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及思考
2017-09-27张立新杜刚
张立新++杜刚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嵌入式技术专业会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由此,嵌入式技术专业系统成为当今最为热门和最具发展前途的领域之一。社会对嵌入式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许多高校纷纷开展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培养更多嵌入式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68.1-4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嵌入式产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各个领域之中。由于所涉及到的领域极为广泛,企业的竞争愈加激烈,整个社会对嵌入式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就逐渐增多。在这种背景下,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职院校中。但总的来说,我国高职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还较短,没有足够的经验,使嵌入式体系的构建还不完善。
因此,我国高职嵌入式技术专业体系的构建上存在很多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够明确、专业的内容复杂、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等。面对开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国家怎样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需求的嵌入式技术专业体系成为当前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嵌入式技术专业的岗位分析及定位
从事嵌入式的企业会根据具体的工作要求来划分岗位,岗位的级别一般分为三类:高级、终极、初级。而研发部主要是分为硬件研发和软件研发。硬件研发一般分为:单片机开发工程师,电路原理设计工程师,pcb设计工程师,底层驱动开发工程师等。软件研发包括:系统构建工程师,上层应用程序及上层驱动开发工程师。其中,上层应用程序开发工程师和单片机开发工程师都适合高职嵌入式技术专业的人才。此外,生产部门的岗位有:焊接工程师,软件和硬件测试工程师,系统功能测试工程师等。销售部门的岗位有技术支持工程师和销售工程师。这两个部门的大多数岗位都适合嵌入式技术专业高职生。
因此,通过对市場中嵌入式技术专业的岗位需求的分析,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高职生进行针对性的嵌入式技术培训,主要的定位是培养低端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能做好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
二、高职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1、以社会需求及行业特点的标准构建嵌入式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使教学内容贴近行业标准。根据能帮助学生就业的职业证书的相关要求,调整课程体系和课程的教学内容,将相关的资格证书等的考试纳入教学的计划中,以及将不断发展的嵌入式行业的标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改进培养人才的方案,使学生在学到技能的同时,能够拿到相关职业证书,为就业增强竞争力。
2、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市场接轨
高职应积极与社会上的嵌入式企业及影响力较强的培训机构等进行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前期打好学生的文化基础,后期加强学生的实地训练,实现校内与社会的接轨,让学生了解市场,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制定完善的课程计划,课程的设置要与市场上岗位的职业标准接近
积极的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根据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的需求,结合当今市场上行业的发展情况,整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能够突出职业能力的嵌入式技术课程标准。在制定课程时,应注意嵌入式技术与市场上技术领域的接轨。
三、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
由于嵌入式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综合性较强、实践性较强,因此学习的难度很大。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及当今高职现状,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划分为:文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技能训练课及选修课等。
1、文化公共课:主要是指高数、英语、思想政治类的课程。此类课程的开设旨在替学生打好文化基础,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为高职前期必修课程。
2、专业课:主要指跟专业相关的,如:c语言程序设计、硬件软件编程基础、c++程序设计、电子路线设计基础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专业课要针对学生的技能提升,以项目为具体载体,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3、技能训练课:主要包括嵌入式的系统导论,嵌入式的操作系统、网络技术应用、接口技术等课程。除课程外,还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安排实地训练、实习等,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尽早接受社会。
4、选修课:选修课的范围很广,可以是各方面的。主要根据学生平常的兴趣爱好,或是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的构建研究
1、教材的建设。
编写嵌入式的系列教材,以ARM 体系结构作为主线,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2、引入项目与案例教学模式
对目前高职学生理论知识较为薄弱,而对实例有兴趣的特点,以及现阶段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引入了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为主的基本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一般来说,实际操作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学习的动力,在技能的实际运用中学习到知识,加强学习效果。
3、多请业界专家到学校讲座,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邀请专家对嵌入式技术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的软件与硬件的开发流程,并结合实物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实物的展示,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等。
五、结束语
在我国高校课程中,嵌入式技术专业的发展历程还较短,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因此,我国高职嵌入式专业课程的设备还不够完善,需要进行整顿和改革。按照学生的发展能力与现状开设课程,如多开设实践、训练类课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要根据相关行业的发展及市场需求,使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将过硬的专业技术带到社会,为行业与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茹.高职院校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电大理工,2012,(1):56-58. [2]杨艳.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软件,2014,(1):159-160.
[3]吴旭.高等职业院校嵌入式技术教育探讨与实践[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19-20.
[4]熊茂华.高职嵌入式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3):63-64,67.
[5]姚紫阳.高职院校嵌入式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3):197-198.
作者简介:张立新,(1966-09-27),女,北京人,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嵌入式技术应用、高职教育研究方向。
杜刚,(1980-11-14),男,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本科生,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讲endprint