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2017-09-27王春力
王春力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提高初中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意义,针对提高初中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字:初中生;应用题;解题能力;提高策略
【分类号】G633.6
初中数学应用题解析是数学学习的分化点,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就应该勇于尝试各种教学方式,对标志性题型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的熟悉程度。
一.提高初中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意义
数学作为初中教育中最重要的学习科目之一,良好的教学方式与合理的引导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应用题解析一直是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育现状看,普遍存在着学而不懂的问题,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不能从根本上对数学应用题目进行分析,所以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为了有效的解决数学应用题解析困难的问题,我国相关学者针对应用题解析障碍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何小亚为例,何小亚在《数学应用题认知障碍分析》中,对学生解题障碍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从学生惯性思维与解题环境等方面入手,划分了解题影响因素等级,总结了科学合理的研究理论结果,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教学参考实例。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的必要性,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紧跟时代需求的脚步,从自身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角度出发,总结应用题认知障碍原因,继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实现提高初中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目标。
二.提高初中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
1、帮助学生建立理论分析过程
数学应用题包含的知识比较全面,对学生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把握好应用题的重点,还要在规定时间之内,找到最合适的解题方法,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提高初中生应用题解题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理论分析流程,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进而能够做到自如的应对数学应用题。数学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材中应用题为例,应用题内容为“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km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min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学生速度的2倍,求骑车学生的速度”面对具体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初期阶段,教师要反复强调数学应用题解题的要素性,引导学生将问题中的要素罗列出来,进而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本题中的要素是10km距离、骑车与汽车的速度关系和骑车与汽车的时间关系,然后根据已知信息的提示,找到相关的数学应用知识,并将数据信息直接套用在方程公式中,最后完美的解决该问题。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数学应用题型比较复杂,涉及到的专业名词相对较多,学生不能了解词汇的真正含义,这是学生解题能力弱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从数学应用题解题规律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耐心,遇见难懂的题目内容,反复阅读问题,适当增加审题的时间,找到应用题中的要素,明确解题的大致方向。然后教导学生学会设置未知数,将问题与题目连接到一起,将问题直接设置为未知数,在不能直接设置未知数的情况下,找到相互关联的数据,进行间接设元操作。最后根据审题信息确定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相应的关系等式,列出正确的分式方程。
3、提高学生确定等量关系的分析能力
等量关系的分析能力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解开问题的关键因素,等量关系分析能力与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有着紧密的关系,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才能体现出效果的提升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首先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应用题中的提示词,比如总共、增加和超过。以初中应用题为例,应用题内容为“某工程要铺设一条长3000米的管道,为了减少施工周期,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每天多铺10米,结果提前了10天完成任务。”具体问题为“工程队原来每天铺设的任务数量。”本题中的关键词汇为“提前”和“多”,在确定前后叙述内容之后,抓住题目中不变的已知数据,设原来铺设米数为X,确定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本题中固定不变的量为施工距离,变量为施工米数,进而得出相应的分式方程为 ,最后根据具体的解题步骤,得出相应的数值解决问题。
4、运用多种讲解方法
为了有效的解决初中生应用题解题能力弱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从真正意义上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质性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活跃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困难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固定规律,认清数学应用题中的变化因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不同的解说方法,比如多运用图解分析应用题内容,让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变得一目了然,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的理解程度,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形象做讲解,当遇到上文中提到的工程性的问题时,首先设计两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小人,然后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用动态的方式讲解整个数学应用题内容,与此同时用固定的标识表示题目中的变量和不变量,然后让学生根据整个表演过程进行思考,确定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而形成一定的思考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
5、注重多种解题思路的讲解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伴随着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对具體的数学内容进行分析时,摆脱固定理论知识的束缚,不拘泥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从多个角度出发,扩展数学应用题型涉及的内容,注重多种解题思路的讲解,让学生在多种解题方法的讲解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学习思路上的错误,在帮助学生找准学习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以最常见的数学问题为例,大体内容为“有一项工程,由A队单独做能够在期限结束当天完成,由B队单独做则比预定的期限晚4天,如果AB两队联合工作3天后,继续让B队单独做,则正好在预定的期限完成”,问题是“两队分别作了多少的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两队合作再加上单独做工量的角度进行分析,设施工周期为X,得出相应的分式方程为 ,在讲解结束之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分析,比如计算两队每天的工作量,确定两队的关系,在本题中A工作3天相当与B工作4天,继而列出不同的解题方程为 。
结论: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能够发现,数学应用题的解题难度很大,所以说对于初中生数学应用解题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异常困难的任务,作为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内容,帮助学生坚持定期定量的练习,继而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解题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马侃.初中生应用题“懂而不会”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牙祖平.浅谈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方法[J].基础教育论坛,2013,Z1:75-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