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感官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017-09-27张晓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美术运用教学

张晓莹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多种感官的渗透与调动,可以促进学生美术素养提升,

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从情境中感知与理解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

趣,提高美术课堂效率。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把以往模式化课堂转变为运

用不同感官达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美术实践、探索创新的手段。

关键词:多感官 教学 美术 运用

【中图分类号】J20-4

《美术课程标准》认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传递情感及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学生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他们熟悉美术的媒材,理解和更好运用视觉语言,从而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参与文化的传承,并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在美术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感官的渗透与调动,可以促进学生美术素养提升,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从情境中感知与理解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一、着眼目标,构建基于多感官体验的学习内容

美术课堂教学以促进发展学生思维为前提,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让学生达到全面发展,更不要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美术理论知识内容的灌输。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把以往模式化课堂转变为运用不同感官达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美术实践、探索创新的手段。

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对照美术课程标准,首先要明确本节课设计重点与难点,然后按照本节课知识的难度、结构、重难点都要进行合理安排,包括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进行合理安排,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运用多感官、多角度掌握知识,對重点进行分析思考。同时美术教学的内容繁复多样,学生存在在差异,教学开展和所需的场地,器材等因素的殊异性,决定了教师在进行美术情境教学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感官体验,引导学生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

在美术课堂中不是把实物、范画等教具直接展示给学生看,而是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情境设计中找到创新点来达到教学目标,赋予课堂更大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案例:在《傲霜的秋菊》 一课,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先教师示范,然后让学生再跟着画,那么学生作品就会毫无疑问缺乏创新。假如我们变化下教学方法,效果却不一样,即教师把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菊花隐藏,让学生闭眼用手去触摸,用嗅觉去猜下是哪一种植物?可以让学生印象更深刻,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已感觉到的,对植物的感知,画出形象来,并且加以装饰。再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以组为单位贴在黑板上,各种各样的菊花设计图画挂满黑板。最后的作品将不会千篇一律,学生都画出了自己对秋菊的理解。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美术知识。最后师生共同讲评作业,分析他们画出的菊花颜色、形状等不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学中把实物稍加隐藏后,只提供给学生物体的颜色,形状,让他们通过对物体的感知想象进行创作,描绘出菊花。最终学生无论是在颜色、构图等各方面都充分表现了每个学生个性和他们独特的想法,激发了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二、师生互动,创设激发学生多感官体验的教学环境

在师生互动中,运用多感官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自己学会去独立思考,巧妙构思,运用手、耳等感官教学方法去进行美术课堂教学。一方面学习美术的兴趣可以被激发,另一方面作为美术老师也可以进行实践,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为学生创设学习美术的空间,去感知美的学习内容而努力。比如:在《圆的世界》这一课时,老师先拿出一个神秘的盒子,进行猜谜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用手触摸感知盒子里的物体,让学生猜下是哪一种物体,包括它的形状,质感等,然后请同学告诉老师他们答案。根据答案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所感知的形状,一会整个黑板都画满了大大小小的圆,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感知到这真是圆的世界!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画画,把大小不同的圆组合得更加有趣,构图饱满,一幅幅优秀的作品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在课改的今天,教学理念也不断的推陈出新,课改方向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各自的特点,自身的美术基础素质也不同,因此,教学活动更应该具有全面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感官体验活动时,要着眼不同学生的发展,调动参与活动积极性,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兴趣。

三、创新模式,激发学生参与多感官体验的内在活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目前,很多美术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让学生对于课内知识的认知学习,而对于由课本外的知识难以实现突破,获得新认知。为了改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需积极采取一些开放有趣的多感官体验环境,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因此,美术老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多感官体验时角度更加多元化,想象思维变得宽广。美术教学活动无固定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更需要创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美术老师允许学生个性发展,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设计活动,运用多感官教学法引导美术活动会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运用多感官教学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作品创作时,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活跃,绘画语言更加丰富,使他们在创作的海洋里畅游,从而在美术课堂中体验到成功带给他们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汪藏海.美术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M].广东:广东大学出版社,2010.

[2]孙耀明.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王明轩.美术教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术运用教学
美术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