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实践性教学的战略思考

2017-09-27孙明花秦文武颖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0期
关键词:战略选择实践性教学中职生

孙明花++秦文++武颖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职校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工作后的适应性,深化“校企合作”的内容,在中职校充分开展实践性教学,引导中职生了解企业,了解职业,了解社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使中职校培养的学生最大限度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实践证明,实践性教学不仅是中职校提升教学水平和就业率的战略选择,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生;实践性教学;就业;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G712;F590-4

中职校的教学实践过程,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前行的。中职校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实现“实践育人”的教育目标,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为中职校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入思考的战略问题,而解决这个矛盾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实践性教学。

一、实践性教学的原因和目的

从中职校的生源来看,基础差,底子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这个群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情感上,现在的在校生属于“90后”一代,独生子女居多,在情感上两级分化明显,要么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而“缺少关爱”;要么几代人的独苗“爱的太多”,他们过度自顾自怜,娇气,不能吃苦,缺乏意志力,又叛逆,要将这些学生培养成能自食其力、对社会有贡献的劳动者,努力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生活、工作和社会,这些目标很难在校园里实现。

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调整教学管理思路,以学生为主体,把半年的岗位实习变成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性教学”。具体来讲,就是将一个班集体同时带到一个企业工作,时间为半年,由实习指导教师随同学生工作和生活,随时指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认识职业,并即时解答实践过程中碰到的各种疑问和难题,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实现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

二、“实践性教学”对企业选择的基本要求

实践性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经营,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实习和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就会对实习企业提出很高的要求。

1、工作平台要适合大批量学生集中工作

对于学生的实习来讲,需要教师即时指导和管理,这就要求实习企业要能够容纳30至50人乃至更多新手同时工作,满足这样的条件,才能便于学校实习生的班级管理,或者兩个以上班级的有效管理。

从实习专业来讲,与教学专业最接近的是建筑业。但任何一个建筑企业或者项目部里,都难以一次性容纳一个班级的新手来实习。

2、企业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证

实习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个跳板。学生在学校里,能得到班主任及其他老师的悉心照顾,但在企业里,严格的工作制度,严格的工作要求,以及严格的时间安排,对实习的新生来讲可能都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企业能提供相对宽松的生活条件。

从参与实践性教学的实习生来看,对企业的要求大体包括五个方面。(1)生活住宿区距工作区较近,宿舍区24小时供热水,洗漱喝水都比较方便;(2)每日三餐营养搭配合理,能满足年轻人体能补充的需要。

3、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接近的企业

专业的选择自然与学生的兴趣有关,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兴趣还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放弃所学专业而去从事其他专业的工作,对学生来讲,是一件不易接受的事情。因此,无论是实习,还是未来安排工作,接近甚至契合所学专业就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否则就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在实践性教学中,由于企业的选择和学校的选择会出现差异,学生实习所从事的劳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势必引起学生机家长的担忧,由此,实践性教学所选择的企业,必须适合中职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否则,就可能出现新的问题。

三、实践性教学必须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1、学校与企业需要建立直接联系

目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中介公司以及从事中介的人很多,在信息交流、有关事宜的沟通以及提高就业率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中介既不能像企业那样提供必备的条件,也不能像学校那样充分了解和爱护学生,学生与生产企业一旦发生矛盾,中介难以有时间和耐心从中妥善解决和处理矛盾问题,有时简单的问题还容易被复杂化,有时一个小问题转来转去,耽误很多的时间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最大限度缩小学校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

虽然,中职生务工是校企双方受惠的事情,但企业与学校存在很大的差异。第一,学校以教化为主,企业则以规训为主。第二,学校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处置则是一个瞬间过程。第三,学校在学生的思想波动中,会给学生改过的机会,但企业不会给学生。在学校,学生犯错,学校的教师、班主任会耐心教育,反复做工作,但在企业,学生如果做错决定,企业是不会给反复的机会的。

企业生产的连续性要求企业必须有稳定的员工队伍,员工队伍必须守纪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相反,实习中的学生尚未能完全适应这种严格的要求,在心理上依然存在着在学校里形成的那种特殊的师生情感。

3、对教学和就业的再思考

第一,对专业不对口的认识。专业学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就业,在就业后能发挥优势,做好专业工作。但市场的变化,市场对不同专业人员的需求,对所学专业就会起来调节作用。

第二,对专业设置的思考。对于学校来讲,设置最有利于市场就业的专业则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但专业的设置肯定会受到教学师资力量、政策规定等多方面的限制和制约。如果不能重新设置专业,那就在原有专业内增加新的课程,以利于未来学生的实习和就业。

第三,对教学发展方向的审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很多条件,其中生源、教学和就业是三个最基本也最关键的问题。学校应跟着市场的需求,逐步调整和转换自己的教学方向,使学生能更好地就业,这不失为学校发展的一个正确途径。

四、结论

我们的教育理论总是落后于社会实践,对中职教育而言,因为中职生的特殊性,在社会改革的大环境下,中职校在“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实践已远远走在理论的前面。结合中职教育的现状,如何将“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纳入教学环节,规范化,需要我们广泛的社会调查,做理论上的探讨研究。本文作者亲自参加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将对中职生在企业中遇到的各种阻碍职业进行的生理心理问题,以及返校后的变化,做跟踪调查和理论上的探讨。

注:本论文是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课题《校企合作背景下“实践育人”的途径研究》项目的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孙明花,(1964-),女,山西新绛人,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山西省建筑工程技术学校讲师,二级心理咨询师。

秦文,(1981-),男,山西忻州人,工程师,山西省建筑工程技术学校教务主任。

武颖,(1976--),山西省交城,山西省建筑工程技术学校讲师,二级心理咨询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战略选择实践性教学中职生
基于创新理念的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思路探究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三环渗透三段交互三实体验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