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校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7-09-27闫国光
闫国光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生物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基地,在生物人才的培养上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采取有效的对策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实验的作用,多让学生参与生物实验,不断的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生物实验课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思维,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参与性和探究性,努力的提升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生物实验的教学不是把知识简单的传授给学生,也不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口口相传下按部就班的操作实验,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生物学的规律,让学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己,掌握必要的生物学知识,最终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关键词】优化;高校;生物实验教学;对策;教学效果
【分类号】G633.91
目前高校的生物实验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同时教学方式较为陈旧,教学内容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经费的投入也不足,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为了优化高校生物实验教学,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革新教学思维,适当的增加经费投入,重视生物实践教学,并且优化教学过程,完善评价体系。
一、改革教学思想,重视课程授课
生物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现有的教学体制导致生物实验课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的大学生也不重视生物实验教学。要想改变生物实验课教学的现状,优化课程教学,首先就要革新教学思维,重视生物实验课教学。生物实验课教学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是生物实验课老师需要思考的。生物实验课授课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践授课,确保硬件上的需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第一步。生物实验课课程的重视需要主管领导和教师做好示范作用,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生物实验室,让学生在使用生物实验的时候能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二、巧用学生的思考和质疑,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课堂教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及时教师之前有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学程序也是严格按照教学规律一一制定。生物实验课堂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知识的受众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好奇、疑惑和疑问,往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意外事件”。特别是对于大一、大二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大学生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他们对新知识和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会毫无掩饰的抛出自己的问题,或许问题是异想天开,天马行空,又或者是无厘头的。面对着学生的质疑和疑问,教师千万不要采取打压态势,一定要尊重他们,和他们一起探究,有可能还会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见长,茅塞顿开。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问题坦然处之,不但可以构建和谐课堂,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革新教学理念,创造性的利用和认知生物实验教材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下,教师的教学方法略显陈旧,教学的内容更多的依附于教材。但是教材往往是全国版本或者是省上统一的版本,是整齐划一的,但是由于区域的限制,每一个地方的学生情况是不一样的,这样就造成教材教学和学生学习之间的矛盾。当前,生物实验教学对教材的要求也有所变化,需要教师对教材有一个全新的理解。课堂上的授课不能脱离教材,但是也不能照搬教材,要对教材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依据生物实验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当的拓展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把繁琐的知识化零为整,变抽象为具体,让教师去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和不是让教材牵着老师的思路往前走,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才是高质量的。
四、创新教学方式,提升生物实验课教学的质量
在生物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探索新的授课方法和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使课堂的主体,那么在高校生物实验课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学生有什么问题能当面反馈给老师,老师再作出调整,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展生物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但是无论采取那种教学模式都必须挖掘学生资源,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比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取情境教学模式等等。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要反复详细讲解,要结合经典案例和实践操作进行循环讲解,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学得会,提升学习效果。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
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还有就是学生的“学”,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师生配合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教师一味的讲授,不观察学生,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状况,教学过程中容易偏离目标,学生如果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或者思路的话,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并不是教师讲授了什么知识,也不是教师尽可能讲授多的知识,而是学生经过课堂的学习掌握住了哪里知识,他们能否全面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了解学情。另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要与时俱进,颠覆常规课堂那种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生物实验微课教学、生物实验情境教学等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六、制定教学目标,完善评价体系
高校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也与教学目标的制定有一定的关联性,为此在生物实验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做到科学恰当和正确合理。生物实验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不是学生死记硬背生物实验知识,也不是学生能在书面考试中取得理想的分数,而是通过生物实验的学习,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和应用生物实验知识,能使用生物实验实现正常的交流。生物实验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突出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韩秋霞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03)
[2]孙连荣.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术,2003(01)
[3]董妍玲、潘学武、徐飞.地方高校省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