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与发展幼儿感官能力的教学探索
2017-09-27朱玉霞
朱玉霞
内容摘要: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学多领域的运用与拓展。掌握幼儿不同感官教育的敏感期,创设适合幼儿自由活动并发现新事物的环境。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引导幼儿感官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以增进各感官的敏锐性,进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关 键 词:多元智能理論 感官教学实践 发展幼儿智力
中图分类号:G613.4
现在尽管人们已经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幼儿的认知生活,那是因为幼儿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不必过分追求系统知识的掌握,而仅把必要的知识体系作为达成身心和谐发展目标的载体。
一、环境课中的创新教育
根据调查,各种感官刺激的印象程序分别是:视觉占87%,听觉占7%,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幼儿虽获得各式各样的感官讯息,但他却能不为所动。因为幼儿真正需要的是有能力去了解所接收的是什么,如何去引导幼儿追求什么样的学习结果,因此说,这就是对幼儿多元智能教学整合的基点。环境课程中所创设提供的感官教具,重点就在于从幼儿基本的活动方式出发,帮助幼儿分辨、分类,将幼儿通过多渠道媒体获得的讯息与已知的系统产生关联。
从幼儿学习的五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相互之间交叉的项目,让幼儿使用不同领域的工具进行操作分类测评,参加测评的幼儿30名,男14名,女16名。经归纳整理,得出如下结果,见表1。
通过分类测评得出幼儿各种感官刺激的印象程序与常规调查规律相吻合,例如:空间智能强势的儿童,很清楚屋子里的东西都放在哪里,他们对教室设计的变化很敏感,能最先注意到教室内摆设的变化。他们喜欢玩拼图、爱画画,他们经常玩味的纸张或书本、画册都可能填满了他们想象的图形和线条,他们爱摆弄东西、玩模型,甚至有的玩具会被他们拆掉。
首先 ,创设感官能力学习的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设计,创设物理环境、音乐环境、外围要素、不同的活动区,来满足幼儿感官能力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幼儿视觉——空间智力的发展。
其次,通过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中将幼儿看到的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在表演中幼儿的身体运动功能得以充分的利用,使幼儿借助自己的身体动觉理解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了运动智能的发展。
再次,通过操作进行学习。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幼儿而言,动手操作对开发心智至关重要,因而在幼儿园中我们给予了幼儿更多的动手操作学习的机会,“不替他做,鼓励他自己做”从而检验了不同感觉判断力的准确性。
最后,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注重提供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课程内容.既注重各活动领域本身的目标、内容上的系统性、连贯性,又注重各活动领域之间的平衡性、渗透性;既注重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多种信息刺激的学习机会,也注重精神环境对幼儿情感、个性品质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学科课程中的创造教育
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而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儿童的眼光来看,儿童必须先形成内心的图像,然后才能发展起抽象思维的能力,通过想象进行思考,对视觉空间有较强的感受力,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重塑空间。
视觉与空间智能是一种密切联系的能力,他是直接从对事物的视觉观察发展起来的,运用空间智能时,将这种空间的信息用文字进行描述,所以空间和语言智能既相对独立又互补的方式进行作用。
引导幼儿进行感知能力的训练,增进各感官的敏锐性,提高儿童的多方面能力。
A.人体五种感官教育中第一接触到的是视觉教育,视觉教育最受重视,训练时间也较长。例如: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分别通过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板、长棒、彩色圆柱教具的操作,从而培养了幼儿敏锐的观察力、逻辑思考能力、手、眼、肌肉的运动协调控制力,为数学的学习做了间接的准备工作;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通过色板的操作,进一步充实了幼儿对颜色的对比及组合的预备,培养了对色彩的美感;在对形状的识别能力上,通过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构成三角形等教具的操作,使幼儿的注意力及观察力得到加强,为学习平面几何做了间接准备,并为立体几何的学习做了前引。
B.触觉教育和视觉教育同样受到重视,也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例如:为了刺激感觉的发达,通过触觉板、温觉板、重量板等教具的操作,经由这种触觉刺激的认知,使幼儿体验不依靠双眼而能认识东西的喜悦。
C.在听觉感官训练中,通过音筒、音感筒等学习发展了幼儿对音乐艺术的美感及感受力,同时听觉教育与语言有着直接的关联。味觉、嗅觉的感官学习中,培养了幼儿辨别基本味道、气味的能力,体会气味与味觉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促进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判断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