没有红色、黄色的绚烂多姿,也没有白色、黑色的高雅神秘,让人常常忘记它的独特美丽。有一群学生——中等生,他们默默无闻,普普通通,既没有优等生那样倍受重视,也没有后进生倍受关怀,他们似乎永远是被遗忘的角落。因为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不少人提倡抓两头、促中间,即通过培养优秀生和抑制转化后进生来触动、促进中等生,以带动整个班级的发展,而真实的情况是,中等生就像馅饼里的馅,上下被优秀生和后进生包裹着,组成了班级里被忽视的“灰色群体”。抓两头并没有促中间,反而害中间,甚至害了整个班级。那怎样发挥好中等生在班级体中的作用呢?以下是我自己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一、了解关注,促其进步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在中等生身上内心潜藏着许多积极因素,如要求进步、乐于为班级做事、有表现自己才能和智慧的要求,他们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依赖。因为中等生人数众多,所以他们是班级中可挖掘潜力最大的群体。因此,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到中等生的中间,主动了解他们,关心他们。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他们都能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以促使中等生主动要求进步,争取进步。如上课前,教师摸摸几个胆小、不善发言的同学的头,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时,给中等生以鼓励的眼神,就能促进中等生积极思考,举手发言。随时发现中等生小小的进步,说一句“做的好”!让中等生一点一滴,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产生对教师的依恋与信赖。

二、赏识教育 增加信心

中等生既自尊又自卑,既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也害怕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此,教育者要善于“竖起你的大拇指”,老师的“赏识”能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克服自卑心理,并使学生产生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教育中教师也要像中等生传递自己对他们的热切期待,提高中等生各方面的能力、自信心。

期末在学生手册和新年贺卡中,给中等生的个性亮点给予赞赏。他们在新学期的学习劲头、班集体荣誉感、责任感,都与上学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活动多样,体验成功

活动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全体学生是班级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重视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同时,不应忽视中等生。教师应经常组织多样化、分层次的小型竞赛活动,让中等生在活动中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调动和发挥中等生的积极性和特长,要尽量使中等生在活动中有岗位、有职责,让中等生都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从中锻炼才能。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有意识地让中等生参与集体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能力,而且能协调他们与同学的关系,有待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利用活动课程建设,给中等生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如改变过去班长主持班会的惯例,让全体学生轮流主持,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从而使中等生树立起自信心,积极进取,健康地向前发展。

四、创造机会,培养自信

业务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天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条件和正确引导,让他们在每一次的进步与成功中重塑自己的自信心,实践证明,许多中等生经过努力一定会超过优生。他们就是缺乏敢为人先的竞争心理。如我们班的农建龙、农笑笑、黄肖燕等同学,基础都不错,在小学一年级时一直处在中上游。老师们认为他们虽刻苦但智力一般,所以不能进优等生行列,他们自己也缺乏争第一的勇气。我问农笑笑:“想没想过当第一?”她怪不好意思地说:“没想过,进入咱班前十名还差不多。”我接着问:“能到第几名?”她说:“第8名吧。”我就说:“好,努力第七名怎样?”她答应了。接着,农建龙答应进入第4名,黄肖燕进入第6名。他们有了明确的目标,信心树起来了,各方面都加紧了努力。我提醒他们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放松小問题。结果期末考试中两个达到了目标,农建龙进入第3名。这一类学生由于目标明确,增加了信心,就开发了他们敢为人先的潜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开辟了先路。

五、指导学习,快速进步

中等生学习成绩平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们的智商不低,基础不弱,教师只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有针对性地以他们感兴趣的学科或学得较好的科目为切入点,教给其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完全可以进入先进行列的。例如我们班的黄龙昂、黄建鸿等同学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认真,作业时好时坏,没有恒心,忽冷忽热。我就先不谈成绩,从平时的作业,练习入手,严格要求他们作业清晰、工整、整洁,始终如一。再让他们选出自己佩服的学习刻苦、认真有恒心的同学当同桌。如将黄龙昂和罗亚丹同桌,限制他好动的毛病。这些同学一旦安心下来,学习成绩会大幅度提高。黄龙昂在一年级时是第12、13名,现在已是年级前7名了。不过,这类学生也很不稳定,我就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淡化好动的弊病。黄建鸿喜欢数学,就表扬他解数学时的冷静与恒心,使他内含的优秀习惯开发出来。而加强督促和严格要求是他们不断进步的外因。这类学生通过努力,体内所蕴含的“优秀生能做到的我也能作到”的潜能就开发了出来。

六、设单项奖,目标激励

奖励优秀生固然好,但绝大多数的中等生往往离奖励所要求的冒尖水平还有一点距离,因而中等生几乎与奖励无缘。他们缺乏获奖的信心,缺少上进的动机。在班级中设“体育标兵”、“文艺能手”、“劳动能手”、“进步典型”、“助人为乐奖”等单项奖,让中等生有了更多的目标,这样激励中等生,使他们感到只要努力获奖也不难,有利于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上进。 中等生只是因为受某种主观或客观的影响而阻碍了其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要在各个方面给中等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学先进,赶先进,突破安于中游的思想,敢想敢干,不怕失败,大胆放手,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发挥特长,增长才干,进入优等生的行列。

我觉得:对差生的关爱是我们应该的,对优生的投入是我们当做的,对中等生的教育是我们必做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新课改”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会指日可待。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秀生全体学生后进生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妥善处理优秀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关注“优秀生心理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