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防雷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7-09-27于剑标钱建伟郑朝晖彭志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2期
关键词:防雷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于剑标+钱建伟+郑朝晖+彭志君

摘要:防雷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专业,涉及多学科领域。作为跨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防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本文以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研究,充分考虑学校资源与校企合作、局校合作特点,从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及培养质量考核等方面建设,探索出具有一定特色的防雷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防雷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防雷技术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防雷技术专业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行业需求为驱动,以防雷规范为标准,以职业应用为主线,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企合作、局校合作、行业合作优势,做到接触行业、熟悉行业、融入行业、引领行业。充分体现办学定位,在现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从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及培養质量考核等方面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专业技能体系

应用性人才培养是为国家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专门人才,要明确自我服务重心,只有准确定位,同时对同一个专业设置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向,才能适应转轨时期人才结构需求的深刻变化。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核心,建设包括职业证书考核、核心技能、一般技能、辅助技能等四个方面为框架,强化学生应用技能训练,以形成完善的防雷专业技能体系。

二、改革课程体系,突出校企合作特点

1.课程内容面向企业需求,兼顾学生职业发展

依照“兼顾企业需求与学生选择”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课程内容和学习形式两个维度构成的课程体系模型,两个维度涵括教育教学活动的四个模块。不同的模块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教育合力。课程内容包括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教学目标均源于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素质需求,素养技能并进,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基本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基础,主要内容以学生思想品德、职业素养、身心健康、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渗透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重点解决学生“如何做一个社会人”的问题。专业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深度化及专业化,主要内容以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培养为主,渗透基本素质教育体系中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解决学生“如何做一个职业人”的问题。学习形式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二者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第一课堂侧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课堂教学为主,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第二课堂侧重实践锻炼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包括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等项目,以学生自主动手实践活动为主。

2.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共同研讨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

制定课程标准前,组织教师、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共同分析和研讨,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确定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程标准实施上,打破原有传统的纯理论教学,在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框架内,开展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现场条件和社会活动场所,综合实施基本素质课程教学。在教材建设方面,以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要求,重视与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编写特色教材。在教材编写过程,以项目任务为主线编排内容,由工作任务引出教学环节与学习领域,保证内容融入防雷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教材具有贴近生产实际、紧跟防雷技术发展趋势,便于学生和企业职工自学。

三、优化教师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技能型教师队伍。如何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整个专业教学团队的技术水平非常关键。我院立足实际,紧抓校内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充分利用行、企业兼职教师资源。一方面,针对防雷技术专业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缺乏工程实践背景的情况,学院采取了以老带新的方法,注重教师间的传帮带作用,同时组织教师外出进修、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另一方面直接聘请防雷技术一线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充分利用兼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工作施展平台,从行企业的角度引领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培养。

四、立足校企、局校合作,借助合作单位资源,创造优良实习条件

学院以防雷技术实训中心为主,同时利用校企合作、局校合作等优势,借助企业及气象局优势实践资源,力求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职业化实践需求。防雷技能实训中心将实际防雷行业各项目分解在每一个实训当中,学生在实训中心完成防雷工程的某个固定环节,做到与实际业务中的防雷工程无缝接轨。同时,学院利用校企合作、局校合作资源,适度安排部分毕业生入职进行职业顶岗实习,为以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做准备。

五、强调技能应用能力培养,改革培养质量考核方式

专业课程尝试以实践为主的考核模式,改革传统考核方法。为真正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技能的主体地位,改革期末“一考定局”的传统模式。从学生日常学习素养、实践应用能力和理论掌握程度三个方面对进行综合评价。总评成绩由日常考核(25%)、实践操作考核(50%)与理论知识考核(25%)组成。理论知识考核在期末进行,采用卷面考试方式,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全面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六、结语

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存在企业挑人不到,学校毕业生输送不出的矛盾局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学科型人才过剩,而应用型人才短缺。因此,紧紧依托专业优势,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不但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专业的长远发展。只有找准定位,才能制定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防雷技术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于剑标(1982—),男,汉,江西东乡,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防雷技术、电工电子教学及研究;钱建伟(1963—),男,汉,江苏张家港,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务处长,主要从事学院人才培养规划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雷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防雷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差异化策略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