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新《课标》理念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2017-09-27洪三钦
洪三钦
摘要:深入分析了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探讨了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注学生主体,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自由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自由提问,培养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 了解 关注 尊重 鼓励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0
面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应该怎样在体育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人深深地体会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必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里去。”教师首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教育者,是传道者。如果学生对老师太过畏惧,教学的效果就会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该尽量放下师道尊严,要多一点微笑,多一点时间和学生交流沟通。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他们需要老师的尊重、爱护和帮助。只有学生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才能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而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并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才能真正做到心心相印共同努力上好课。
二、关注学生主体,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为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上每一节课时,不但用微观的眼光与语言去巧妙引导学生,培养他们探究知识的好奇心理,而且用宏觀的观点引导学生去提高一种能力,培养一种品质,拓展一种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例如在给学生上立定跳远课的时候,我与学生相互讨论怎么做能跳得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在我的引导下把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总结出来:“两腿蹬地要用力”、“手臂用力向前上方甩(摆)”、“要抬头、挺胸、顶肚子(送髋)”……学生记忆深刻。最后,我提问:“你知道还有哪些跳越的方法,一会告诉我好吗?”学生4——6人为一组展开讨论,结果每个组都又总结了一到二个不同的跳跃方法,有单脚跳、跨步跳、侧跳、蛙跳、袋鼠跳……这样做使学生的知识、能力、认识、情感都得到和谐发展。通过这种有效的方法引导,也让使学生更加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学习就更有针对性了。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积累学习经验,获得发展的过程。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只要我们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主体,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愉快、主动地构建新知,让学生想学、会学、爱学,我们相信这群创造生命精彩的孩子们一定会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的。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自由展示的机会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关系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都能感受到教师本人对他的关爱。因此,教学中我注意改变原来满堂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的方式,尽可能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去做自己喜爱的运动,给他们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自由练习空间,尽情享受探索知识的乐趣。例如上学期我在校内的一堂花样跳绳研讨课中,我和学生一起利用手中的一条小绳进行着一项项的创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挥想象,尽显创新精神,激发了自己的潜能,共同完成了近30中不同的跳绳方法,有二摇跳、三摇跳、有正(反)挽花、有双飞挽花、双人双飞以及各种形式的多人组合跳绳,百花齐放,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首先在课的开始部分语言的引导。
教师:你能说出学校都有哪些小绳项目?
学生:竞速、正挽、反挽、双飞~ ~ ~
教师:这些你都会跳吗?
学生:会。
教师:那你们还会哪些学校没有或者你还会用手中的小绳做出哪些姿势的跳法?这时学生会踊跃举手,教师开始分组展开讨论研究。
在第一次展示后,再问学生: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跳法你们知道吗?老师来跳几种你们看看,完成几种简单跳法后,这时学生顿时思维一下活跃起来,噢!原来这样也算,那我也会。
再次分组展开讨论研究,第二次展示完后再问学生:除了自己可以完成的动作,能不能多个人来共同完成几种跳法。
学生:可以。
这时已经不需要教师再做任何提示学生马上展开想象,开拓思维,在短短几分钟后便将自己的杰作展现在了同学们面前,一堂短短的体育课在学生活跃的气氛中,在学生敏捷的思维中结束了,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创新的一堂体育课在精彩中结束了。
四、鼓励学生自由提问,培养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在教授技术的体育课堂上,我注意改变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而是创造机会,交给学生提问的主动权,主动地去开动脑筋体会问题、理解问题、并达到掌握问题,使他们在课堂上不只是听者,而是自主学习的学习者,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例如,在学习小绳单摇跳竞速时,教师示范后,让学生观察我与另外一个学生跳绳的时候又什么不同,通过观察学生注意到我虽然个子高但是我的绳与学生的绳相比较要短了很多。学生提到为什么要短一点呢。我就启发他们:“一个篮球和一个铅球在同等距离同等时间下转动哪一个转的圈数多?一开始学生说:“篮球”,我跟上说:“是吗,要不要再考虑一下”?学生马上再一思考说:“铅球”,我接着问:“为什么呢”?学生说:“铅球比篮球小”,这时候我告诉学生:“因为铅球的直径比篮球的直径短,所以在相等的条件下就比篮球转的圈数多”。我刚一说完学生就迅速领会到绳要短一点的意义。这时,我再把手臂动作,脚下动作的重点反复强调,学生在练习时,体会也就会更深了,掌握动作也就更快了,跳绳的兴趣顿时提高起来。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鼓励与培养主动思考的好习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