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教育杂记

2017-09-27孙金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鞋子宿舍行为习惯

孙金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88-01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起来的。新学期刚开始,我接任三年级班主任。由于集中办学,镇上从三年级起就开始住校。孩子们刚离开父母,一个个童稚的脸上,充满了好奇和喜悦。看着他们,对于一个从未教过低年级的我,是困惑,也是挑战。

生活琐事一:“乱穿鞋”事件

刚开学两天,就有男生反映在宿舍晚上下床解手时,总是有人乱穿鞋子。早上起床,鞋子乱七八糟,满地都是。这是什么习惯?我很是生气。当天晚上,我到宿舍开了一个有关“乱穿鞋子”的教育会。第二天早上,我特意去看了一下,同学们的鞋子不太乱了,仅有个别鞋子放的不太规矩。我当时就表扬了大家,提出今后应该怎么做,养成什么习惯。几天以后,我再去看时,发现孩子们的鞋子更整齐了!

反思:孩子们犹如一棵棵成长的小树,需要我们去管理、修剪。不是孩子们的素质问题,而是我们教育管理的问题。只会批评,只是看到孩子们的错误,尤其是小学生,那是绝对不行的。与其要求他们不该做什么,倒不如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生活琐事二:“丢东西”现象

宿舍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小柜子,可以把自己的物品,放好、锁上。可是,有的孩子由于粗心,不是丢钥匙,就是忘记锁柜子。这不,刚开学两天,就先后出现三个孩子丢零食、一个孩子丢钱事件。看是小事,孩子们可不这样认为。他们大吵“抓小偷”,去找生活教师“破案”,还说怀疑谁谁谁是“贼”。我知道后,把丢东西的几个同学找来,询问他们什么时间,在哪儿,丢了什么东西,并认真做了记录,然后便和他们交谈起来。先谈如果抓到拿东西的人怎么办?又谈如果查不到怎么办?最后,我问大家为什么会丢东西?就这样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几个孩子好像明白了什么。一个孩子说以后自己一定拿好钥匙、上好锁,不给“小偷”可乘之机。还有个孩子说,这次就算了,仅丢了一些零食和几角钱,这样乱猜疑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还会损害班级声誉。针对此事,我专门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宿舍真有小偷吗?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不同角色来大胆发言。最后总结出了:坏习惯如何改正。这是一节成功的班会,孩子们交流的很全面、很具体。从那以后,班里、宿舍再没出现丢东西现象。

反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育也一样,要循序渐进,学会调控。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是难以预料的,但也是可以避免的,让孩子们学会正确去对待它,正确区别什么习惯是不好的,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

课堂内外一:追赶打闹现象

爱玩、爱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一些孩子经常在教室追赶打闹,教师们也不可能总是严看死守。这些孩子,课上是“小绵羊”,课下便是“大老虎”。针对这种现象,班会上讲了多次,效果不太明显。一次,班上一个调皮男生,因为追别的学生摔伤,经过一周的治疗才痊愈。引以为戒,我往后黑板报上专门用大标题写了:安全无小事,玩耍要小心!下面还出示了几个课堂内外同学们因玩过头儿出现的安全事故。并要求每个小组长,每天课前十分钟轮流带领全班学生读一读。一周下来,班级争得了优秀班级流动红旗,班上的纪律也受到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反思: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对一些玩耍的安全性是模糊的,不能怪孩子们贪玩,而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到位程度。我们的职业是教育,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更全面的教育方法、手段,努力提高自己,才能适应现在教育的需求。

课堂内外二:乱丢垃圾现象

孩子容易写错作业,教师要求作业干净整洁,因此,好多孩子写错作业,随手一撕,揉成团,便丢在身后;一些孩子玩纸,把纸撕成碎屑,扔的满地;还有一些孩子,把瓜果核儿、包装袋随手乱丢。教室、宿舍地上总有垃圾。針对这一现象,我用一节课让孩子们观看了《废旧物品再利用》的视频,从大方面讲到国家资源问题,从小方面讲了一些垃圾产生的细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并且,付诸行动,在班里、宿舍放置了废纸箱、废物桶等,效果非常好。一下子,我们班成了全校学习的榜样。孩子们笑在脸上,喜在心头。

反思:家庭教育影响孩子在学校的行为,有的教师说:在校五天的教育,在家两天就完全改变了。是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家庭的溺爱、父母的文化程度、孩子的生活环境都会影响到孩子,影响到学校教育。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的工作就是教育,我们应该义无反顾的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能总找理由。

课堂内外三:个人习惯教育

由于年龄小,班上的几个男孩子,经常不注意个人卫生,甚至几天不洗脸。不知是贪玩,还是懒,他们的个人卫生直接影响到班内的其他同学。为了改变这个现象,我一连几天,进行了“班级个人卫生评比”。评出小手最干净、小脸最干净、经常刷牙的学生进行表扬。孩子们都喜欢被表扬,很快加入了行动。过了几日,我不进行评比了,又出现了几张“脏小脸”,反复引导、反复评比检查,终于改变了班上几个男孩子不讲卫生的习惯。现在,他们按时刷牙、洗脸,都已成习惯了。

反思:教育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孩子们,我们应该不厌其烦,用耐心去引导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们会终生受益,因此,我们教师绝对不能误人子弟,毁孩子于一生。

总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构成了孩子们缤纷多彩的生活。正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养成了孩子们独一无二的性格。从孩子们入园,到孩子们走进大学校园,步入社会,这漫长的成长历程,永远是有教师在陪伴着、引导着、启迪着。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由教师们的教育来决定。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就更应该严于律己,用个人的良好行为来教导孩子,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正真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endprint

猜你喜欢

鞋子宿舍行为习惯
热得快炸了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学校到底是谁的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混乱的鞋子
多么幸福
吃货的世界
热得快炸了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