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7-09-27陈小波
陈小波
摘要: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概述,分析了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的感染力以及不同学段的区分等几个因素对有效性的影响,并提出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前言: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部分,阅读教学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对文字的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以及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概述
所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语文课堂上的固定时间里,依据教学规律以及经验,在减少物理以及精力投入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取得教学成果,从而实现最初制定的教学目标,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阅读教学的价值。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中心,依据小学语文阅读的自身特点,加入教师的创造性,通过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高效率教学,也就是要在最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取最多的知识,并能够保证一定的持续性。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提升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自己读、自己记以及自己理解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对文章的审美能力,发挥情感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感交流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1]。
二.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学方式对有效性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整个课堂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文章进行理解,提升综合水平。但是,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却缺乏这种多样性,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这种没有创作性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有很多缺点。首先,课堂氛围不活跃,无法提升主动阅读的兴趣。其次,对文章的解析不够深入,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情感,不能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最后,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缺乏特色,产生“千人一面”的现象。
(二)感染力对有效性的影响
文字本身的魅力就是具备一定的感染力,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感染力會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营造出一种与文章相契合的氛围,就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文章中的意境,在听课的过程中投入自己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相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语言不流畅、朗诵文章的声音不动听、对教学环节缺乏一定的设计,就会导致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感染力,无法将学生引入到文章的情镜当中,从而降低阅读教学效率,无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2]。
(三)不同学段的区别对有效性的影响
不同学段文章的难易度以及学生的能力都有所区别。一二年级处于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文章基础性比较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非常有限。三四年级处于中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文章加深了一定难度,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较初级阶段有所提升,五六年级为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文章不仅篇幅增长,文章中也增加了一些难点,而这一阶段的学生也基本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如果不能对这三个学段进行区分,不能根据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色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就会降低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也就无法实现阶段性的成长。
三.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对每一篇文章进行反复研究,找到适合每篇文章的教学方式,减少阅读教学中的预设成分,使每节课堂都有自身的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灌输给学生。首先,可以采取分小组比赛的方式使学生加深的生僻字、词的记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阻力就是生僻字词,教师与其带领学生读写,不如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加深学生对生词的记忆。另外,也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角色的理解。例如,《乌鸦喝水》是小学语文教学里的经典课文,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对乌鸦喝水的过程进行即兴表演,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学生还能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乌鸦的智慧[3]。
(二)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感染力
教师对文章环境的渲染能够使整篇文章以及整个课堂的感染力产生重要作用。例如,在讲解《静夜思》这篇经典古诗的时候之前,首先要将大家引入到一个思乡的氛围中,可以这样引入主题: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月亮象征着团圆,古人经常会看着月亮思念自己的家乡,做出优美又有些惆怅的、具有思乡味道的诗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静夜思》。这样的开题方式就为学生渲染了思乡的氛围,在阅读诗句的过程中就会加入一定的感情色彩,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比如,一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在讲述《万里长城》这篇文章时,就会将各个国家的出名人物登上万里长城后的感想作为开篇,使学生在学习文章之前就充满了好奇心,对长城充满了崇敬心理。
(三)对不同学段开展针对性教学
前面说到,小学一二年级处于初级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脑海里也没有形成阅读的观念。因此,这一阶段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通过画面来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一些游戏的环节来提升小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三四年级处于中级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一遍阅读的时候了解文章的大意,同时对生词做标记,并查阅;第二遍阅读时要细读,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标记,等待老师的讲解。最后一遍阅读时要抄录下好的句子作为积累。五六年级处于高级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角度对文章进行理解,因此,这个阶段主要要培养学生“无师自读”的能力[4]。
总结:要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丰富,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感染力,将学生引入到相关的情境中,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最后要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潜力,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英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延安大学,2014.
[2]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3]孙庆春.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